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的确定需要了解淋巴结转移局部解剖学知识。小的淋巴结转移可能在标准化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很难被发现。为此,作者对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扩大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联合进行了分子和组织病理学的局部解剖学绘图研究。本组包括未行新辅助疗法患者52例。扩大淋巴结切除包括闭孔窝、髂外、髂内和髂总血管范围。对直径≥3mm的淋巴结进行定量qRT-PCR,观察PSA表达及标准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总共切除淋巴结1469个(中位数27个/例),≥3mm的淋巴结1186个。淋巴结的分子分析显示阳性患者27例(52%),阳性淋巴结127个,包括组织病理学淋巴结阳性12例(23%)在内。在35个组织病理学阳性淋巴结中,分子检查阳性淋巴结32个(91%),结合分子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结果,阳性淋巴结位置沿髂内血管者占16%,沿髂总血管者13%。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髂内区域内隐藏淋巴结转移者占48%,髂总区域内为37%,值得注意的是,髂内和髂总区域单独阳性仅分别为7%和11%。本组研究结果支持扩大淋巴结切除包括髂总血管区域,以使淋巴结分期最优化及切除潜在隐藏的转移。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组织病理学检查 盆腔淋巴结切除 转移淋巴结 局部解剖学 分子学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laparscopicradicalcystectomy,LRC)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且日益规范的微创治疗方法,但传统LRC由于解剖层次及手术步骤复杂、手术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学习曲线较长等原因,在多数医院一直难以常规开展。

  • 标签: 解剖性 CYSTECTOMY 手术耗时 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术 PELVIC
  • 简介:目的观察描述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在显微镜下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术中解剖结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泌尿中心男科病区收治的158例(2017年1-12月)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符合手术适应证,给予选择全身麻醉显微镜下腹股沟外环下方1cm处行精索静脉结扎术。手术按三层法解剖结构进行操作。术中分别观察并记录提睾肌层、精索内筋膜下输精管层及精索内静脉层的动脉、静脉及淋巴管数目。结果精索内静脉层:静脉的数目为(9.7±1.6)条,动脉的数目为(1.7±0.7)条,淋巴管的数目为(4.3±0.9)条;提睾肌层:静脉的数目为(3.0±0.9)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1.7±0.8)条;输精管层:静脉的数目为(2.0±1.0)条,动脉的数目为(1.5±0.5)条,淋巴管的数目为(2.0±0.8)条。左右两侧各层静脉、动脉、淋巴管数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股沟外环下切口精索脉管系统的三层解剖结构比较明确及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数目具有一定特点,通过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下,可以清楚地识别并区分各层的静脉、动脉与淋巴管,能有效地避免静脉的漏扎、动脉及淋巴管的误扎,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
  • 简介:对具有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可引起或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采用无抗凝透析可以有效地避免出血的发生,所以无抗凝透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而无抗凝透析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凝血,这既影响透析效果,又易造成患者失血。

  • 标签: 抗凝血液透析 临床观察 冲管方法 生理盐水 出血倾向患者 间歇性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在评价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随访的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64例,排除糖尿病、大量蛋白尿、血尿、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近1月内有发热、消化道出血、使用类固醇激素者,采用人体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体重指数(BMI)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BMI显示11%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白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球蛋白、前白蛋白与胆固醇均正常或高于正常,总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与三酰甘油低于正常的患者分别为2%,2%,17%,2%;生物电阻抗法检测显示52%的患者瘦体重低于正常,86%的患者干瘦体重低于正常,与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可更早发现慢性肾脏病早中期患者营养不良,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营养 生物电阻抗测量
  • 简介:目的观察邯郸地区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随腹膜透析时间延长,应用生理钙透析液(DianealPD4)对其血钙、血磷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首次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并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治疗大于12个月的77例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应用生理钙透析液(钙浓度为1.25mmol/L)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并配合口服碳酸钙及骨化三醇条件下,观察透析后3、6、12个月血钙、血磷、iPTH、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血白蛋白、总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等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分析透析前后校正血钙、血磷、iPTH、ALP等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使用生理钙透析液有无低血压、抽搐、不宁腿、瘙痒等不适。结果患者血钙、磷、尿素、肌酐、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在生理钙透析液透析后3、6、12个月与透析初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后3、6、12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PTH在腹透开始后逐渐上升,但在透析后3、6个月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12个月后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LP和总白蛋白水平在透析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邯郸地区应用生理钙透析液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在配合口服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制剂情况下,可有效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从而防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肾性骨病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理钙透析液 钙磷代谢 继发性甲旁亢 肾性骨病
  • 简介:最近全基因组相关性研究表明,15个独立的基因变体可能提示前列腺癌风险。但是,这些基因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联系目前尚不清楚。作者系统分析了1563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的前列腺癌患者肿瘤标本中的这15种基因变体。对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TNM肿瘤分期及Gleason评分系统进行分期分级。Gleason评分≥7分或病理分期T3及以上,N+或M+为侵袭性较高组(1017例),Gleason评分≤6分或病理分期T2/No/g0为侵袭性较低组(546例)。

  • 标签: 前列腺癌患者 临床病理学特征 危险因素 GLEASON评分 全基因组 基因变体
  • 简介:本文对精子形态和活力问题导致的严重男性不育的各种精子病理学的最新预后意义研究进行了综述。严重的弱精症是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精子不能到达卵母细胞和/或正常穿透。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之前确定精子无动力的结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精子无动力是治疗这些病人的关键因素。治疗这些患者时,要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挑选有活力的精子或激发精子的活力,以免使用的是坏死的精子细胞。这种改进之后,受精和妊娠结果会显著改善。治疗弱精症患者时,需要提前鉴定遗传显型,并充分告知患者治疗结果和风险。畸形精子症是严重影响生育预测的一个精子特征,主要表现为精子头部和颈部异常。染色质凝聚缺陷和顶体发育不全是两种最常见的严重畸形精子症的表现。显微选择精子和ICSI之前评估精子质量的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确保了对精子病理学超微结构的鉴定,不仅仅只是学术兴趣,同时也是选择治疗方法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回顾了精子各部分在正常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探讨了辅助生殖技术如何转变了我们对不正常精子头部、颈部、中片和尾部的病理学的预后意义的认识。

  • 标签: 顶体发育不良 染色体异常 生育预测 ICSI IMSI 精子颈部缺陷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通常对非浸润性膀胱乳头状癌进行分级,然而,关于其诊断和预后准确性的报道却是相矛盾的。传统的WHO分级包括乳头状瘤的分类和Ⅰ~Ⅲ级膀胱乳头状癌,这种分类标准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随着两种非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的生长方式(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的确定,

  • 标签: 分类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浸润性膀胱癌 多中心研究 预后 膀胱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