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编写出中国环柄的已知44种的分类检索表,希望能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丰富的环柄菇资源的物种多样性,也期望今后在逐步完善我国环柄菇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内容加以改进修正。

  • 标签: 环柄菇 资源 分类 中国
  • 简介:介绍了球盖菇及其相关的特征集要、分类学地位、分类学研究历史,综述了其在食用、药用、致幻作用与降解作用的经济价值,总结了球盖菇驯化栽培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展望了该真菌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大球盖菇 分类学 致幻作用 棘细胞
  • 简介:描述了在中国南方发现的1个小香菇新种,因其腐生于竹杆上、菌柄细长,因而命名为竹生小香菇。模式标本(GDGM527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

  • 标签: 竹生小香菇 担子菌纲 新种 中国
  • 简介:对采自中国热带的部分膜盘菌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鉴定出6个种,分别为尾膜盘菌(Hymenoscy—phuscaudatus)、(参照)喜马拉雅膜盘菌(H.cf.himalayensis)、难变膜盘菌(日.immutabilis)、井冈膜盘菌(H.finggangensis)、毛柄膜盘菌(H.lasiopodius)和叶产膜盘菌(H.phyllogenus)。其中,(参照)喜马拉雅膜盘茵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提供了该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图示。

  • 标签: 分布 形态学 中国新记录种 分类
  • 简介:3个编码蛋白的基因RPB1、RPB2和TEF1以及1个非编码序列28SrDNA的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小孢盘菌位于系统树的上端,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长春小孢盘菌和北京小孢盘菌为姐妹群,它们进一步与该另3个种(包括该的模式种)聚类在一起。序列分析结果支持将子囊孢子大小作为小孢盘菌属区分物种的依据,还表明火丝菌科可能不是一个单系群。在参试中,小孢盘菌与侧盘菌的关系较为密切,它们具有极其相似的薄壁子囊,这表明在的等级上子囊形态可能携带系统发育方面的信息。

  • 标签: 序列联合分析 蛋白编码基因 火丝菌科
  • 简介:为了建立具砖格状子囊孢子的座囊菌进化关系并解决其多系群的问题,我们通过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其自然的分类系统。本文描述了具有砖格状子囊孢子的一个新种Comoclathrislini。采用LSU、SSU和ITS序列进行的多基因联合分析表明,所有的Comoclathris菌株聚在同一单系进化支上,其中包括了由C.lini新种菌株组成的单独分支。文中为新种提供了图示,并与Comoclathris其他种及多孢子菌各种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砖格状 Comoclathris 系统发育 意大利
  • 简介:报道了环柄菇距孢环柄菇组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红斑环柄菇(Lepiotaerythrosticta)和黄栗环柄菇(Lepiotaluteocastanea)。根据中国的标本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就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讨论了它们与相近种的区别,总结了其分布、生境等特点。

  • 标签: 红斑环柄菇 黄栗环柄菇 距孢环柄菇组
  • 简介:黑陷球壳是单囊壁子囊菌,内许多种的定义一直不明确,该应该归于哪一科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中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模式标本的重新鉴定研究,确认了黑陷球壳9个种;49个种归并到其他;12个种由于不符合该的特征,应予排除,但尚需确定名称;44个种由于模式标本材料太差或无法搜寻到模式标本,作为可疑种;另有11个种尚需搜寻模式标本重新研究。

  • 标签: 真菌 分类学 形态学 黑陷球壳属
  • 简介:对中国光柄菇(Pluteus)真菌进行了整理、修订,并对有关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扼要讨论。中国光柄菇真菌有28个名称记录,分布于23个省(自治区)。其中只有10个分类单元引证了标本,有3个记录的报道未提供形态描述,另有1种存在拼写错误。

  • 标签: 伞菌 光柄茹属 名称 分布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Pyren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墩菌(Kretzschmaria)3个种:焦里炭墩菌K.deusta,亮色炭墩菌K.lucidula和垫状炭墩菌K.pavimentosa。其中前两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根据国内采集的材料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炭角菌科 形态学 分类
  • 简介:采用形态、解剖及化学等传统分类方法,对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山脉采集的伊氏叶属地衣标本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7个分类单位,其中假杯点伊氏叶(Melanelixiasubaurifera)为新疆新记录种,同时提供了地衣名录、分布地区和新记录种的描述。研究结果为新疆的地衣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 标签: 伊氏叶属 地衣 新记录种 新疆
  • 简介:对采自辽宁省内14个地方的173份土样和植物组织材料进行分离。获得了54株Trichoderma菌株,采用形态学分类方法鉴定出12种木霉菌,分别是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粘绿木霉(T.virens)、卷曲木霉(T.spirale)、顶孢木霉(T、fertile)、粗壮木霉(T.strigosum)、长孢木霉(T.longipile)、钩状木霉(T.hamat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其中长孢木霉为中国新记录种,粗壮木霉和卷曲木霉为东北地区首次报道。文中列有辽宁省木霉真菌的分种检索表,并附有各木霉菌的生境和分布。

  • 标签: 辽宁 真菌 木霉属 形态分类
  • 简介:通过对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与地衣开放实验室标本馆(HMAS)、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和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的443份标本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的观察,报道了中国鳞伞真菌31种和2变种,其中包括1新变种,即白小圈齿鳞伞凸顶变种[Pholiotaalbocrenulata(Pk.)Sacc.var.conicaTolgor];1中国新记录种,即黄褶鳞伞[Pholiotaluteofolia(Pk.)Sacc.]和10省级新记录种,即多脂鳞伞[Pholiotaadiposa(Fr.)Kumm.](广东)、白小圈齿鳞伞[Pholiotaalbocrenulata(Pk.)Sacc.](黑龙江)、少鳞黄鳞伞[Pholiotaalnicola(Fr.)Sing.](黑龙江)、黄褐鳞伞[Pholiotafulvella(Pk.)SmithetHesl.](内蒙古)、地生鳞伞[Pholiotahighlandensis(Pk.)SmithetHesl.](云南)、黏皮鳞伞[Pholiotalubrica(Fr.)Sing.](四川)、毛腿鳞伞[Pholiotamutabilis(Fr.)Kumm.](四川)、多脂翘鳞伞(Pholiotasquarroso-adiposaLange)(黑龙江)、亚苦鳞伞[PholiotasubamaraSmithetHesl.)(广东)、地毛柄鳞伞[Pholiotaterrigena(Fr.)Karst.](内蒙古).对每个种进行了详尽的形态学描述并提供显微线条图,编写了中国鳞伞分亚和分种检索表.将库恩菇(KuehneromycesSing.etSmith)和火菇[Flammula(Fr.)Kumm.]并入鳞伞中.将Gymnopilusluteofolius(Pk.)Sing.和刺毛暗皮伞[Phaeomarasmiuserinaceellus(Pk.)Sing.]放入鳞伞中进行讨论;认为应将金毛鳞伞[Pholiotaaurivella(Fr.)Kumm.]、多脂翘鳞伞和地毛柄鳞伞作为独立的种处理;将Pholiotamalicola(Kauff.)Smith作为Pholiotaalnicola(Fr.)Sing.的同物异名;将皱盖鳞伞[Pholiotarugosa(Pk.)sing.]划入微鳞伞(PholiotinaFayod)中.并讨论了鳞伞与相关的之间形态学差异,列出了存疑种的名录.

  • 标签: 鳞伞属 形态分类 新分类群 地理分布 担孢子形态
  • 简介:对中国小脆柄菇(Psathyrella)真菌进行了整理、修订,对有关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小脆柄菇真菌共51个名称记录,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其中有18个分类单元引证了标本,2个记录的报道未提供形态描述,2个种存在错误拼写。

  • 标签: 小脆柄菇属 分布 名称 分类 中国
  • 简介:记录枝孢(CladosporiumLink)4个吉林省新记录种:连翘枝孢(C.forsytiaeZ.Y.ZhangetT.Zhang)、三宅枝孢(C.miyakeiSaccardoetTrotter)、柳枝孢(C.salicisMoseszetSmarods)、黑星状枝孢(C.venturicidesSaccardo)。文中对这些种分别进行了描述,并附有线条图。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室(HMJAU)。

  • 标签: 连翘枝孢 三宅枝孢 柳枝孢 黑星状枝孢 新记录种 吉林省
  • 简介:文中记录并描述了在吉林省长白山采集到一个中国新记录种-近赭色鳞伞[Pholiotasubochracea(A.H.Sm.)A.H.Sm.&Hesler],凭证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22205)。

  • 标签: 近赭色鳞伞 中国新记录种 长白山
  • 简介: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的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家在研究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使镰刀菌种的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的种类.在我国,从谷类粮食、饲料中检出镰刀菌毒素的现象屡有报道,我们对镰刀菌种以及产生这些毒素的菌种(菌株)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分类系统 形态学种的概念 系统发育学种的概念
  • 简介:报道分离自中国云南、青海、福建3省土壤的单格孢(Monodictys)3个新种:珠芽状单格孢M.bulbiliformis、黄河单格孢M.huangheensis和厦门单格孢M.xiamenensis,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单格孢16个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 标签: 土壤真菌 暗色丝孢菌 分类
  • 简介:杜氏集毛孔菌和梨生集毛孔菌是中国新记录种。杜氏集毛孔菌发现于云南中部,生长在石栎树的根部。梨生集毛孔菌发现于湖北和湖南省,生长在阔叶树的林地上。笔者根据采集的材料对这2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杜氏集毛孔菌 梨生集毛孔菌 锈革孔菌目 分类
  • 简介:对45个离褶伞真菌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分析其酶谱多态性,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5个离褶伞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中,共检测到了10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酶带,多态性较高,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17个菌株,第二类包括16个菌株,第三类包括11个菌株,第四类包括1个菌株。

  • 标签: 离褶伞 酯酶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