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国家男女篮球队,男女篮青年篮球队所有运动员膝关节伤病原因的调查分析,揭示国家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内在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国家男女篮备战2016年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通过我院4年对国家男女篮91名男女运动员伤病的调查分析,找到膝关节慢性损伤的原因,并提供了可行的、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91名运动员有83人发生过伤病,占总人数的91.2%,其中膝关节慢性损伤的人数占伤病的51.8%,是全身伤病发生率最高的部位。结论膝关节慢性损伤主要与其运动生物力学特点、运动性疲劳以及运动员选材有关,科学合理的训练与选材能有效减少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

  • 标签: 篮球 运动损伤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室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门诊输液护理管理,对观察组进行门诊输液护理的风险管理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实行门诊输液室风险管理以来,输液室产生的患者投诉护理差错、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等较之对照组,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大幅度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门诊输液室进行护理管理时,风险管理的护理管理办法,能够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因为护理差错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的出现,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值得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风险管理 门诊输液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贴扎对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男性篮球运动员正向和侧向跳跃时踝关节运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29例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男性篮球二级运动员贴扎与未贴扎条件下的正向和侧向跳跃落地数据,包括受试者未贴扎和贴扎条件下正向跳跃落地动作和侧向跳跃落地动作踝关节触地(TD)前200 ms、TD前150 ms、TD前100 ms、TD前50 ms、TD时、TD后50 ms、TD后100 ms、TD后150 ms和TD后200 ms的背屈/跖屈角度、外翻/内翻角度和外旋/内旋角度,以及背屈/跖屈角速度、外翻/内翻角速度、外旋/内旋角速度。采用Visual 3D三维运动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建模计算,并采用SPSS 25.0版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向跳跃落地,受试者贴扎后TD前50 ms和TD的踝关节跖屈角度较未贴扎时分别减少了3.27°和2.70°,TD前50 ms的踝关节内翻角度较未贴扎时减少了2.13°,TD前200 ms和TD前150 ms的踝关节外旋角度较未贴扎时分别减少了2.59°和2.17°,TD后100 ms的落地踝关节外旋角度较未贴扎时减少了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向跳跃落地,受试者贴扎后TD前50 ms和TD的踝关节跖屈角度较未贴扎时分别减少了1.94°和3.23°,TD前50 ms和TD的踝关节内翻角度较未贴扎时分别减少了2.86°和2.87°,TD前200 ms和TD前150 ms的踝关节外旋角度较未贴扎时分别减少了0.93°和2.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向跳跃落地,受试者贴扎后TD和TD后100 ms的踝关节背屈角速度较未贴扎时分别减少了58.47°/s和28.3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向跳跃落地,受试者贴扎后TD的踝关节背屈角速度较未贴扎时减少了20.52°/s,踝关节内翻角速度较未贴扎时增加了49.69°/s,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TD后50 ms时,受试者贴扎后的踝关节外翻角速度较未贴扎时减少了30.28°/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贴扎可以改变CAI男性篮球运动员正向和侧向跳跃落地动作时踝关节的角度和角速度,踝关节贴扎可使正向和侧向跳跃落地TD前50 ms和TD的踝关节跖屈和内翻角度减小,使正向跳跃落地TD的踝关节背屈角速度减小,使侧向跳跃落地TD的踝关节角速度增加。

  • 标签: 贴扎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 运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