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抢先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以下简称IFI)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间,45例免疫功能低下IFI患者接受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均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两周以上,最长应用时间为14周,中位数6周。总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主要有低钾血症、发热、转氨酶升高、肾功损害、胃肠道反应,根据WHO药物毒性分级标准均为I~II级毒性。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对于血液病患者IFI临床诊断的抢先治疗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两性霉素B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抢先治疗
  • 简介:目的探求足癣彻底治愈的最佳途径。方法将临床已确诊的足癣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①特比萘芬试验组。②伊曲康唑试验组。③氟康唑试验组。④咪康唑霜试验组。每组分别设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求从治疗之日起采取预防真菌再感染的措施,如更换新鞋、袜及鞋垫,不与他人共用浴具等生活用品。对照组除应用抗真菌药物外,其他无特殊要求。结果4个试验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分别比4个对照组的治愈率(停药2周后)各提高27.1%、24.8%、26.6%、25.5%,经统计学处理,各组的x^2值均〉3.84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利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变皮损周围真菌的生存环境,是足癣彻底治愈的关键所在。

  • 标签: 足癣 治疗 环境
  • 简介:目的观察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的疗效。方法选择健康豚鼠20只,用穿刺法制备豚鼠体癣模型。将体癣模型随机分A组(新型酮康唑喷膜治疗组),B组(喷膜基质治疗组),C组(复方酮康唑霜治疗组)和D组(对照组)。根据豚鼠皮疹和真菌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组和C组的豚鼠治疗后局部红斑和水肿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2周时,A组和C组真菌镜检、培养阴性率均为100%,明显高于B和D组(P〈0.05)。结论新型酮康唑喷膜对豚鼠体癣模型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

  • 标签: 新型酮康唑喷膜 体癣模型 疗效 豚鼠
  • 简介: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在选择性病例可辅以手术治疗,而治疗基础病和调整免疫机能同样十分重要?

  • 标签: 真菌感染 肺部 治疗
  • 简介:黏膜念珠菌病主要包括口咽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上述3种病症各自有不同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特点。

  • 标签: 念珠菌病 黏膜 治疗
  • 简介:肺曲霉球病易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近年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合并咯血等,常易与肺癌、结核及支气管扩张症等难以鉴别,术前诊断符合率低。其肺曲霉球菌腔一旦形成,单纯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手术切除为治疗、控制本病继续发展以及因本病引起大咯血等症状的首选治疗方式[1-2]。现将我科2002年5月-2012年12月经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例证实的肺曲霉球病26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曲霉球病 曲霉菌属 外科治疗
  • 简介:由于高危人群的不断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近年来提出应根据患者危险因素高低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包括预防治疗、经验治疗、临床诊断治疗和确诊治疗。肺部是真菌最常受累的器官,所以本文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就目前在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各种抗真菌药物选择及其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标签: 肺部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治疗
  • 简介:本文就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的8%环吡酮甲涂剂及5%阿莫罗芬搽剂,美国FDA批准的两个新药10%艾氟康唑溶液及5%Tavaborole溶液,以及一些尚在研究中的卢立康唑、他扎罗汀等,并简述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新剂型的应用。

  • 标签: 甲真菌病 10%艾氟康唑溶液 5%Tavaborole溶液 外用
  • 简介:甲真菌病是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病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主要是念珠菌)和霉菌,在2002~2004年对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的致病菌调查研究表明,皮肤癣菌感染占甲真菌病的66.4%-67.9%,多数为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约占浅部真菌病的30%,

  • 标签: 甲真菌病 失败 对策
  • 简介:侵袭性毛孢子菌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和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活检和血培养等。由于毛孢子菌属种间鉴定的困难和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的缺乏,毛孢子菌病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毛孢子菌属 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因患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塞,长期服药致胃黏膜损伤,同时合并糖尿病,引发胃部真菌感染,经口服伊曲康唑200mg,2次/d,治疗3周后痊愈。

  • 标签: 胃部 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 简介:真菌过敏性哮喘是由环境中真菌致敏原暴露诱导的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真菌过敏哮喘患者肺部炎症细胞、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得患者气道壁重塑并伴渐进性肺功能障碍,表现为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目前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等传统疗法对其治疗欠佳。近年来,很多研究开始致力于对真菌过敏性哮喘新的治疗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使得真菌过敏性哮喘的治疗除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传统方法外,在抗真菌感染及其免疫学治疗控制真菌过敏性哮喘方面取得一定新进展。

  • 标签: 真菌 过敏性哮喘 免疫治疗
  • 简介:布鲁杆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1-2],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不典型[3],因此很难诊断,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疗效
  • 简介:念珠菌是最主要的致病性真菌之一。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关对念珠菌的致病基因及其表达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进行这些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RNA的提取。主要由几丁质组成的真菌的细胞壁厚且坚韧,因此破壁是提取念珠菌RNA的关键。

  • 标签: 白念珠菌 RNA提取 破壁
  • 简介:肺部真菌病是临床上少见的肺部感染,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增加,临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该病缺乏特征性症状,痰真菌检出率较低,易误诊和漏诊。我科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肺真菌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真菌病 胸腔镜 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疾病患者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收集67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和38例天疱疮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资料,计算医院真菌感染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大疱性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医院真菌感染率达32.38%,口腔真菌感染率为27.61%,肺部真菌感染率为13.33%,主要病原菌分别为白念珠菌(69.77%),热带念珠菌(11.63%)和近平滑念珠菌(6.98%)。糖皮质激素剂量、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住院日及糖尿病病史明显增加真菌感染危险,其中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和糖尿病病史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疾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和糖尿病病史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大疱性疾病 激素 真菌感染 防治
  • 简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死率较高。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真菌药物。本文就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及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抗真菌药物 治疗
  • 简介: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甲病变,指真菌引起的甲板和(或)甲下组织的感染。由于抗真菌药种类较少及其毒副作用,肝肾功能受损的甲真菌病患者,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近年来,以激光作为主要或辅助手段治疗甲真菌病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就激光治疗甲真菌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激光 甲真菌病 治疗 作用机制
  • 简介:肺曲霉感染分为侵袭性曲霉病、半侵袭性曲霉病(包括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过敏性肺炎)、过敏性曲霉病和曲霉球等4型。肺曲霉球是寄生型的肺曲霉感染,大多寄生在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囊肿、慢性肺脓肿、肺癌等的空洞或空腔内。

  • 标签: 伊曲康唑 肺曲霉球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