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九八八年二月五日,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召开了庆祝А·Н·列昂节夫诞辰八十五周年的纪念会。这次周年纪念会以题为《今天的活动观点》的园桌会议的形式进行的。А·Н·列昂节夫的学生及拥护者们,甚至他的论敌都在会上对А·Н·列昂节夫的思想进行了回顾和评议,并深入探讨了他的思想在当代对苏联心理学的指导意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Т·М·安德烈耶娃、А·Р·阿斯莫洛夫,А·В·布鲁什林斯基,Ъ·М·韦利奇科夫斯基,В·В·达维多夫,В·П·陈千科,А·А·列昂节夫,А·В·彼得罗夫斯基,О·К·季霍米洛夫,Н·Ф·塔雷金纳,М·Р·雅罗舍夫斯基。他们在会上谈了在发展А·Н·列

  • 标签: 活动观 列昂节夫 活动理论 达维多夫 苏联心理学 心理学观
  • 简介:<正>近几十年来,教学心理学在各加盟共和国及各大城市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和在实用研究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教学心理学如同所有的教育科学一样,在研究本学科的问题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统一,必须使学生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

  • 标签: 教学心理学 教学活动 相互关系 学生智力发展 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 简介:<正>上海心理学会苏联心理学研究小组,受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委员会苏联心理学研究组的委托,于今年7月22~28,在深圳召开了"苏联心理学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华东师大,杭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大,华中师院,天津师大,沈阳师院,

  • 标签: 苏联心理学 研讨会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学研究 研究组 基本理论
  • 简介:<正>目前,在苏联心理学中,"个性"是个经常提到的、应用十分广泛的概念。"个性"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苏联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理论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理解苏联心理学理论的一把钥匙,因此,有必要做个初步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苏联心理学个性理论的发展过程。苏联个性理论的发展大

  • 标签: 苏联心理学 个性理论 个性特点 亚结构 心理学理论 社会因素
  • 简介:<正>七十年代,苏联先后出版了几本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现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籍以了解七十年代苏联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出现的新兴学科、新的研究领域、新成果、新动向,供我们借鉴参考。《心理学》本书出版于1974年,鲁吉克著,是苏联体育学院的一本主要教学参考书。共分三个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运动员 体育学院学生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教材 七十年
  • 简介:<正>教育部正在主办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心理学史及文选包括西方心理学史及文选,苏联心理学史及文选和中国心理学史及文选等一批专著。目前《西方心理学史》初稿已经写完,不久即可出版。教育部高教司委托杭州大学主办的《苏联心理学史》(大纲)讨论会,已于81年7月在杭州召开。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十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关人员等30多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杭州大学校长陈立教授参加了大会,他指出心理学史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对于编写苏联心理学史教材,他提出

  • 标签: 中国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统编教材 苏联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
  • 简介:<正>为了帮助神经精神科医生应用实验心理学检查法,苏联出版过一系列专著的“人心理活动偏常的实验检查图表集”,可算是这方面的新近代表作。本文先讲述传统的实验心理检查在现代精神病学中的价值和使用心理学方法的一般要求。接着,以丰富的图表和范例,介绍了知觉、注意、记忆、联想、抽象与概括、理解、三段论、组合技巧与构造作业、类型与个性特征检查方法,同时对心理活动正常与偏常,做了许多定量或定性的解释。此文贯彻了巴甫洛夫关于心理活动是高级神经

  • 标签: 神经精神 智力落后 心理学方法 三段论 心理活动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正>苏联心理学会于1983年8月18—2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大会听取了中央理事会自1977年第五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总结报告、以及洛莫夫的"从苏共26大与1983年六月中央全会的决议看心理科学的任务、"A.M.马丘什金与H.B.库兹明娜的"儿童、年龄与教育心理

  • 标签: 苏联心理学 第六次代表大会 心理学问题 心理科学 理论问题 教育心理学
  • 简介:<正>在美国历史上,尼克松是一位十分重要而又极有才华的总统。他在位期间,内政、外交都取得了不少成就,要不是因为“水门事件”,尼克松很有可能与美国历史上那些负有盛名的总统们并驾齐驱。尼克松是一个应时势要求脱颖而出的领袖,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心理特征顺应了当时的美国人对总统的期待。一般而言,政治家往往凭着自身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和认知经验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之中表现出独特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可称之为政治家人格。尼克松的人格特征十分复杂,时而果断,时而踌躇。既富于理想,又十分务实。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尼克松的人格:不断进取的驴,狡猾的狐狸和难缠的刺猬。

  • 标签: 政治人格 人格特征 “水门事件” 共和党人 行为模式 人格魅力
  • 简介:本文旨在研究政治效能感的内在机制及文化特异性,并探讨社会个体化在中西文化共生背景下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本文首先就'个体化倾向'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建构出以'政治认知'为中介变量的模型,并对中西文化下的'政治认知'及其与'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假设;最后对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N=10771)中的18~70岁的成年人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个体化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效能感'特别是'内政治效能感'产生影响,两种政治认知——'情理型政治认知'与'法权型政治认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个体化进程中政治参与的复杂性。

  • 标签: 社会个体化 政治认知 政治效能感 群己关系 中西文化
  • 简介:改革开放初期,“心理咨询”这个词在我国还鲜为人知。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的“心理咨询”也开始传入我国。当时由于人们不太了解“心理咨询”,所以人们对心理咨询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我们早就有了没有必要换个洋名;

  • 标签: 心理咨询 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学 工作对象 工作任务 工作目的
  • 简介: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从某种决义上说,情感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纽带和润滑剂。然而,在实际政治工作中我们有些同志忽略了这一诱因。

  • 标签: 情感激励 军队管理 政治工作 工作效率
  • 简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自组织的相关理论被逐步介绍到国内时,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等学者就对这些自组织理论的功能进行了划分: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协同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的,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超循环理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分形和混沌理论,则被认为是从时序与空间序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杂性和图景问题。^[1]

  • 标签: 自组织理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 耗散结构理论 动力学问题 超循环理论
  • 简介:积极心理学是兴起于20世纪末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中提倡的积极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积极的品质,积极预防,优化环境等对于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这种新的理念开拓了新的教学思路,从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