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herpesvirus6,HHV-6)在中国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的人群中感染现状及其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相关性,对72例接受HSCT的患者HHV-6DNA血症进行连续监测。收集HSCT患者移植前和移植后1-12周EDTA抗凝的外周血标本共680份,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HV-6DNA,并利用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对HHV-6进行基因分型,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MV抗原血症。结果显示,HSCT后62.5%(45/72)的患者至少1次出现HHV-6DNA血症,首次检出的中位时间为14(7-63)天;除1例患者检出HHV-6A型以外,其余所有HHV-6阳性患者均为HHV-6B型感染。65.3%(47/72)的移植后患者至少1次发生CMV抗原血症,首次检出的中位时间为43(14-105)天。HHV-6与CMV共感染(CMV^+/HHV-6^+)的发生率为52.8%(38/72).HHV-6DNA血症的首次检出时间早于CMV抗原血症(P〈0.0001)。HHV-6DNA血症阳性患者CMV抗原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HHV-6血症阴性患者[84.4%(38/45)vs33.3%(9/27),P=0.0001]。HSCT后的疱疹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较高[23.6%(17/72)],其中88.2%(15/17)的HC发生于HHV-6血症阳性患者.82.3%(14/17)发生于CMV^+/HHV-6^+患者。结论:HSCT后HHV-6感染以及HHV-6与CMV共感染状态普遍存在,且发生于移植后早期的HHV-6感染与发生时间相对较晚的CMV感染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人类疱疹病毒6型 巨细胞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不同手术超早期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IL-)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288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每组各96例,分别采用高压氧辅助开颅手术、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与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3、7、14天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3天A、B、C三组患者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7、14天A、B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C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超早期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与软通道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是值得在临床中研究与应用的治疗方法.关键词高压氧;基底节脑出血;VEGF;CRP;IL-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88-01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兔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中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缺血再灌注2h组、缺血再灌注5h组、缺血再灌注2h大蒜素治疗组、缺血再灌注5h大蒜素治疗组.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空白组,切开下肢,点滴生理盐水,取腓肠肌.其余四组于缺血2h或5h结束前10min,分别于耳缘静脉点滴大蒜素或生理盐水,再灌注1h后取腓肠肌.分别作免疫指标测定和形态学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2h组、5h组组织中IL-1,IL-6,IL-8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5),而缺血再灌注2h大蒜素治疗组、缺血再灌注5h大蒜素治疗组分别与缺血再灌注2h组、缺血再灌注5h组比较IL-1、IL-6、IL-8含量明显下降(P〈0.05).光镜观察,再灌注组组织结构改变明显,而治疗组改变较轻.结论大蒜素在兔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能抑制IL-1,IL-6,IL-8的表达,有效减少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浸润,减轻炎性渗出,押制微循环通透性的增加,减轻下肢肌肉的损伤.

  • 标签: 大蒜素 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将N-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在肺炎患儿中进行使用,分析其效果和IL-3、IL-6水平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进行选择,在不同治疗方案中对所选择的8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的是N-乙酰半胱氨酸药物治疗,观察组则是采用联合治疗(N-乙酰半膀氨酸+布地奈德),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影响。结果:在炎性水平以及效果分析对比中得知,观察组整体效果和炎性水平降低现象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应用联合治疗措施,可有效将患儿病症进行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保障患儿治疗疗效。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 肺炎 炎性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慢性胃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胃泌素17(gastrin17,G17)、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Hp清除效果、血清IL-6、TGF-β1、G17、PGⅠ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 %)高于对照组(83.33%)、同时观察组炎症改善优于对照组、IL-6、TGF-β1、G17均低于对照组,PGⅠ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可提高慢性胃炎疗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相关症状,抑制胃泌素17释放,改善胃蛋白酶分泌。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慢性胃炎 IL-6 TGF-β1 G17 PG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 2016年 1月 -2018年 8月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 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2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 TNF-α、 IL-6、 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85%( 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IL-8、 IL-6以及 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 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患者的效果肯定,可以明显的抑制龈沟液中 TNF-α、 IL-6、 IL-8的表达,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牙列缺失 口腔种植修复 肿瘤坏死因子 α 白细胞介素 6 白细胞介素 8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TNF-α、IL-6、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8、IL-6以及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患者的效果肯定,可以明显的抑制龈沟液中TNF-α、IL-6、IL-8的表达,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牙列缺失 口腔种植修复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6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以奇偶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2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6联合治疗)、观察组(n=32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维B6联合治疗),统计及对比组间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3.75%)对比对照组患者(71.88%)临床疗效统计指标较高,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泮托拉唑 阿莫西林 甲硝唑维B6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USP22、CDK6和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二医院6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USP22、CDK6、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之间及其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cks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表达率USP22为68.33%、11.67%,CDK6为65.00%、8.33%,Ki67为70.00%、13.33%,三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②USP22、CDK6及Ki67的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接近(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Duck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USP22、Ki67、CDK6三者两两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USP22、CDK6、Ki6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与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三者紧密相关,有望成为结肠癌诊断、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 标签: 结肠癌 USP22 CDK6 Ki67 诊断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6min步行试验指导的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对未行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院68例未行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个性化运动康复治疗,对两组心功能对比。结果 室壁运动积分(WM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运重建 冠心病 个体化运动康复治疗 6min步行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联合干扰素的雾化吸入,做好效果研究。方法:通过选取2021.11月-2022.5月在我科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28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常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咳嗽、退热、肺啰音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试验组症状中特征分别为3.7±1.2 d、1.2±0.4h、4.9±0.8d。研究组白细胞因子等相关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整体效果较好。结论: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布地奈德联合干扰素的雾化吸入,患儿整体情况相对较好。

  • 标签: 布地奈德 干扰素 病毒性肺炎 血清IL-6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氨基酸 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 T (hs-cTnT)和白介素6 (IL-6)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成都市八院于2021-2023年三年期间,收集181名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抽取同期仅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7名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PCT、NT-ProBNP、hs-cTnT、IL-6水平;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PCT、NT-ProBNP、hs-cTnT对该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PCT、NT-ProBNP、hs-cTnT、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CT NT-ProBNP hs-cTnT IL-6 慢性心脏衰竭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张家口万全区中医院 076250 【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清 IL-6及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6.03-2017.03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 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 IL-6以及 TNF-ɑ水平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IL-6以及 TNF-ɑ水平无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IL-6以及 TNF-ɑ水平有所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明显( P<0.05),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的血清 IL-6以及 TNF-ɑ水平明显降低,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控制,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厄贝沙坦 早期糖尿病肾病 血清 IL-6 TNF-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应用价值。方法: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取样77例,收治时间2019年08月至2021年08月,动态随机化分组,行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n=37)和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n=40),观察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比血压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17.90±5.48)mg/L,IL-6(106.50±11.79)μg/L,Hcy(12.69±3.54)μmol/L,舒张压(87.15±6.40)mmHg,收缩压(143.24±8.87)mmHg,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联用厄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压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治疗方法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点阵激光及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治疗白癜风上的效果,并分析IL-6及TNF-α水平。方法 选取2020年上半年来我院治疗白癜风的患者104例,根据摇号法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点阵激光和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IL-6、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IL-L、TNF-α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9%,符合统计学原理(χ2=10.75,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点阵激光及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治疗白癜风效果上显著,能提升患者依从性,缓解患者黑素细胞,促进黑素分泌,有效改善免疫功能,达到抗炎效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点阵激光 曲安奈德注射液 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