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病的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8例高血压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急救处理后,显效17例,有效10例,抢救成功率为96.4%。结论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及时给予相应抢救措施,能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解除患者生命危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病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丸对小儿热性惊厥发作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热性惊厥患儿80例,随机分为安丸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安丸(3g/次,2次/天,5~7天)。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期间热性惊厥复发病例数。结果治疗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中热性惊厥复发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丸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发热时间、减少并预防热性惊厥的再次发生。

  • 标签: 安脑丸 小儿 热性惊厥 防治
  • 简介:摘要“心共主神明”理论指的是心与共主人体的神明活动,神明活动的正常运行是元神和识神物质与功能协调统一的体现,情志病部分表现为神明活动的异常,故从“心共主神明”的角度探讨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对情志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心脑共主神明 元神 识神 情志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性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性病患者40例,对患者给予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对临床抢救成功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肝性病患者经抢救成功33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出院,死亡7例。结论对肝性病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去除诱因,及时正确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抢救,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对该品种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主要对含量的方法学进行考察,对其线性、精密度、准确度、耐用性和重复性进行研究、经研究本方法可靠,能准确反映产品质量,为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 标签: 麝香脑脉康胶囊 含量测定 方法学
  • 简介:摘要肝性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本文旨在探讨肝性病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摘要: CMBs(微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小血管病范畴,但具有出血倾向,在 GBE(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 T2W1扫描下,表现为 2-5mm的圆形信号减低区,属于微小血管病变标志物。 CMBs的发生与脑血管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临床对 CMBs的不断深入研究, CMBs与认知功能损害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 CMBs的发病情况、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等展开综述。

  • 标签: 脑微出血 磁共振 梯度回波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性瘫痪的临床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性瘫痪患儿50例,对性瘫痪患儿做好临床综合护理工作,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儿经临床观察及护理,治愈11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结论对性瘫痪患儿做好临床病情观察,临床护理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工作,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脑性瘫痪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瘫痪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影响性瘫痪患儿的心理因素。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80例不同程度的性瘫痪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掌握病情、沟通、心理行为等干预措施,连续3个月。结果给予性瘫痪患儿心理护理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3.8%,其中30例效果显著,显效率为37.5%,45例患儿有效,5例无效。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性瘫痪患儿的过分紧张、恐惧、悲伤及忧郁情绪。

  • 标签: 护理 脑性瘫痪专病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微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将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收治的 57例高血压脑卒中合并微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总结,结合患者的病情,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结果:在这( 57) 例患者中,每例患者都出现1-30个微出血病灶,在患 者的基底节区出现微出血的病灶最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科室内对症治疗,患者没有出现死亡,预后可以得到保障。结论: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中,微出血是脑血管病常见病症之一,在临床上对症治疗,找出病灶,可以使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

  • 标签: 高血压脑卒中 脑微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对该品种处方中的“羚羊角”进行了替换研究,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确定山羊角的替代比例为81,并通过3次大生产的验证试验,确定了新的规格;通过对替代后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修订了处方中丹参、天麻、川芎、大黄的专属性鉴别及三七所含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同时对山羊角、水牛角浓缩粉、人工麝香进行了鉴别研究,对成品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对成品中的含氮量进行了测定研究,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证明,替代后的产品与替代前基本一致。

  • 标签: 麝香脑脉康胶囊 质量标准 研究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已成为治疗中晚期PD的重要方法,可改善病人的运动症状、减轻左旋多巴制剂的副作用、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并长期维持疗效[1]。PD病人DBS治疗获得满意疗效需要:①术前评估与筛选;②术中电极精确植入;③术后个体化的程控。合理、规范化的术后程控以确定最佳参数,使病人症状得到最大的缓解。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PD病人DBS后程控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程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于CT定位下行内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结果56例患者32例脑出血显著好转,12例引流不畅及脑出血量未有显著变化,10例转行血肿清除术或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2例患者死亡。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存活53例,死亡3例。生活能力评估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5例。结论在血肿患者的治疗中,于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该治疗方案操作便捷、副作用低,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并提升其生存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CT定位 脑内血肿 穿刺引流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病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癫痫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治疗中的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护理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BPRS、SDSS、ADLS发生显著改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癫痫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降低患者发作的几率,对患者的健康恢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病癫痫发作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