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抗体(EMAb)测定,探讨子宫内膜异位与免疫不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M,IgA,ASAb,EMAb。结果子宫内膜异位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01),血清IgG,IgM,IgA含量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01),AsAb、EMAb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与免疫不孕有一定的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是引起免疫不孕的诱发因素之一。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不孕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1-0037-03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也是目前妇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噬失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关系密切,但国内外对自噬与EMs的关系鲜有报导。本文对自噬相关基因及信号转导通路在EM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探讨以自噬为靶点治疗EMs的潜在价值。

  • 标签: 自噬 子宫内膜异位症 凋亡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治疗,比较两组的停药后月经来潮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7.73%VS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来潮时间为(88.98±3.1)d,与对照组的(87.86±3.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醋酸亮丙瑞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与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7例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与61例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中,症状消失52例,妊娠25例;米非司酮组患者中,症状消失41例,妊娠16例,腹腔镜组明显优于米非司酮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具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例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多发生于剖宫产后的腹壁切口。2、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高,CA125检测临床意义不大。3、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并对其周边适量切除,术后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病史和体征,结合B超检查,一般都可以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做出明确诊断,完整的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腹壁子宫内膜异位主要以预防为主。

  • 标签: 腹壁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瘀散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我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21例,年龄23~36(31.0±8.9)岁。内服化瘀散方剂,每天一次,一个月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观察每个疗程完成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疗程,治愈25例,显效37例,好转39例,无效20例,随访6个月,其中9例复发,重复疗程,归为无效。有效率为83.4%。治疗前VSD评分和第一个疗程后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散方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化瘀散方剂 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两组LH、FSH、E2等指标均较之前显著下降,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更优(P<0.05);对照组复发率(34.78%)显著高于研究组(9.78%)(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可获得理想疗效、预后。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9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5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目前对此病发病的机制有多种说法,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生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从2019年到2021年我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VAS疼痛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身体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更好的向患者提供治疗,研究和分析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202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100例参与此次研究。准备1~100的数字卡片,分发给每一位患者,拿到单数的患者归为研究组,拿到双数的患者归为对照组,之后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此判断米非司酮的疗效。结果:根据此次治疗的结果来看,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中的变化都要更为理想,无论是治疗有效性还是排卵恢复时间等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各项指标的对比中,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将本院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复发率为0.00%,对照组为23.33%,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采用孕三烯酮+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可防范患者复发疾病。

  • 标签: 剖宫产 腹壁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EMs)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进行性痛经、慢性盆腔疼痛及性交疼痛、月经紊乱、不孕等症状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由于其激素依赖性,在育龄妇女中较为常见,也给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更多挑战。近年来,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EMs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方案也逐步完善。从中西医角度阐述EMs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是指子宫未覆盖在子宫体腔面,而是生长在子宫被覆面以外的一种病症,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甚至不孕。随着如今社会节奏的加快,在社会压力的影响下,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主要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此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创伤性小。 尽管如此,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 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良好、高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的发生。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腹腔镜手术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时采取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3月,从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中随机选择54例,按照入院的前后顺序完成分组,前27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单一的手术治疗,后27例纳入观察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GNRH-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不规则阴道出血、感染以及肝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30%、77.78%,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时采取手术联合GNRH-a治疗的方法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GNRH-a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收治的5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差异分为传统组(25例,传统手术治疗)和腹腔镜组(2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各手术治疗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且腹腔镜组患者期术后并发发生率仅为1例,占比4%,传统组术后并发发生率为6例,占比24%,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