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HBV-DNA)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8例疑似乙肝患者检测乙肝两对半及HBV-D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08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中,有37例HBV-DNA阳性,71例HBV-DNA阴性,49例大三阳中HBV-DNA阳性48例,阳性率97.96%,34例小三阳中HBV-DNV阳性21例,阳性率61.76%。结论检测HBV-DNA水平能够为HBV感染、传染性判断及观察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乙肝 两对半 HBV-DNA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了人数均为30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孕28、32与36周时,研究组取300IU的HBIG行肌肉注射,对照组未注射;出生后,实验组于24h内给予HBIG肌肉注射,并连续几个月注射,对照组未进行注射,仅接受常规疫苗。结果1岁时,实验组的乙肝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过程中,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断作用,大大降低了双阳性母亲子女感染HBV的可能性,效果显著。

  • 标签: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 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98例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并分析这五项检验结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8月期间接收的乙肝患者98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的五项检查指标,分别是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单项标志物阳性例数与标志物阳性总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组最易感染乙肝病毒。结论乙肝五项是检测乙肝患者的重要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对乙肝的诊断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乙肝患者 临床乙肝五项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乙肝(HBV)发展为肝癌(HCC)的危险因素,并且对乙肝合并肝癌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乙肝合并肝癌的患者76例,对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肝癌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没有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其他肿瘤家族史、性别(男)为乙肝发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肝患者必须重视相关的危险因素,以避免肝癌的发生,对乙肝合并肝癌患者需要采用正确的护理措施。

  • 标签: 乙肝 肝癌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阳性的关系,进而探讨乙肝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369例乙肝患者的乙肝前S1抗原和乙肝两对半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对不同组合模式的HBV血清标志物的分析中发现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在模式①中占83.2%;在模式②中占61.1%;在模式③中占46.8%;在模式④中占78.9%;在模式⑤中占42.6%;其他模式中均为阴性。结论乙肝前S1抗原是HBV感染与复制的一种标志物,乙肝前S1抗原阳性率的检出对判断HBV的复制与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乙肝前S1抗原 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患者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期为临床研究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的80例乙肝患者的一般资料,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结果五项检查指标显示阳性,但是阳性程度不同,其中HBsAg呈阳性率最高,抗HBc呈阳性率次之,抗HBe呈阳性率最低;通过分析指标阳性与年龄两个因素发现,30~49岁之间的人群是乙肝的高发人群,HBeAg和抗HBc检查呈阳性人数最多。结论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乙肝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乙肝患者 乙肝五项检验 结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我科室门诊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受孕期检查的HBV携带的132例孕妇,大三阳和小三阳的孕妇于孕24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治疗,携带者孕妇于孕28周开始接受HBIG注射。结果孕24周与分娩前的乙肝标志物与HBV-DNA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疗效,总有效率为75.71%。而HBIG阻断HBV疗效大三阳孕妇较携带者和小三阳孕妇疗效不佳,存在明显差异。新生儿接受疫苗接种和HBIG注射后12个月,HBsAb(+)率为86.43%,与新生儿出生时HBsAb(+)率75.71%相比,有较大改善。结论对HBV感染的孕妇在孕24周后注射HBIG,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明显,新生儿出生后采用HBIG和HBV疫苗联合阻断HBV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在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乙肝表抗阴性患儿接种乙肝疫苗,观察接种30d后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接种30d后,78例患儿中,高免疫应答41例(52.56%);低免疫应答28例(35.90%);无免疫应答9例(11.54%),三个年龄段患儿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乙肝感染 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为预防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的临床价值。方法:2022年1月开始此次研究,2022年12月结束,参与研究的婴幼儿共38例。通过测定乙肝抗体的滴度、HBsAb应答情况了解乙肝感染控制效果。结果:接种疫苗后1年乙肝抗体滴度水平高于接种2年后(P<0.05);接种1年后HBsAb阳性率高于接种2年后HBsAb阳性率(P<0.05)。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感染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蛋白与HBV-DNA和乙肝表面抗原滴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明乙肝病毒前S1蛋白在乙肝方面的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用ELISA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和乙肝表面抗原,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1000例乙肝患者标本中乙肝病毒前S1蛋白与HBV-DNA和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呈明显的相关性,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 标签: 乙肝前S1蛋白 乙肝DNA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 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 10μ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 7个月和 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 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 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282.38和 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 1.12%,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129.57和 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 5.56%,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40.18和 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 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92.98%( 225/242)、 86.52%(77/89)和 72.22%( 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 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83.54%( 198/237)、 80.49%(66/82)和 77.14%( 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 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 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 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有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 1~ 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