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87例脑肿瘤患者,采用入院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延续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半个月和一个月、三个月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个月、三个月后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心理护理可改善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心理护理 脑肿瘤 抑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调节及应激干预护理模式对儿科ICU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就诊的100例儿科ICU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调节和应激干预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儿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儿科ICU患者主要心理反应类型包括焦虑、恐惧、孤独、不安全感、急躁和紧张等,其中,焦虑恐惧、孤独和不安全感等的发生率最高,且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结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儿科ICU患儿通常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心理问题的发生原因和类型,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和应激干预,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理调节 应激干预护理 儿科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每一种心理学流派都有其关于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本文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三种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治疗技术谈起,探讨其利弊,寻求更好的方法。

  • 标签: 心理治疗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用普通护理,研究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结果和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参照组的阴道分娩结果显著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是积极的,提高了患者和胎儿的健康情况,增加了阴道分娩人数,调解了患者心理郁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梅毒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梅毒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予焦点式心理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梅毒患者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能力,促进其身体的康复。

  • 标签: 梅毒 焦点式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焦虑评分、CSES自我效能以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30.02±5.19)分,CSES(24.23±4.26)分,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率为95.00%,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手术配合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普外科 心理状况 自我效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3月我院收治 91例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 45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4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强化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即 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即 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在老年肠息肉摘除术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可以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老年肠息肉摘除术 心理状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而后以患者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评判标准不良心理状况、血压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改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与血压指标,值得我院临床进行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 心理健康状况 血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联合实施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后SAS(20.01±1.00)分、SDS(19.43±1.56)分、ADL(90.58±0.38)分、治疗有效率98%、NIHSS(1.02±0.12)分、住院时间(4.59±1.45)d、满意度98%。对照组患者后SAS(32.06±0.47)分、SDS(31.47±0.21)分、ADL(80.00±1.21)分、治疗有效率84%、NIHSS(5.13±0.08)分、住院时间(9.76±1.86)d、满意度82%。结论加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焦虑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3月-2020年7月收治的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实验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低,且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新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普及推广。

  • 标签: 新发老年糖尿病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方法相同的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护理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心肌梗塞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情绪与心理状态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理护理 抑郁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手术室围术期老年患者焦虑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使用HAMA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一天、手术当日以及术后三天心率、血压以及HAMA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以及术后三天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前一天以及术后三日心率和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手术室围术期老年患者的焦虑心理,降低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幅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围术期 焦虑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手术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选取110例需要手术的患者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室综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压抑、恐惧、强迫症状、偏执等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与护理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采用心理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利于生理及心理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手术室 心理状态 生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肝硬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肝硬化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36例,按照随机化原则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不孕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高龄不孕患者30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助孕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HAD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妊娠率(38%)高于对照组(2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孕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将心理护理运用到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临床妊娠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龄 不孕 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