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维度绩效考核在护理岗位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实施多维度绩效考核管理期间收治的109例患者视为改进组,将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岗位管理期间收治的109例患者纳入参照组患者,比较不同护理岗位管理模式下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改进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9.08%,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4.4%,改进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率更高(P<0.05)。改进组未见护理纠纷现象,参照组患者中出现8例护理纠纷问题,参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较高(P<0.05)。改进组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及护理文书书写测评分数均高于参照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绩效考核能够提升护理岗位管理的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多维度绩效考核 护理岗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虚拟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本院在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实习的护生 84 名,将 84 名护生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42 例研究组与 42 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学,研究组接受虚拟护理教学,比对两组护生实际操作成绩及理论成绩。 结果: 研究组护生实际操作成绩及理论成绩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虚拟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强化护生实际操作成绩及理论成绩。

  • 标签: 虚拟教学方法 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多维度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间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多维度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LVEDD、LVEF、BNP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并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具体而言,实验组的平均 LVEDD 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 显著低于对照组,BNP 略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维度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表现出积极的应用效果,能够从多个维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这些发现提供了有益的临床参考,但需要更大样本和长期观察来进一步验证其持久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多维度护理模式 慢性心衰患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的改善价值。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间收治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从中随机抽取出 70例进行本文的研究,并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对其中 35例实施常规护理,并将其设为参照组,对其余 35例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并将其设为实验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护理前的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从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上看,两组患者对比的结果显示( p<0.05),差异明显;从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上看,两组患者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 p<0.05),差异明显。结论 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维度协同护理 老年 带状疱疹 后遗症 神经痛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回顾分析38例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 均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 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结果 38例垂体微腺瘤经平扫检出25例, 检出率为65.8%, 经动态增强扫描检出36例, 检出率为94.7%, 其中11例为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高于肿瘤区, 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延时扫描, 垂体微腺瘤组织可有缓慢强化的表现, 其中7例延时扫描见肿瘤区信号增强, 但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 4例延时扫描肿瘤区信号高于正常垂体组织。结论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检出信号, 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 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垂体微腺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肺炎患儿6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各有31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在雾化后接受人工叩击排痰,后者在雾化后实施机械震动排痰,对比两组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 临床有效率,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雾化后机械振动排痰 小儿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5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的28例采取的是振动排痰治疗,治疗组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的是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身体指标可知,治疗组的呼吸功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指标高于对照组。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对比,治疗组的各项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2.8%和71.4%。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整体可行性比较高,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 振动排痰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ICU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肺炎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实验组,分别接受纤支镜肺泡灌洗以及振动排痰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进行治疗,并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后的氧合指数上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振动排痰 纤支镜肺泡灌洗 联合 ICU重症肺炎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与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12例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摸球法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6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56例行振动排痰护理,评比2组生活质量、运动耐受性的差异。结果:与护理前相比,2组的6min行走距离长于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护理有利于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耐受性,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慢阻肺 生活质量 运动耐受性 振动排痰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患者应用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对孕产妇认知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ICP 患者 50 例纳入研究,随机自愿原则下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干预,评估两组孕产妇的认知水平,统计两组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多维度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 ICP 患者的认知水平,对妊娠结局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多维度系统 化 护理 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