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山东中医药大学西医外科教研室探讨多元化综合性教学方法在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2012级本科生一个班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两组外科实验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组的外科实验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应积极推广。

  • 标签: 外科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和顺铂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协同作用。方法选用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将生长良好的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培养24h后用顺铂(1,5,10μg/ml)和TRAIL(10,100,1000ng/ml)分别/联合作用24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然后用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1)细胞形态变化(100,1000ng/ml)的TRAIL组、(5,10μg/ml)的顺铂组、以及上述浓度的TRAIL和顺铂联合用药组部分细胞变圆,从培养皿壁脱落,核/浆比例增大,胞浆颗粒增多,胞核有皱缩变形,大小不均。上述改变的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加重。(2)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生长抑制率10ng/mLTRAIL和1μg/mL顺铂对DU145的生长抑制率和不用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1000)ng/mLTRAIL和(5,10)μg/mL顺铂对DU145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且随着TRAIL和顺铂浓度的升高,生长抑制率显著增高(P<0.05);(100,1000)ng/mL的TRAIL和(5,10)μg/mL的顺铂分别联合作用对DU145的抑制率均高于单独给药组(P<0.05);10ng/mL的TRAIL单独用药对DU145的抑制作用虽不显著(P>0.05),但和(5,10)μg/mL顺铂联合用药均能加强后者对DU145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TRAIL和顺铂在杀伤前列腺癌细胞时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TRAIL 顺铂 前列腺癌细胞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智灵胶囊对老年痴呆大鼠模型脑组织中海马细胞凋亡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中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比较五组丙二醛(MDA)、β-淀粉样蛋白(β-AP)含量、海马组织中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数目。结果模型组的MDA、β-AP含量均高于空白组,表示造模成功。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中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的MDA、β-AP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益智灵中剂量组的MDA、β-AP含量低于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P<0.05)。益智灵中剂量组的海马区脑组织切片中均未见到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而益智灵大剂量组、益智灵小剂量组可见少量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结论中剂量益智灵胶囊可有效减少老年痴呆大鼠模型脑组织中海马细胞凋亡,起到治疗作用。

  • 标签: 益智灵胶囊 老年痴呆大鼠 海马细胞凋亡 作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作者用视频诱发喜悦情绪,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的躯体症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SDS总评分(粗分、标准分)及睡眠障碍单项评分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视频材料诱发喜悦情绪的对贫困大学生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同时所选电影在内容上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极大地鼓舞了贫困大学生,在观影带来喜悦情绪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值得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喜悦情绪 抑郁情绪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程序化冷冻复苏技术以及玻璃化冷冻复苏技术在D3卵裂期胚胎保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患者(共140枚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程序化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观察组采用玻璃化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对比两种冷冻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为100%,完好率为98.57%,妊娠率50.98%,种植率为3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91.43%、65.71%、35.29%,18.7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程序化冷冻技术相比,玻璃化冷冻技术对于D3卵裂期胚胎保存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化冷冻 程序化冷 胚胎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50例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时间为2016年06月至2018年04月,按照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为五组,即对照组(S0期)、S1期组、S2期组、S3期组、S4期组,各10例,且对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等指标可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可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实验室检查指标意义重大,有利于及时发现肝纤维化,继而为临床早期治疗争取时间。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实验室检查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另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评价溃疡愈合率、腹痛缓解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88.33%)与对照组(86.67%)比较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30.0%)和第二天的腹痛缓解率(63.33%)高于对照组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20.0%)和第二天的腹痛缓解率(35.0%)(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安全可靠,腹痛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病原微生物学作为连接临床实践与理论基础的桥梁,有着重要的连接意义。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临床医学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对我国医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本文中对病原微生物的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病原微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

  • 标签: 病原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临床实践 理论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卷调查、粪便隐血试验(Fecaloccultbloodtest,FOBT)联合结肠镜检查作为早期大肠癌筛查方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问卷调查结合FOBT为初筛模式,初筛后选定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结果筛查受检者共计2000例,男性1102例,占55.10%,女性898例,占44.90%。其中≥50岁共1518例,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482例,阳性率31.75%;共87例患者发现95枚结肠息肉,多数息肉分布于左半结肠,以直肠居多。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48枚,炎性息肉19枚,增生性息肉11枚,直肠癌17例;40~49岁受检者共计482例,隐血试验阳性者134例,阳性率27.80%,共18例发现23枚息肉,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15枚,炎性息肉6枚,增生性息肉4枚,发现直肠癌2例。结论问卷调查后,FOBT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全结肠镜检查可提高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宜在城市社区及农村地区展开结直肠癌的规模性普查。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肿瘤 普查 潜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云克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和对照组(40例,甲氨蝶呤和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克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云克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的自身免疫性抗体谱GADA,ICA,IA-2A,IAA,ZnT-8A在诊断Ⅰ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参照组和Ⅰ型糖尿病组。使用免疫印迹试剂法实行糖尿病的自身抗体GADA、ICA、IA-2A、IAA、ZnT-8A进行分析。结果GADA、ICA、IA-2A、IAA、ZnT-8A。在Ⅰ型糖尿病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15%、37.73%、11.32%、24.52%、22.64%。P<0.05具有显著性的差异,GADA的抗阳性最易被检出。结论GADA、ICA、IA-2A,IAA,ZnT-8A的测定对糖尿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及临床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的提高阳性率,以免漏诊。

  • 标签: Ⅰ型糖尿病 胰岛素抗体 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质分子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血清t-PA、PAI-1影响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单治组与结合组,每组44例,比较治疗有效性。结果结合组术后三天、术后七天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合组术后IgM、IgA、IgG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改善患者免疫指标、调节患者血清t-PA、PAI-1的水平。

  • 标签: 天幕裂孔切开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近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及流行病学情况和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在不同时间感染的阳性率,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以及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重要意义。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共2586例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对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年龄Mp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占各种呼吸道疾病的34.7%,3岁-6岁发病率最高,冬秋季好发,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儿科门诊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39.6%,女患儿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患儿。冬春季节(11月~次年4月)发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抗MP-IgM阳性率逐渐增加。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临床治疗极有帮助,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阳性率与季节、年龄、流行有关。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肺炎支原体抗体 明胶颗粒凝集反应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阿拉善左旗2010-2014年人间布病疫情流行实验室结果,为我旗布病疫情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通知要求,2010~2014年连续开展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对阿拉善左旗2010-2014年间6个苏木镇的18个嘎查的抽样调查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布病发病率为1.3/10万,2011年为0.6/10万,2012年为0,2013年为6/10万,2014年为21.33/10万。结论我旗布病疫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2013年~2014年疫情出现反弹,表明布病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 标签: 人间布病疫情 流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托溴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的10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异丙托溴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如IgA、IgE、IgG以及IgM,T淋巴细胞CD3+、CD4+、CD8+以及CD4+/CD8+,炎性因子如IL-6、IL-8以及TNF-ɑ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托溴胺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病毒性肺炎患儿可显著缓解病情。

  • 标签: 异丙托溴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病毒性肺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有效避免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误诊现象。方法采集EDTA-PTCP患者EDTA与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使用显微镜对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指血进行手工PLT计数。结果经比较,EDTA抗凝法计数PLT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抗凝法计数PLT显著低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TA可导致PLT假性减少,在常规使用过程中,应当选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及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PLT的确认,进而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现象。

  • 标签: 依赖性 假性血小板减少 诊断 抗凝法 枸橼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湿系统免疫疾病运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