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例诊断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乳腺疾病患者300例,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为150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而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束之后,对二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分析乳腺肿瘤的准确性上要比常规的检测方法更好,其可以很好的区分肿瘤的性质。对间质浸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够对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的蛋白表达形式进行分析,为确定内分泌治疗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这种方法也有非常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在以后的临床当中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乳腺病例诊断 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93-01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疆阿合奇县开展彩超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了解其与胎儿发育异常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诊断价值,填补阿合奇县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方面的一项空白。方法应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头臀径(CRL)在45-84mm,孕11-13+6周的32例孕妇进行腹部彩超检查,测量胎儿的NT值,并随访至出生后24小时。结果在32例孕妇中,有3例NT值≥3.0mm。2例NT值≥3.0mm中1例为胎儿脑积水,另1例为胎儿脉络丛囊肿。1例NT值≥3.0mm者,超声随诊至出生后24小时未见明显异常。其余29例孕妇在孕11-13+6周测量NT值均≤3.0mm。但其中有1例超声随诊至出生后24小时证实为先天性足内翻。结论早期妊娠中,胎儿NT值的异常增厚与胎儿发育异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孕11-13+6周NT值≥3.0mm作为诊断值,且不受孕妇年龄的影响。本文样本量小,还有待进一步资料积累。新疆阿合奇县地处偏远,条件有限,利用现有资源,对B超医生进行培训,在早孕期开展彩超检测NT厚度,在中孕期开展彩超胎儿畸形筛查,以降低边远地区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且无创伤,经济实惠,牧民们容易接受。不久的将来,等实验室条件具备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唐氏筛查等项目,以逐步提高阿合奇的医疗保健水平,缩短与内地的差距。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A19-9联合胆红素检测在肝胆胰疾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均采用血清CA19-9联合胆红素检测的方法来记录并观察其治疗前后水平数值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胆胰疾病中的恶性疾病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类疾病水平,恶性疾病有无黄疸疾病的血清CA19-9水平无差异,良性疾病患有黄疸病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不患有黄疸疾病患者;良性疾病黄疸组治疗后血清CA19-9水平明显降低,无黄疸患者变化不明显;良性肝胆胰疾病中的黄疸组患者血清CA19-9和胆红素呈现正相关分布;而恶性肝胆胰疾病组和良性无黄疸患者两者无相关性。结论血清CA19-9联合胆红素检测对肝胆胰疾病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血清CA19-9 胆红素 肝胆胰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HbA1c、空腹血糖(FPG)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FPG和HbA1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明显相关。结论HbA1c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根据HbA1c检测值合理用药。HbA1c和血糖指标的联合检测更有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心肌酶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53例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组成B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肌钙蛋白、心肌酶的检测,并就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的A组患儿其各项检测指标结果显示均明显高于B组健康体检儿童(P<0.05)。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手足口病病情的加重,肌钙蛋白及心肌酶检测值也相应增高。结论肌钙蛋白、心肌酶检测可以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率,且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意义重大。

  • 标签: 手足口病 肌钙蛋白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的4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另选择同时段我院收治的非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共40例,两组均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ANA阳性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行自身抗体检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检测;意义Clinicalsignificanceofdetectionofautoantibodiesinpatientswithautoimmunehepatitis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detectionofautoantibodiesinpatientswithautoimmunehepatitis.Methods40paGtientswithautoimmunehepatitis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experimentalgroup.Thepatientswithnonautoimmunehepatitis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40casesweretreatedwiththesametimeinJanuary1,2014andJanuary1,2013,andthetwogroupsweretreatedwiththeantibodytest.ResultsthenumberofANApositive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Kegyrowuorpds(P<0.05).Conclusionthedetectionofautoantibodiesinpatientswithautoimmunehepatitishaspositiveclinicalsignificance.autoimmunehepatitis;antibodydetection;significance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2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另选取32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成员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成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4.4861,P=0.0000),实验组患者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14.7156,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比正常人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作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IL-1、IL-2、IL-4、IL-6、IL-8、TNF-α和IL-10水平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献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IL-2、IL-4、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1、IL-2、IL-4、IL-6、IL-8、TNF-α高于正常健康人,IL-10低于正常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三个亚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多支病变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较高,抑炎因子水平较低(p<0.01);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IL-1、IL-2、IL-4、IL-6、IL-8、TNF-α均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P<0.01);冠脉病变支数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TNF-α成正相关,与抑炎细胞因子IL-10成负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水平关系密切,监测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促炎细胞因子 抑炎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543例普通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男性患儿发病率较女性患儿多;发病时间集中在春夏季。手足口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疹表现;所有患儿有口腔疱疹或溃疡;约有50.8%的患儿存在发热。结论经喜炎平、利巴韦林、施保利通片、蒲地蓝等综合治疗,全部治愈,预后较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思路。方法以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集的1355份流感样病例(ILI)及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分型。结果本组1355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73份,总阳性率为42.29%;其中甲型H1N1流感352份,B型76份,季节性流感H1亚型21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124份。结论实时荧光RT-PCR法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高,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可以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疫情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

  • 标签: 实时荧光RT-PCR法 流感病毒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方法学之间ANCA相关性血管炎检测结果。方法来自2013年至2014年临床怀疑小血管炎的患者248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免疫印迹法(LIA)、抗原特异性EIA(MPO、PR3)3中方法进行检测。结果IIFA法阳性率为5.6%(14/248),LIA法阳性率为5.2%(13/248);EIA法阳性率为6.0%(15/248);IIFA法检出阳性14例,敏感性为92.3%(12/13);LIA法检出阳性13例,敏感性为92.3%(12/13);EIA法检出阳性15例,敏感性为100%(13/13);结论三种方法学间检出率有所差异,实验室应该结合三种方法同时进行,避免血管炎漏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化仪检测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诊断中运用。方法将选取138例2型糖尿病(T2DM)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正常蛋白尿组(66例)、微量蛋白尿组(72例)、另选健康体检人员57例做对照组,分别检测以上项目,且同时对照检测传统肾功能项目尿素氮(Urea)、肌酐(Crea)。结果微量蛋白尿组血清Cys-C、RBP、β2-MG、Hcy、Urea及Crea合量及阳性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CysC、RBP、β2-MG、Hcy含量及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检测Cys-C、RBP、β2-MG、Hcy四项阳性率较单项或其他组合阳性率高。结论Cys-C、RBP、β2-MG、Hcy可作为T2DM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指标。

  • 标签: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 &beta 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1人作为研究对象,以年龄阶段、病程作为影响因素,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DM患者血清中TC、TG、LDL-C水平与年龄阶段、病程影响因素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年龄阶段、病程影响因素呈负相关,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TC水平在参考值范围内,TG、LDL-C水平高于参考值,HDL-C水平低于参考值。结论贵阳地区T2DM患者的血脂水平,随年龄升高和病程时间的延长呈现出明显的代谢紊乱,应加血脂的监测和药物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血清总胆汁酸和肝脏酶谱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4月-12月就诊患者以及正常体检人员,共156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采血,检测总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谷酰基转移酶、胆碱酯酶。结果肝胆疾病后,总胆汁酸以及肝脏酶谱联合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体检人群。结论BA和肝脏酶谱联合检测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转化。同时TBA和肝脏酶谱联合检测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总胆汁酸(TBA) 肝脏酶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