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积极护理元素规范化输出模式的方法及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2年3月青光眼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积极护理元素规范化输出模式,比较干预后健康行为遵医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求诊意识、自我监测、复诊、用药、预防复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积极护理元素规范化输出模式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遵医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积极护理元素 规范化输出 生活质量 健康行为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预后的积极影响。方法以5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对象,分为参照组(n=25)与研究组(n=25),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合研究,患者均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BPRS、SAS、SDSS、SAFE评分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通过以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调节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情况、护理需求,研究综合护理干预辅助对患者病情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12月期间心内科收治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从中选取110例,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法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分组,各55例,患者具备配合能力。对照组、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改善优势显著(P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阴性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级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程度。方法:抽取我院各科室护理人员40名,电脑抽签的方法,分作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n=20),观察组分层级管理(n=20),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应用后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病房管理、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管理效果各指标(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能提高管理效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工作积极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患者康复锻炼积极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康复锻炼积极性及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康复锻炼积极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康复锻炼积极性量表中,积极举动评分较对照组高,放弃举动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前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后患者康复锻炼积极性,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干预 脑梗死 康复锻炼积极性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分析。方法:本次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3月期间70例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振动排痰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促进作用。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运动耐力分别为(398.59±68.95)m,(351.25±71.41)m(P

  • 标签: 慢阻肺患者 振动排痰护理 运动耐受性 生活质量 积极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双向情感障碍(BPD)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团体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用积极心理学。结果:护理前GWB评分组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GWB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GWB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组内、组间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BPD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康复期 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 主观幸福感
  • 简介:目的:观察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模式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实施前(2016年1~6月)收治于我院接受腹腔镜干预的胆囊结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该护理模式实施后(2016年7~12月)收治的同类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疼痛护理,试验组接受针对术后疼痛控制的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试验组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病例干预后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护理模式实施后护患双方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积极护理成果科学转化模式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患者实施术后疼痛控制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受,提高满意度。

  • 标签: 积极护理成果 科学转化模式 胆囊结石 腹腔镜 疼痛
  • 简介:目的观察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在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前(2015年1月~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12月)于我院接受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应用后采用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对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后膀胱造瘘术并发症发生率、尿路及造瘘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应用前,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将积极护理元素标配管理法应用于膀胱造瘘患者并发症和感染防范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均极为有效。

  • 标签: 积极护理 膀胱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助产士陪伴分娩联合疼痛管理与初产妇分娩结局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初产妇划分至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两者分别接受围产期常规干预与助产士陪伴分娩联合疼痛管理,并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分娩结局、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初产妇相对缺乏生育经验,其在围产期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因素,而在围产期干预工作中重点突出助产士陪伴分娩联合疼痛管理,则能达到规避风险因素、改善妊娠结局的目的。

  • 标签: 初产妇 助产士陪伴分娩 疼痛管理 VAS评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分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积极心理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3.02±0.36)分、SDS(2.45±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S(6.59±1.21)分、SDS(5.62±0.89)分,统计意义明显(P

  • 标签: 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 老年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护理干预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情绪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予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2h心理状态、术后6h、1、3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患者自我效能、镇痛药物使用率、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前SAS及SDS评分、POCD发生率、镇痛药物应用率、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促进高龄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护理干预 高龄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患者情绪 术后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AIDET沟通模式下积极心理护理在腹腔镜胆囊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4年03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炎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样本量为50)、观察组(样本量为50),一组施行常规护理,另一组采取AIDET沟通模式下积极心理护理,以心理状态、应对能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所抽取患者的心理状态加以评价,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对所抽取患者的应对能力加以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对所抽取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加以评价,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对所抽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以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胆囊炎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实施AIDET沟通模式下积极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情绪,并提高其应对能力,且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好,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腹腔镜胆囊炎 满意度 积极心理护理 AIDET沟通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肾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使用分层级管理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的18名在院工作护理人员纳入试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肾内科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对提高肝胆外科护理质量及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的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集中选择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年 4 月期间在本院肝胆外科工作的 40 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医护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 n=20 )和观察组( n=20 )。对照组医护人员采取常规性的护理工作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 , 对比两组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压力感以及护理质量。 结果 对照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压力感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中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护理技能操作、行为规范、护理文书以及基础护理得分均低于观察组医护人员,两个组别数据对比具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护理肝胆外科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采取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指导下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运动医学科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协同护理指导下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术后康复。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指导下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心理干预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膝关节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化疗期胃癌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与PDCA循环联合护理在PICC护理中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74例本医院实施化疗期的胃癌患者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7常规护理)、观察组(n=37积极心理学与PDCA循环联合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相关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化疗期胃癌患者护理前相关评分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化疗期胃癌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胃癌 化疗期 积极心理学 PDCA循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