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历史发展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ionSocialResponsibility)一词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正式提出,并引发了著名的多德(Dodd)与伯尔(Berle)的论战。美国学者早期对公司社会责任定义的讨论侧重于道德伦理的层次,之后才开始转向法律层次。谢尔顿把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

  • 标签: 社会责任标准 谢尔顿 法律层次 伯尔 企业经营战略 社会责任报告
  • 简介:<正>公司承担社会责任,首先是需要成本考量的。在我国,任何一家企业在公司社会责任的旗帜之下,都需要公司利益与公司社会利益的比较、权衡和选择。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王老吉,,为了公司利益的市场效益,而先选择通过捐赠1亿元给灾区,树立承担社会责任良好企业形象,从而把公司社会利益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此,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是有条件的,受到成本考量的左右;国内航空企业尤其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尤其较差。一、航班无责延误时如实告知等善后义务

  • 标签: 社会责任承担 企业形象 航空企业 社会利益 成本限制 中国国航
  • 简介:一头乌黑的发丝被编成奥运五环结并染以红、绿、青、黄、蓝五色,加上标有龙图案的中国旗袍领—这幅以背影示人的招贴画是人民出版社2008年力推的奥运书籍《看奥运》的封面。这幅名为“新时尚”的作品是在北京奥申委向全国征集奥运招贴画的竞赛中脱颖而出的金奖作品。

  • 标签: 人民出版社 奥运 封面 创作者 图片 金奖作品
  • 简介:郑成思先生生前是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同时,他还是一位知识渊博、创作丰富、敢讲真话的知识人。作为专家和知识人,他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贡献,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他曾担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有关法律的制订和修订工作:第二,他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教书育人,著述颇丰;第三,作为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他利用出访、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 标签: 学以致用 法律委员会 中国社科院 编辑 国际学术会议 知识产权法
  • 简介:<正>三鹿公司的劣质奶粉事件等产品质量问题,使公司社会责任问题成为时下的热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公司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如公共环境资源破坏、劣质产品的危害等。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公司对公司社会责任意识的淡漠,同时理论和实践中公司社会责任诉讼机制缺失等。那么如何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则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 标签: 诉讼机制 和谐社会视域 劣质奶粉事件 三鹿公司 劣质产品 内部规则
  • 简介:重庆鑫源摩托车有限公司诞生于1997年12月,长期致力于国外市场的开拓,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及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摩托车专业企业。为了迎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鑫源重新调整战略方向,于2002年8月正式面向国内市场推广。

  • 标签:
  • 简介:<正>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学理论争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端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后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虽然有一大批追随者,但遭遇更多的却是来自传统理论信奉者和现代自由市场学派等众多人士的批评;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和反对者在不同时期,甚至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场合,在对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态

  • 标签: 法律原则 法律规范 信奉者 部门法 义务人 职工参与制
  • 简介:<正>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商法学尤其是公司法学研究中的一个日益热门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有关大型公司不断爆发的种种有违社会责任的行径,学界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和全面。就研究领域而言,法学界之外的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等对这一问题都有自己的具体成果。实务层

  • 标签: 公司法学 商法学 实务层 司法裁判 社会义务 债权人利益
  • 简介:<正>一、引言在环保热潮奔涌的今天,环境权作为一项世所公认的人权,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重大环境损害侵权事件也时有发生,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OP15),在备受世人关注的情况下,艰难地完成了会议议程。由此可见,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加强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强化环境保护义务已经迫在眉睫。其中,作为环境损害救济的环境损害赔偿更是值得人们高度关注;因为承担赔偿责任可以增加环境污染者的负外部性,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损害的经济性、保护环境的目的。随着企业社会

  • 标签: 环境损害赔偿 侵权事件 环境权 社会责任论 污染者 世界气候
  • 简介:<正>2006年《公司法》第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然而,从我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到美国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后一边裁员一边给高管加薪等一系列事件可以发现,纸面的法律要转变为生活中的准则是一个多么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因而在这一背景下,考究企业社

  • 标签: 社会责任制度 金融危机 经济活动 社会责任标准 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承担
  • 简介:<正>目前占据我国资本市场"半壁江山"的机构投资者,不仅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还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公民之一;它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社会责任基本构成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更是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倡导和落实机构投资者的社会责任,是平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解读了机构投资者的社会责任,论述了机构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机构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机构投资者健康发展、更好地迎接机构

  • 标签: 资本市场 证券市场 社会责任投资 独立法人地位 证券投资 定海神针
  • 简介:<正>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其重要依据来源于我国若干企业立法对此的确认。尽管规定略有差异且内涵模糊,但毕竟构成了企业行为的法律约束。本文研究比金融企业更为宽泛的金融机构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并且着重于社会责任的内涵、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与完善三个方面的研究。

  • 标签: 金融机构 法律约束 企业行为 社会责任承担 金融企业 中小股东利益
  • 简介:2010年12月4日,以“三网融合与版权保护”为主题的2010中版权年会在深圳举行。这是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年会,也是第一次在京外地区举办的年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国版权协会顾问、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宋木文,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

  • 标签: 版权保护 三网融合 中国 年会 深圳 国家版权局
  • 简介:<正>2009年2月28日由第11届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修订后保险法")全面总结自2002年10月28日第9届全国人大第30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以来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成果,面临金融改革的新形势,特别是对预防与应对金融风险形势下的政府监管职能,进行了大胆创新与改革。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对第3

  • 标签: 保险活动 公司监管 保险事业 人寿保险合同 保单持有人 给付保险金
  • 简介:<正>一、公司社会责任内涵的二元性长期以来,关于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的标准共有两种:一是守法论,一是超越守法论。哈佛大学法学院的C1ark教授将前者称为"温和理想主义"。其基本观点是:以追求股东的最大利润作为公司的单一目标,并不必然侵害其他利害相关人的利益;员工的利益可以透过合同或特别立法保护;像环境

  • 标签: 公司合并 利害相关 交易相对人 解散公司 代表诉讼 我国合同法
  • 简介:<正>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肇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该理论从开始至今,一直遭受传统的自由主义者的批评,认为企业是有理性的、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人,企业的本质就是让股东(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企业只对股东(所有者)利益负责任,除此之外,任何责任均不应强加给企业,否则会伤及企业制度的根本,彻底动摇自由社会的根基。在批评与反对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企业的

  • 标签: 社会责任理论 追求价值 自由主义者 公众公司 监督成本 异质性
  • 简介:<正>我国于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这标志着对公司应不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议有了法律定论。与此相适应,人们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认识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关注的重点转变为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和公司应当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应当看到,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是"舶来品",但公司社会责任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却与中国本土文化息息相通,存在许多契合之处。如果我们一味以西方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以及实践为基点来讨论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虽然这种论证模式及其结论即便在逻辑上看起来无懈可击,但也可能难以为中国人完全接受和信服。原因主要在于:这种论证模式的逻辑起点与中国人心目中不证自明的道理往往不大一致,因而难以在全

  • 标签: 本土资源 社会责任理论 论证模式 中国本土文化 道德环境 善端
  • 简介:<正>引言公司的传统理念是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这一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公司法和公司治理。但是,公司法人和人一样,它既是一个私法上的主体,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成员。而传统理念只反映了私法上的人的一面,却没有完全反映社会的人的一面;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会与实践经常发生冲突,受到来自实践的挑战。1920年德国公司法学者开始赋予公司以"公共性"。1924年,英国学者谢尔顿在其"经营者的社会责任"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责任",第一次倡导公司"面向公共服务"。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管理者中出现了有利于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相互联系的三个观念,即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所接受与实践。他们甚至相信,公司不仅是一个经济机构,还是一个社会和政治机构。1956年,日本经济界提出了"经营者的社会性责任"。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性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且,伴随着各国企业社会运动的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不断扩

  • 标签: 公司法理论 公司法人 利益平衡 谢尔顿 股东价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