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在多瑙河三角洲,沙棘组成了那里复杂而独特的生物群落,沙棘群落是主要的生物主体,并主要分布于多瑙河三角洲。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优良个体的选择、沙棘父本性状的描述,繁殖能力的大小以及苗木标准等。父本选择关注的特性主要有:冠形、叶片的大小和色泽、枝条每年增加的长度和萌条数、10cm长的萌芽的数目、开花期花粉的大小和活力。对于选出来的优良个体,大量用于选种、园艺、林木培育(公园的绿化)、植物改良、林业等。这种沙棘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叶产量高的特性,因此是制药行业非常好的贮备材料。

  • 标签: 沙棘 多瑙河流域 父本选择 乌克兰
  • 简介:总结分析了黑龙江省近年来沙棘生产栽培现状和沙棘育种概况,结合生产栽培中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以及今后沙棘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沙棘 栽培 品种创新
  • 简介: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是一种可广泛生长于欧亚地区,包括罗马尼亚的小果实灌木。沙棘具有药用及营养价值,同时可以改善区域的微气候环境。人们已经研究了罗马尼亚沙棘的生物化学组分及相关数据,所以我们分析了不同沙棘叶的甘树脂,一个重要的生化参数可以为植株的一项基本新陈代谢——光合作用提供信息。结果表明根据品种及特定环境因素的不同,产生了多样性。

  • 标签: 沙棘品种 叶片甘树脂提取 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 简介:通过对引进的7个沙棘品种的种子育苗及成苗定植,并对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初步分析了引进的各沙棘品种类型在定西的适应性.

  • 标签: 沙棘 品种 定西地区 引种 种子育苗 定植
  • 简介:本文以实测资料研究了叶用型沙棘数量性状估算方法,建立了新梢鲜叶嫩枝产量估算模型,为叶用型沙棘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利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数量性状 估算模型
  • 简介:1994~2003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陕西吴旗县、安塞县进行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和俄罗斯优良沙棘品种引种试验,采用家系选择法初步筛选出5个中国沙棘生态经济型优良单株,对3个俄罗斯良种沙棘的生长适应性经济性状进行了评价.前者生长迅速、树冠好、根系发达、郁闭快、水土保持效益好,果实较大、单株产量较高、Vc和含油量较高,适于在黄土丘陵区种植;后者经济性状较好,果实大、无刺或少刺,但适应性较中国沙棘差.

  • 标签: 中国沙棘 生态经济型优良单株 半干旱黄土区
  • 简介:对设置于黑龙江省绥棱县的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引进品种特丰1号和特丰2号实生子代选种群体表型性状指标分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揭示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实生子代性状分离规律,为大果沙棘良种实生选种提供理论基础,并选育沙棘优良新品种,得到几点主要结论:(1)引进品种实生子代在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生长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分化;各表型指标中单株产量及棘刺数变异程度较大,表明子代群体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状选种潜力;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雌雄分化性状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规律。(2)从引进品种实生子代群体中初选出的55个单株在果实百果质量这一重要性状上表现优异,一些单株果实产量可达10000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潜能;55个初选单株果实Vc、VE、水解总黄酮含量均有明显的分化,且实生子代初选单株果实黄酮组分中以异鼠李素含量最高,与中蒙沙棘杂交子代不同。(3)在以百果重及单株产量为经济性综合评价指标基础上,筛选出3个高产、高Vc型沙棘优良单株、5个高产、高VE型沙棘优良单株、3个高产、高黄酮型沙棘优良单株。

  • 标签: 蒙古沙棘 表型变异 活性物质 选优
  • 简介:沙棘由于其有丰富的内含物和多方面的用途正被作为"新兴水果"而赢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喜爱.通过在柏林Baumschulenweg的育种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育成不同成熟期的5个雌性和4个雄性沙棘品种.更多的由欧洲和蒙古原生种产生的杂交选育工作仍在进行中.将这些无性系按照其生物学和果实性状进行评估.就单个性状来讲,各品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维生素的含量在17~340mg/100g之间变动,胡萝卜素的变动范围为6.5~23.8mg/100g).这表明,进一步的育种改良完全有可能.所有用于比较的沙棘品种由在德累斯顿Pillnitz进行的育种工作获得,这些品种将被进一步研究.为了保险起见,以及为了解决后来有可能产生的育种及植物病理学方面的问题,必须尽可能保存现有的所有的某一品种的基因多样性.为此目的,由国家资助扶持的基因库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沙棘 品种 农业价值 内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