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确切。

  • 标签: 早期康复 脑卒中偏瘫 神经功能恢复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情况。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多器官功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原发病作为治疗重点,并对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器官受损及死亡率进行调查。结果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的并发率均为100.00%,肾功能障碍患者18例,并发率51.43%,肺功能障碍患者8例,并发率22.86%,消化道功能障碍患者6例,并发率17.14%。2个器官受损的患者为12例,死亡率16.67%;3个器官受损的患者为15例,死亡率33.33%;4个器官受损的患者为5例,死亡率80.00%;5个及以上器官受损的患者为3例,死亡率100.00%。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病较为严重,应采取积极的临床治疗,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急性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后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广泛推行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肢体功能障碍 护理干预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研究中以4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及随机抽取4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PW)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计算E/A比值;再应用DTI测量左室侧壁、前壁、下壁、室间隔二尖瓣环水平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并计算e'/a'比值,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尿毒症患者二尖瓣口E/A及二尖瓣环e'/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部分尿毒症患者E/A>1而e'/a'<1,提示DTI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PW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是最突出的特征,DTI客观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效避免频谱多普勒检查中存在的假性正常化现象,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 标签: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 尿毒症 左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其肢体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差异不大,护理后,康复组FMA评分(75.6±6.3)分与Barthel指数(79.1±13.7)均高于对照组(68.4±5.9)分、(70.5±11.2),且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术后7天,两组患者免疫参数均有一定的提高,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心理干预后免疫参数提高更为明显。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癌症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免疫功能,有利于疾病的进一步治疗。

  • 标签: 心理干预 癌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为预防产后尿失禁,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因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同时观察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排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和排尿评分经比较后,观察组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经比较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产后尿失禁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功能,推广价值高。

  • 标签: 产后 尿失禁 盆底肌功能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哮喘患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措施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哮喘且合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就护理效果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哮喘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

  • 标签: 哮喘 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效果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手术后应用柴胡疏肝散对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术后4d胃泌素水平方面,观察组为(304.93±14.67)pg/ml,对照组为(266.38±12.36)pg/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自主排气与排便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在腹部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促使患者肠道功能尽快恢复,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腹部手术 柴胡疏肝散 肠道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骨科收治的78例小儿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小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小儿骨折 术后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取样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功能锻炼组。常规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功能锻炼组术后加强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评价(1)切口甲级愈合率;(2)皮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切口裂开率、感染率、血肿和积液率。结果(1)功能锻炼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功能锻炼组皮肤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3)功能锻炼组切口裂开率、感染率、血肿和积液率显著比常规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加速皮肤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使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后体能恢复普遍加快,但其术后患者因具有输液时间长、留置管道多等特点,严重制约了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此,我们研究制作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输液架并于2015年12月30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520587065.0,我们将输液架积极用于临床,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恢复,在我科临床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多功能输液架 消化道手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近两年来我院住院的老年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择8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采用ADL评定表分别在入院前和出院时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按照本研究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脑梗塞患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可以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脑梗塞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冷敷结合功能锻炼促进踝部损伤后软组织肿胀恢复的影响,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本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持续冷敷3天并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肢制动、间断冷敷。于术后第1、3、7天检查踝部软组织肿胀消退情况,监测C反应蛋白,依据疼痛评分标尺评定患者疼痛情况。主动功能锻炼结合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制动、间断冷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主动功能锻炼结合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制动、间断冷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冷敷结合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踝关节损伤后疼痛,减轻踝关节软组织的肿胀,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为患者节约费用,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 标签: 持续冷敷 踝部损伤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鼾症患者睡眠呼吸监测及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单纯打鼾的患者,观察组为其它患者,通过患者的病情程度、AHI与气道阻力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单纯打鼾的患者显著低于观察组的其它患者;重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高、中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次之、轻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低。结论这说明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这说明AHI与气道阻力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而鼾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气道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加。

  • 标签: 鼾症 睡眠呼吸监测 肺功能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规范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结果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及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无明显差别;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CL-90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规范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有利于减轻患者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观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