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时段选取范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研究对象为在我院CCU接受治疗的9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和心脏机能。结果:研究组临床转归情况和心脏机能情况均远远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干预,效果比较理想,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心脏机能和临床转归,可于临床将此方案推广。

  • 标签: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 心肌梗死早期病人 体位护理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实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方法:笔者选择4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均实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实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实施PCI手术后,采用心脏康复训练措施对于患者术后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具有的作用。方法:将需要实施PCI手术治疗的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实施均分110例患者并形成两组的措施,均分后的两组各为55例且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训练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都有所恢复,但是观察组的恢复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同样以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为对比结果(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对照组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为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PCI手术治疗后可采取心脏康复训练措施,对患者心脏功能、生活质量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心脏康复训练 慢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PCI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方法,其生活质量、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的患者分别按照患者采用照护方式被随机划分为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4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方法。然后观察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心绞痛复发情况。结果:通过两组患者护理后数据可得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普遍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复发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性意义(p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生活质量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指标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0.05)。实验组6-MVD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护理中采取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较为凸显,该护理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指标 6-MVD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42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延续性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未开展延续性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1例:开展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Morisky)量表评分以及心血管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O)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风湿性心脏病 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B族维生素补充联合叶酸及甜菜碱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下简称高同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酒钢医院收住高同症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B族维生素、叶酸治疗,观察组给予补充B族维生素、叶酸及甜菜碱干预,比较两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 观察组治疗1、3个月后Hcy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B族维生素 叶酸 甜菜碱 高同症 心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系统健康教育联合专职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健康教育联合专职护理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系统健康教育联合专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其护理满意度高,且还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系统健康教育 专职护理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配合呼吸康复护理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挑选住院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4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分组,每组45人,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量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的改变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呼气容积(FEV1)和肺活量(FVC)明显优于护理前,观察组中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获得护理满意度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呼吸康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加强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无创呼吸机 呼吸康复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中采取互动式护理模式的综合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21年1月-10月,研究对象为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采取互动式护理模式(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健康教育中采取互动式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认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的改善。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健康教育 互动式护理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施以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2月-2022年5月纳入的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6例患者在随机数字法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施以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施以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服务,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超急性期心肌梗塞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模式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急诊抢救的效果。方法 纳入50例急诊入院抢救的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研究开始、结束时间分别为2021年1月、2022年10月。以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一般组(25例)、研究组(25例),分别采取一般性急救护理模式、无缝衔接一体化模式急救护理模式。通过两组抢救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应用意义。结果 研究组各环节抢救所用时间均短于一般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期心肌梗塞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心路径护理模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5例常规护理干预的CHD行PCI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5例双心路径护理模式干预的CHD行PCI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结论:双心路径护理模式用于CHD行PCI患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双心路径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心路径护理模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5例常规护理干预的CHD行PCI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5例双心路径护理模式干预的CHD行PCI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结论:双心路径护理模式用于CHD行PCI患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双心路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