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争论最多、关注最广的文学和哲学理论之一。解构思想的诞生撼动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在场"中心论。解构主义的出发点是西方的经典文本,德里达引用西方哲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本,将它们作为他思想的源头和研究的对象。从柏拉图的《斐德若篇》(Phaedrus)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德里达一步步地构造了一套由不同的新概念相互交叉、相互说明的解构思想。这种蜘蛛网型的解构思想,制造了一个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及其代表性经典无法逃出的陷阱。德里达通过他本人创造的新概念如原始书写、延异、踪迹等攻击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语音中心主义思想,为几千年受敌视的"书写"(文字)重新定位。由此可知,"书写"概念在德里达解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那么,这种以"书写"(文字)问题作为基础的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是如何被解读的?本文试图通过这个概念在非西方世界的解读,探索德里达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和接受。

  • 标签: 德里达解构主义 书写 非西方世界解读
  • 简介:道家哲学没有本体论,没有镜式主体,道生万物,道即万物,所以"道"与"逻各斯"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大异其趣.庄子与德里达的相遇是在语言哲学上,他们都在思想与世界之间塞进了漂泊而暧昧的语言夹层.本文以庄子的"曼衍"与德里达的"分延"相发挥.德里达强调语言的隐喻特征,又恰好与庄子的"三言"巧合.语言既然不足以传达真理,二家就顺理成章地将哲学推向了文学.

  • 标签: 逻各斯 语言 拟文学
  • 简介: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将消费看作一种主动活动,而超越了以前将消费视为被动活动的理论,同样他把消费的对象聚焦于关系的消费上面,而不是物的消费,他也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的社会活动方面来考察消费活动,因此这种理论建立在新的存在论基础之上,具有新的存在论视域。鲍德里亚自以为已经超越了形而上学,然而最终他仍然投进了形而上学的怀抱。

  • 标签: 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 存在论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