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双管引导入镜法"在输尿管开口解剖异常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12例行输尿管镜检查或腔内手术的患者,术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尿管开口异常,常规入镜方式无法将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腔,改用"双管引导入镜法"置入输尿管镜。结果11例患者经"双管引导入镜法"成功置入输尿管镜并完成后续检查或操作过程,1例因严重狭窄致入镜失败,后改开放手术。结论输尿管开口异常、特别是输尿管开口狭窄并处于高侧位的患者,在常规入镜困难的情况下,"双管引导入镜法"可作为一种引导输尿管镜成功置入输尿管的合理选择。

  • 标签: 输尿管开口异常 双管引导入镜法
  • 简介:2004年7月19日,联邦德国最高法院在“虚假临时报告案”中作出了一个原则性判决,即董事会成员原则上必须为虚假的临时报告承担个人赔偿责任。这一判决在德国有关董事责任案中具有“法官造法”作用,因为无论是在德国的《股份法》中,还是在德国的其他经济法中都没有规定董事会成员应该对虚假的临时报告承担直接的外部责任。

  • 标签: 联邦最高法院 董事责任 德国法 董事会成员 判例 联邦德国
  • 简介:审计制度是在发展中摸索总结,逐步完善的。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审计效果和审计风险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规避审计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不仅在于是否能够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而更在于是否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抓事物的本质有多种方式.但审计不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常规审计.就是利用审计人员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遵循规范的审计程序.查找事物的实质;

  • 标签: 审计风险 审计制度 审计效果 审计程序 基础知识 审计人员
  • 简介:审计依据、审计证据、审计准则这三个概念极易混淆,彻底理清它们各自的涵义、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这可以促进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这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完成审计目标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 标签: 审计 审计依据 审计证据 审计准则 比较
  • 作者: 何静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2
  • 机构:宿迁市审计局 江苏 宿迁 223800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审计依据、审计证据和审计准则在审计实践中的重要性、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估不同要素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为审计领域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以促进审计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审计依据 审计证据 审计准则 审计实践 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