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奈达铂(NDP)联合多西他赛(TXT)及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安全性及生存期。方法人组病例为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联合组:奈达铂80mg/m^2加入等渗盐水500mL中静滴2h,第2天;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单药组: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每例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患者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结果联合组28例中CR0例,PR7例,总有效率25.0%,疾病控制率71.4%;单药组23例中CR0例,PR4例,总有效率13.0%,疾病控制率60.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联合组5.2个月,单药组4.4个月,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白细胞下降24例,占85.7%,其中Ⅲ/Ⅳ度占28.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21.4%和42.8%,有2例Ⅲ度血小板下降。单药组白细胞下降11例,占47.8%,其中Ⅲ/Ⅳ度占4.3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17.4%和13.0%,均为Ⅰ度下降。两组比较血液学毒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防可控,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 标签: 奈达铂 多西他赛 二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评价多西他赛(TXT)联合奥沙利铂(OXA)、卡培他滨(Xeloda)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d1,奥沙利铂85mg/m^2,d2,卡培他滨每天1000mg/m^2,bid,d1-14,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1例(5.3%),PR10例(52.6%),SD5例(26.3%),PD3例(15.8%),总有效率57.9%,中位TTP为5.8个月,中位OS为10.5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脱发且多以Ⅰ-Ⅱ度为主。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 简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年轻化的趋势。早期患者可获得根治性手术,而约50%的患者就诊时由于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联合化疗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FORFIRI方案(CPT-11+5.FU+CF)化疗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标准方案之一,但由于肿瘤耐药性及化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常常导致治疗失败。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癌肝转移 K—ras FORFIRI C225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接受地西他滨(DAC)治疗前后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的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初治MDS中符合WHO2008分型WPSS预后分层中危组及高危组并接受DAC(20mg/m^2d1-d5,21-28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的18例患者,同时以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于DAC治疗前后收集外周血和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AC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的PD-1和骨髓单核细胞PD-L1的变化;QPCR检测DAC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PD-1mRNA、PD-L1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比较化疗缓解组(n=5)和未缓解组(n=13)PD-1/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FCM检测显示,DAC治疗后,中危组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PD-1和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D-L1比例分别为(11.43±1.88)%、(11.46±1.60)%和(16.59±0.72)%,高危组分别为(16.36±3.71)%、(16.59±3.81)%和(18.69±1.60)%,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未缓解组CD3+CD4+T、CD3+CD8+T淋巴细胞PD-1和骨髓单个核细胞上PD-L1的比例分别为(18.51±2.62)%和(19.03±2.18)%和(19.22±1.40)%,高于缓解组(P〈0.05)。QPCR检测显示,DAC治疗后,中危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1mRNA和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6.32±3.37和2.88±1.72,高危组分别为12.55±6.27和7.47±4.90,均高于治疗前(P〈0.05)。MDS未缓解组外周血PD-1mRNA和骨髓单个核细胞PD-L1mRNA的相对表达为16.28±4.64和9.16±5.40,高于缓解组(P〈0.05)。结论DAC治疗后中、高危MDS患者的外周血、骨髓中PD-1/PD-L1表达明显上升,尤其是未缓解组,PD-1/PD-L1高表达可能是介导DAC耐药的原因之一。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 地西他滨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216(miR-216)是否影响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对吉西他滨耐药。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BxPC-3和非耐药株CFPAC-1中的miR-216表达水平;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法将miR-216模拟物(mimics组)及抑制剂(inhibitor组)分别转染BxPC-3细胞,以进行脂质体转染的BxPC-3细胞为对照组,采用QPCR检测转染48h后各组miR-216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h后各组吸光值以评价增殖率,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转染48h后的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各组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miRBase预测miR-216的靶基因,利用cytoscape3.5.1及其插件CluGO将其进行GeneOncology(GO)功能注释。结果BxPC-3细胞中miR-216表达量为3.010±0.901,高于CFPAC-1细胞的1.049±0.074(P〈0.05);对照组、mimics组和inhibitor组的miR-216表达量依次为1.130±0.145、4.843±0.782和0.256±0.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imics组的细胞增殖水平升高而凋亡率降低,inhibitor组的增殖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imics组和inhibitor组的IC(50)值为(2.134±0.591)μg/ml、(4.518±0.862)μg/ml和(0.481±0.073)μg/ml,BxPC-3细胞转染inhibitor后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降低,转染mimics后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增强(P〈0.05)。miR-216的预测靶基因共有138个,GO功能主要富集于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迁移过程。结论miR-216在胰腺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上调且可以诱导胰腺癌细胞增殖,暗示其可以发挥类似促癌基因的作用且参与吉西他滨耐药过程,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新型生物治疗的靶点。

  • 标签: 胰腺癌 微小RNA-216 吉西他滨 增殖 凋亡
  • 简介: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carcinoma,U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膀胱、前列腺、输尿管、肾盂、肾盏等部位。其中膀胱最常见,肾实质浸润为主的尿路上皮癌临床罕见[1],且与肾肿瘤、炎症占位鉴别困难,易出现诊治的贻误。本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发病后即出现皮下、肺部多发转移,靶向联合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尿路上皮癌 靶向治疗 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组)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组)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不能手术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以吉西他滨1200mg/m^2静滴,第1,8天;长春瑞滨25mg/m^2静滴,第1,8天,分别联合顺铂80mg/m^2第1天或分2-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3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7.5%(19/40)、45.0%(18/40),无显著性差异;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4.9个月和4.1个月,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生存率GP组为42.5%(17/40),NP组为40.0%(16/4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GP组III-IV度血小板减少高于NP组,而III-IV度白细胞减少及脱发、静脉炎明显低于NP组。结论:两种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安全、有效,在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方面均较接近,毒副反应均可耐受,但中位疾病进展时间GP组稍有优势。

  • 标签: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48),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治疗,试验组予以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升高,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丝裂霉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能够有效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缓解免疫抑制状态.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丝裂霉素 吉西他滨
  • 简介: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含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与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索帝)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6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为TAC(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28天为1个周期,化疗2周期后手术,国产与进口组患者分别为35和3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两组均无疾病进展病例。其中国产组3例(8.6%)获得完全缓解(CR),26例(74.3%)部分缓解(PR),6例(17.1%)病变稳定(SD);进口组CR4例(11.%),PR25例(73.5%),SD5例(14.7%)。国产与进口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病例。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国产与进口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100%,Ⅲ度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8.6%(27/70)、54.4%(38/6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容易处理,与进口多西紫杉醇相似,且价格远低于进口多西紫杉醇,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多西紫杉醇 不良反应 近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96例患者根据入选标准进入研究。单药多西他赛25mg/m^2化疗,1次/wk,放疗d1开始应用。采用三维适形放疗,95%PTV66Gy/33次,共6.6wk。结果完全缓解率为67.71%,近期总有效率(CR+PR)为89.53%。1年及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63%,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76.2%和49.8%。放化组毒性反应主要是放射性食管炎,其次是血液学毒性,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对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虽毒性反应增加,但病人可以耐受。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食管癌 多西他赛 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紫杉醇耐药的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Ⅲ期和Ⅳ期NSCLC老年患者经过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3周期以上无效,改为接受GN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250mg/m^2,静脉滴入,d1、d8;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入,d1、d8,21~28d为1周期。所有病例均接受3周期以上治疗,按照WHO标准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32例紫杉醇耐药的Ⅲ期和Ⅳ期老年患者经本方案化疗3~6个周期后,有效率分别为38.9%和21.4%,总有效率为31.2%;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44.4%和14.3%,总的1年生存率为31.3%。毒副反应主要为Ⅱ-Ⅳ度的骨髓抑制和Ⅰ-Ⅱ度的?肖化道反应。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对紫杉醇耐药的进展期NSCLC老年患者有效,患者耐受性好,并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耐药
  • 简介:目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refractoryprostatecancer,HRPC)的治疗,在2004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TAX327研究证实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从而确立了其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的地位。但是,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方案失败后的治疗选择仍然是一难题,为此,我们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三联方案在一线标准方案失败后治疗HR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6例HRPC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血PSA升高)时,用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治疗。治疗方案:多西他赛75mg/m^2,d1,强的松5mgbid,d1起连续应用,雌二醇氮芥280mg,2次,d,d1起连用5d。21d为1疗程。病人平均年龄75.8a,血睾酮维持去势水平,WHO体力状态评分≤2,骨髓、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估计生存时间〉3mo。疗效及不良反应判断标准:①血PSA下降〉50%,且维持〉3wk判断为有效。②可测量病灶按RECIST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③骨痛者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评价,评分下降1级为有效。④不良反应按WHO不良反应标准评定。结果6例共完成27个疗程。PSA有效5例,有效率为83.3%。有效病人PSA从治疗前的10.9~606.2(223.6±218.0)mg/mL下降到治疗后最低1.1~127.6(61.5±50.4)ng/mL。1例肺转移者,转移灶为稳定。1例骨痛者VRS疼痛评分从Ⅱ下降到Ⅰ。到分析日止,已死亡1例。此例从诊断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到死亡共53mo。5例存活者从诊断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起已存活14~36mo。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00%),脱发(100%),乏力(67%)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三联方案对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治疗失败后的病人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激素难治性 多西他赛 雌二醇氮芥
  • 简介:目的评价长春瑞滨(NVB)与顺铂(DDP)及吉西他滨(GEM)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62例不能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NP(NVB+DDP)方案及GP(GEM+DDP)方案治疗。结果NP和GP组有效率分别为46.9%(15/32)vs46.7%(14/30),两者无显著差异,分析诸多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发现,初治比复治疗效好,病期早比病期晚疗效好,鳞癌比腺癌疗效好。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NP组为100%,GP组为90.0%,非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NP组发生率81.3%,GP组86.7%,NP组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为59.4%。结论NP及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长春瑞滨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目的:评价多西他赛(TXT)为主的两药联合方案和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两组。三药联合组41例,采用DOF方案:TXT75mg/m^2静滴,d1,奥沙利铂(L-OHP)85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FU)2400mg/m^2静滴48小时;两药联合组45例,采用DO或DF方案:TXT75mg/m^2静滴,d1,L-OHP85mg/m^2静滴,d1或5-FU2400mg/m^2静滴48小时。两组均21天为一周期,化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8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三药联合组与两药联合组相比,有效率(RR43.9%vs37.8%),疾病控制率(DCR68.3%vs64.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9个月vs5.8个月),中位生存期(OS10.9个月vs9.8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组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药联合组(8.9%vs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以多西他赛为主的两药联合方案与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前者安全性更好。

  • 标签: 晚期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