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唐二十八调拟》提要洛地弱冠习乐,即陷入"燕乐""迷宫",三十余年苦思冥索,未得要领;至白首待槁,回顾旧途,忽见蹊径,乃有《唐二十八调拟》书稿之举。恍然,"二十八调"系俗乐,俗极了,并没有多少深奥的学问,故当时乐工、歌伎随意使用于手、口;至于我见...

  • 标签: 二十八调 羽调式 角调式 音声 《唐会要》 宫调
  • 简介:陕北大唢呐音乐包含"本调、凡调、甲调、梅花调、背宫调、四字调、六字调"七个调名。通过七调调名与指法的对应关系,陕北大唢呐音乐七个调名对应不同的筒音,并有相应的指法,是建立在七个调高上,可循环往复演奏"七宫还原"的意义。通过与历史文献所载调名的比对,陕北大唢呐音乐调名与定调符合工尺七调的标准。其演奏实践又有重"四宫"的情况。

  • 标签: 陕北大唢呐 调名 工尺七调
  • 简介:<正>古乐的考察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历史的追溯。曾经是绕梁不绝、动人情怀的古代乐声,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人们仍然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或考核古谱,研讨声律,以求辨识音韵,重现曲声;或由今及古、逆向考察,从尚存的传承乐种中去了解那些远年遗响。

  • 标签: “解” 古谱 古乐 音韵 音乐研究 清商三调歌诗
  • 简介:《作为歌剧的戏剧》一书自出版至今,得到世界各国相关学者的高度评价,在相关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本文重点从"细究音乐特质、彰显歌剧本质"、"探创作之"立意"、释歌剧之内涵"、"引批评之动机、达解读歌剧之目的"、"融戏剧内含的音乐分析与文化性阐释为一体、力突音乐学分析理念"四个方面来阐述此书的相关内容。

  • 标签: 《作为歌剧的戏剧》 科尔曼 戏剧立意
  • 简介: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后,我发现没有山西上党地区的"迎神赛社"礼规,颇为不解。从明代到民国时期那么丰富那么重要的手抄卷,竟然没有被列入名录!询问山西老朋友,才知道"迎神赛社"变为"潞安社火"挤进去了。为什么要改名?据说是忌讳一个“神”字。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受 乐户 迎神赛社 上党地区 民国时期
  • 简介:叙事方式的改变是洛秦博士名为①这本书的一个明确给出-从封面主角老黑人的孤影到书中每个章节的字里行间,从第一人称的贯穿始终到不同文本的交叉叠合,都在述说着一个不可重复的单数世界.

  • 标签: 美国社会 章节 博士 黑人 单数 音乐
  • 简介:本文作者根据其兄宋瑞桥先生对长期困扰音乐界的“祖孝孙音阶”确切涵义的揭示和被国内外音乐研究工作者视为“歌德巴赫猜想”式难题的唐代俗乐28调的被译为理论基础,根据祖孝孙音阶对敦煌曲谱进行了译,从实践上证实了宋氏理论的成立,并为敦煌曲谱重上舞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祖孝孙音阶 敦煌曲谱 译解 定弦
  • 简介:《乐纬》是汉代重要音乐理论文献,广泛吸收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思想,融合术数,对乐理进行新阐释,其所形成的省风宣气、律气卦气、星占术数、凤凰来仪四种模式,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音乐理论,具有音乐史料价值;其中所体现的思维模式,更具有思想史的意义。

  • 标签: 乐纬 术数 解乐模式
  • 简介:唐·贞观年间,太常卿祖孝孙奉命以正宫调,始创大唐雅乐,由此而产生了祖孝孙音阶及其旋宫体系。这一乐学上的举措不仅涵概了唐代所使用的雅乐全音阶,而且唐俗乐二十八调也被囊括其中,并统一用其它调个名法进行阐述。不仅如此,分析研究表明,解译"敦煌曲谱"的定弦,若采用祖氏音阶为依据,则更能贴近和反映唐代音乐的原貌。

  • 标签: 祖孝孙音阶 敦煌曲谱 琵琶定弦 旋宫体系侧商调里唱伊州 点■
  • 简介:对《敦煌乐谱》译中的一些重要的问题.再此提出笔者看法。尤其希望从宏观的"口"与"、"的方面;微观的各种符号和文字以及错舛的方面,进一步和同仁们一起详细地、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

  • 标签: 迟叠式 掣拍说 琶音演奏 均拍 T符号
  • 简介:卢前(1905—1951)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他原名正绅,字冀野,号小疏,别署饮虹簃主、碛龛、愧庵、老冀等。1905年3月,他出生在南京城一个书香世家之中。因家学渊源,他10岁能文,十二三岁始好韵语。1922年,17岁的卢前便以"特别生"的身份被东南大学国文系破格录取,后师从曲学大师吴梅先生治曲,成为吴门得意的弟子之一。大学毕业以后,卢前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被聘为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华西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的教授,并担任过《中央日报》的副刊主编。教学之

  • 标签: 明清戏曲 曲学 八义记 吴梅 十种曲 国文系
  • 简介: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有时会突然忘了我还在爱着你

  • 标签: 爱情 歌词 CD
  • 简介:一福建卷的成绩之一,是通过调查研究(包括文献史籍),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廓清福建戏曲的历史面貌,把握了它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志书以编年与纪事相结合的文体,翔实地记述了福建戏曲文化起源及其艺术因素。如关于唐总章三年(670),陈元光父子率军入漳带来的北方歌舞;唐咸通二年(861),莆田的

  • 标签: 中国戏曲 历史规律 历史面貌 陈元光 咸通 艺术因素
  • 简介:<正>《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出版了!这是应当在我国音乐出版史上大书一笔的好事。《全集》展示了赵先生一生于精研语言学之余暇,在乐圃耕耘的劳绩。这对一个“业余”作曲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洋洋大观。不是连《全集》的编者、赵先生的女儿赵如兰教授都“弄不懂”先生“怎么会有时间作曲”的吗?我们历来只知先生“共发表歌曲四十多首,大型合唱曲一首和钢琴小品三首”(见《中国音乐辞典》499页记载)。而现在的《全集》,却包括

  • 标签: 音乐作品 赵元任 全集 音乐出版 歌曲 中国音乐
  • 简介: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于《耆夜》篇有“作歌一终”、“作祝诵一终”,于《芮良夫毖》有“作毖再终”等词语,并有相应的诗歌文本。古代典籍尚有“三终”的记载。“终”是音乐作品的一个独立单位,“一终”可以是一首独立的音乐作品,也可以是一部音乐作品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上都是一个完整的单乐段结构。“再终”(“二终”)和“三终”则是一部音乐作品的两个或三个组成部分,在音乐上应为两段体或三段体结构。同时,“再终”和“三终”也有可能是两首或三首独立的单乐段音乐作品。

  • 标签: 清华简 《耆夜》 《芮良夫毖》 “作歌一终” 音乐
  • 简介:第十讲练习(第十讲刊于本刊2001年第五期)本章内容是副三和弦。练习中的第三道为和声写作,其题目要求如下:为旋律写作和声,其中应用副三和弦(织体形式可用分声部四部和声或其它形式)。下面是为第2题写作的一种和声方案,织体形式选用了四部和声:

  • 标签: 旋律写作 属和弦 四部和声 织体形式 副三和弦 属七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