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立足于当下的艺术状况,以本人的创作经验和思考为出发点,从绘画过程充满偶然性的特性来看绘画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本文亦以涟漪效应来做比喻,在今天看似非常有限的绘画前景之下,只要我们意识到偶然性的无所不在,并懂得主动创造偶然性,迎接偶然性和运用偶然性,我们一定能在某一个节点上对既定的概念和定义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突破,从而看到绘画的多重可能性。

  • 标签: 涟漪效应 偶然性 开放 拓宽 概念 可能性
  • 简介:2014年12月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协会指导,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厦门市美术馆承办的“多重空间——2014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在厦门市美术馆开幕。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谢振瓯等人出席了开幕式。本届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在2012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从提升学术、创新模式、拓展影响出发,引进了策展人机制。担任本届双年展策展人的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此次他为主办方提名国内36位眼光独到、风格独特的工笔画家参展,并在此之外特邀31位国内知名工笔画家携作品前来,最终得141件佳作布展。

  • 标签: 中国工笔画 厦门市 双年展 美术馆 空间 中国美术家协会
  • 简介:本文阐明了美术教育对真实时空的特殊依赖性,以此论证在网络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依然无可替代。网络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在实现美术教育之目的时各有千秋——网络美术教育以其资讯的丰富性、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而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传统的美术教育则以其真实性、社会性、群体性、面对面的互动性等而魅力独具,它依然是现阶段美术教育的主流方式。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现阶段整个审美教育及文化普及还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借助于网络而实现美术教育似乎更有紧迫性。

  • 标签: 美术教育 网络化 教育目的 审美教育 网络教育 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