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红楼梦》多有用易卦、易而行的隐寓。林黛玉情节、细节中反复隐出井卦,妙玉法名隐出兑卦,"槛外人"、"铁槛寺"隐寓坎卦,"大观园"则隐出观卦。

  • 标签: 井卦 兑卦 坎卦 观卦
  • 简介:观和错综说,是来氏易学中的两大创见。来知德所谓的易内涵,包含"事理之彷佛近似"和"可以想像"两个层面。这一像观,是对《系辞传》以来的模写说、特别是朱熹易说的一个重大发展和推进,其实质是对易模写说如何可能和如何建构这一问题所作的覃思和论说。错,在形式上指的是爻性皆对整相反的两个卦。综的形式则有两种:一是四正之卦在别卦中或上或下的变化;二是四隅之卦或一别卦与其颠倒后所得之卦之间的关系。而综的第一种形式,似从未有学者注意到和发明过。错、综虽形式各异,但二者得以确立的形上学理据却都是阴阳之理:错实质上是阴阳的相互对待,综则是阴阳的上下流行。在来氏易学中,错综不仅是取条例,而且是卦序的内在建构原则。来知德的像观和错综说,在易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来知德 像象 错综
  • 简介:<正>“纳”是两汉易学数学的基础,特别是虞翻说《易》,更以“纳”为重要依据,贯串于《周易》六十四卦。尽管历代易学家对“纳”毁誉不一,但“纳”在汉代易学中,又确实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因此要了解汉代易学,就不能不对两汉的“纳”说作必要的研究和探讨。为此笔者谈谈个人的浅见,就教于方家。“纳”说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或论始于西汉京房,似不尽然。考之《周易》的卦爻辞:言“干支”的如《蛊》卦“先三日,后三日”,《巽》卦“先庚三日,后庚三日”。《革》卦“已日乃孚”;言“方位”的如《坤》卦“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蹇》卦“利西南,不利东北”;言“时候”的如《小畜》卦《归妹》卦的“月几望”,《复》卦的“先王以至日闭关”等等。这说明以“干支”记时和东西方位之说,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注意到对天象的观测,并以太阳主阳属天,极以“天干”(、乙、丙、丁、

  • 标签: 汉代易学 周易参同契 六十四卦 大衍之数 五行 七十二候
  • 简介:<正>旬空何谓“旬空”?“旬空”是怎样出现的?因为古人以十天干在上,十二地支在下相排列以记年、月、日,而十与十二的最大公约数是六十,所以六旬是这样排列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戌亥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因“天干”数为十,“地支”数为十二,故“天干”自至癸排完十日,地支却有二日落空,如前面甲子一旬十日中即有戌亥落空,甲戌一旬十日中,即有申酉落空,甲申十日中即有午未落空等,因为每一旬中便有二日落空,故前人便将此落空之日,称之谓“旬空”,为便于查找何日逢“旬空”,前人作一歌诀如下:

  • 标签: 地支 天干 最大公约数 婚姻 父母 纳甲筮法
  • 简介:<正>古齐临淄,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其地理山川,不论大小古已定名,有案可稽、史册昭然。有的在历史长河中虽有引申变化,却也必有所依,合于情理。这些地理名称与齐文化息息相关,是不可随意变更的。近几年来,有些青年作者著书作文中误将画称为“淮阳河”,而且据我所知已多次见诸报端和文

  • 标签: 齐文化 淮阳 地理名称 青年作者 水经注 历史
  • 简介: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周易》蕴含着丰富的思维,可以分为观物取、立尽意、得意忘三个层面。中国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受中国哲学的影响。石涛是清初著名画家,以擅长山水画闻名于世。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和其题画诗清晰地展现了其山水画深受《周易》思维的影响,认为"画者形天地万物"、"画者从于心者也"、"不似似之当下拜"。石涛山水画创作的这个过程与《周易》思维的三个层面是一致的。

  • 标签: 象思维 石涛 中国画 观物取象 立象尽意 得意忘象
  • 简介:王船山学宗张载。以易学为人路构建起形上学体系。他从易学最基本的理问题出发·提出了“《易》之全体在·理一体无隔”的易学基本理念,并据此导出“即以见理”的易学方法论。他以此理无隔的易学视野和方法来统摄《六经》。进一步得出了“《五经》皆,《易》统其理”的经学观。并主张治经要以训诂为根基,以义理为标的,从而使他的经学呈现出汉宋兼采并治的学术特色。

  • 标签: 王船山 周易 象理无隔 经学观
  • 简介:论王弼易学对两汉数易学的继承田永胜学术界认为王弼易学扫阐理,一改两汉数学派气象。本文对照两汉数易学的残存著作,重新对王弼易学思想做了一番研究后,发现王弼用了不少数易学的注释,有的甚至与数易学家们的注几乎完全一样,也用了一些数易学的解经方...

  • 标签: 王弼 易学 象数 卦爻辞 卦气说 阳爻
  • 简介:姚配中承惠栋、张惠言汉易之学风,博采汉魏诸家易注,以郑玄易学为旨归,会通融摄诸家之长,能有己得。在易学上既摆脱了王弼“扫”说义之解经路向,又不依从以虞氏易为代表的汉易数派之纯粹为寻而寻之解经路向,开拓出了涵具二者之长的“义”兼顾解经方法论。最终形成了以“元”理论为根基,以“爻画变化”理论为主要解经方法的易学体系。其思想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沟通数、义理的宏大学术视域。

  • 标签: 姚配中 周易姚氏学 元理论 爻画变化
  • 简介:数作为易学的生命之源,本身蕴藏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含义.本文从对象数学的重新审视出发,通过把易还原为原本的区别性特征,阐发阴阳变易与境域生成的关系,揭示数的终极价值.

  • 标签: 象数 二项对立 变易
  • 简介:本文认为,伊川易学的传统上溯到王弼是不够的;伊川易学"即事尽天理"之说,已经在宗教的层次上把握了的深义,可以追溯到马王堆易学的传统;与王弼易学不同的是,伊川易学在注重义理的同时,并没有尽黜数,而是与马王堆易学一样,同时兼顾了卦画爻象的基本性质;比较伊川易学与帛书,使我们对宋易的来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宋易义理之学与帛书易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宋易数之学与帛书易学也有不容忽视的关系;在宋易来源的考察中,只有超越义理易学与数易学的学派偏见,才有可能对此问题有真正的再认识:在宋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宋代易学,其来源也许与马王堆帛书之学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程颐 马王堆 周易
  • 简介:《周易》卦爻辞的背后是卦爻象,卦爻象的背后是圣人之意。据《易经证释》可知,圣人之意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自修而与天道相合,这正是圣人作《易》的本旨所在。文王六十四卦卦序体现的是由先天太极至两仪(乾坤二元),再由乾坤交合产生万事万物,即由先天八卦至后天八卦及六十四卦的生化过程及规律,其所蕴含的"圣人之意"乃是教人由德返道、后天返先天之意。乾卦"元亨利贞"四字所显之乾为全,又为圆,统御一切,无内外,无始终,而人则需先"利贞"才能最终达至"元亨"。乾主气,为道之全,坤主形而包于天,故坤虽具四德而受时地所限。人应本坤道而顺承天,由"利贞"而返"元亨"。临卦处"成终成始"之位,在春之先,故备具乾坤四德;屯、随、无妄、革等卦之二、五两爻因孚乾坤正位,故亦备具乾坤四德。如果明了《大学》内止至善、外明明德之说,《中庸》中和、不息之境,自不难理解《易经》"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即以人合天之旨。

  • 标签: 《易经证释》 圣人之意 由德返道 以人合天
  • 简介:所谓思维,是指产生于阴阳五行理论和数易学,以元气、阴阳、五行和卦象等为基本思维要素,具有一定推演规则.并通过对诸思维要素的推演来建构多种模型,进一步用这些模型来解释并把握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的逻辑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观物取有其理、以释物。思维促成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大量模型理论。但在以近代科学思维方法为参照的前提下,思维显示出四种局限性特征:玄思性特征、感性化特征、普适性特征以及封闭性特征。由于这些局限性特征,导致思维固然能够建构庞大的模型理论,但并不能促成近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在中国产生。

  • 标签: 象思维 象模型理论 科学 李约瑟难题
  • 简介:本文通过对象数的分析,辅以对易图的考虑,结合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且重新比照有关楚简图版,拟就楚竹书红黑符号的分布排序提出相关的推论.笔者认为楚竹书的红黑符号体现古人在阴阳气化上所提出的理论,并反映了"非覆即变"的思想和上下经错综排序而各得十八卦形的原则,已经在战国中后期形成.由此而见,楚竹书的易学符号在卦序、易、易数、易图、义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上也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并起着象征性的联系作用,令整套系统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浑然整体,具有重要的统合意义.

  • 标签: 楚竹书《周易》 特殊符号 卦序 象数
  • 简介:对于《管子》中的哲学思想,学术界一般注重《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的研究,而对《水地》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从思想背景、思想内涵两方面对该篇作些具体探讨。一、《水地》篇的思想背景尼达姆认为《水地》篇“既吸收道家代表...

  • 标签: 水本原论 《管子》四篇 内在矛盾 《老子》 天地万物 超越性
  • 简介:《京氏易传》是《易》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京房在这部书中极富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系列新的易学条例.丰富了卦气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京氏易传》将五行机制输入卦爻之中,以定占断的吉凶之义.从而革新了先秦以卦象与卦爻辞释占的方法,开创了《周易》占筮的新局面。作者还对《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筮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京房 京氏易传 纳甲筮法
  • 简介:旧学邃密新知深沉──评林忠军同志《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刘大钧最近,林忠军同志的《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又在齐鲁书社付梓了!该书由魏晋隋唐述及宋元,所论述介绍的历代易学大家将近三十人,这些人都是在他们所处时代造成极大影响的人。我高兴地看到:作者对...

  • 标签: 汉《易》 发展史 《系辞》 象数 《文言》 易学
  • 简介:郭店楚简中有属于道家思想的竹简“太一生”。其生成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顺向生成,一是逆向生成。前者易于认识,后考在比较宗教学的视野可以见得更清楚。通过对逆向生成的比较考察,可以看出道家的认识方式并不完全是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感悟的、多维的、立体的。

  • 标签: 道家 “太一生水” 生成途径 顺向生成 逆向生成 比较宗教学
  • 简介:本文从湛若对“随处体认天理”、“以自然之功夫合自然之本体”、“勿忘勿助”这三个重要主张的阐释出发,指出湛若对自身学问归属有着自觉而深刻的认识,在接续白沙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充其内在意蕴与现实指向,因而极具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湛若水 陈白沙 随处体认天理 以自然之功夫合自然之本体 勿忘勿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