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是药三分毒,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草药都互存在一定的毒性,为了提升药物的功效降低其毒性一般都通过炮制的方法来改变药物的性能,中医发展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炮制理论经验,在炮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患者的治疗要求为主要的依据,严格要求炮制工艺,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物的特性 用法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了蟛蜞菊内酯(Wedelolactone,WEL)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WEL的文献,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结果WEL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传统的保肝,抗蛇毒,抗炎活性以及近年来发现的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治疗作用。结论近年来,关于WEL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方面,本文着重对近年来WEL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蟛蜞菊内酯 抗肿瘤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DRGs改变了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制度,对控制医疗费用高速增长效果显著,将其指标用于医院等级评审也有相当的实用性,但它是事后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却是从病人入院就开始按照专家团队拟定的医治方案进行,可以保证病人的有效治疗,存在的问题是医院缺少实施临床路径的动力,最终结果缺少评价与约束。本文建议提升DRGs与临床路径协同作用,推动医疗改革向纵深发展。

  • 标签: 诊断相关分组(DRGs) 临床路径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药学服务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中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以干预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治疗与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药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相较于对照组的12%更低,P<0.05。结论中药药学服务有利于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药学服务 中药 不良反应 作用
  • 简介:摘要薰衣草中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功能。综述了薰衣草中药理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薰衣草药用功能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 标签: 薰衣草 药理活性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孵化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共320周期,其中包含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原始状态胚胎移植组,实验组为激光破膜后胚胎移植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以及抱婴率分别为52.7%、48.0%、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0%、32.6%、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辅助孵化技术应用在胚胎移植中可相应提高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以及抱婴率,具有比移植原始胚胎更好的临床结局

  • 标签: 辅助孵化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应用中医食疗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进行治疗,研究其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到本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88例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病患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采取中医食疗以及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对照组尽管也有所降低,但是效果显然不及治疗组,治疗组生活质量大多数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食疗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作用显著,并且对于病患来说更加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食疗 生存质量 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干预在乳腺脓肿患者伤口换药疼痛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组,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乳腺脓肿术后换药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S分值经对比差别显著,实验组换药前后的VAS分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具备统计上的意义。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对乳腺脓肿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乳腺脓肿 伤口换药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副作用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食管癌放疗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在情绪状态和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毒副作用,但研究组患者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副作用的影响较大,有助于缓解食管癌放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严重毒副作用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食管癌放疗 副作用 影响
  • 简介:摘要意外伤害被认为是重要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特别在儿童群体中,意外伤害的发生不仅给受伤儿童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影响到其生存质量,甚至可能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其也被认为是造成儿童死亡的“头号杀手”。如何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在世界儿童期健康领域的研究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健康教育在保证儿童安全上的作用及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意外伤害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医院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防范的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差错。结论护理安全工作是医院长足发展、防止和避免医疗纠纷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医院建设及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医院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中药汤剂是中医辨证施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其煎煮方法对于汤剂治疗疗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药煎煮的每一个环节若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汤剂疗效,只有严格根据科学的方法煎煮汤剂,注意相关注意事项,才可以将中药汤剂的治疗疗效发挥到最大,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本文主要论述了科学煎煮对提高中药汤剂疗效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中药汤剂 科学煎煮 疗效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干预在控制艾滋病流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市选取20个社区为研究对象,于每个社区开展艾滋病公益咨询服务及艾滋病教育讲座。比较分析干预措施实施前后调研群众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持不歧视态度率。结果接受调研者共计1899人,占77.26%(1899/2458);接受艾滋病预防干预教育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4.51%,持不歧视态度率为54.71%;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上升至94.68%,持不歧视态度率增长至74.88%。两项观察指标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有效提高普通群众对于艾滋病知识的认识,降低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干预 艾滋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病案作为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也被作为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病案利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了医疗纠纷与法律案件、医院经营管理、疾病预防和控制、临床医教研、医疗政策的制定调整、监督与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病案、统计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

  • 标签: 医院管理 病案统计 作用价值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80例在我院行剖腹产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经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一系列护理过程,发现采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出现的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头晕、肠胀气及尿潴留,相关护理要点包括及时心理教育;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生不良反应要对症治疗等。

  • 标签: 剖腹产 术后镇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及其临床治疗作用进行了探究。方法从我院小儿腹泻患者中选取1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找到致病因素,并对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和作用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现有56例患者为感染性腹泻,另外44例患者为非感染性腹泻。结论导致小儿腹泻的因素主要为感染和非感染这两种,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有效提升了治疗率。

  • 标签: 小儿腹泻 致病因素 临床治疗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分娩的初产妇随机抽100例,年龄24~32岁,孕周37~42周,单胎,头位。采用随机性分配方式,将现有的产妇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其顺产以及社会因素剖宫产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催产素使用率,导乐陪伴分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窘迫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孕产妇导乐陪伴分娩,可使产妇身心得到满足,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结局 导乐陪伴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脑性瘫痪采取家庭康复护理的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取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接受家庭康复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的GMFM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独立行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开展家庭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使康复效果得到提升,应该在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家庭康复护理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