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寻常银屑病(静止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白凡士林涂擦皮损处,治疗组采用先中药药浴,后外用白凡士林涂擦皮损处。2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3周,记录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瘙痒视觉模拟(VAS)评分,观察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外周血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为2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PASI评分、VAS评分和外周血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中药药浴治疗寻常银屑病(静止期)有效,可显著降低外周血VEGF水平,提示改善血管新生可能是其治疗寻常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型 静止期 中药药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观察圣愈汤对气血两虚崩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止血机理。方法:将80例气血两虚崩漏患者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圣愈汤加味,对照组用宫血宁胶囊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圣愈汤作用优于宫血宁胶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圣愈汤对气血两虚崩漏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 标签: 崩漏 气血两虚 圣愈汤
  • 简介:目的:观察远红外消喘康贴穴位贴敷疗法防治肺脾气虚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5例和对照组181例,治疗组使用远红外消喘康贴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三伏灸”药物外贴,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FEV1、PEF)和观察主要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法均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并控制症状,减少哮喘发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远红外消喘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疗效与传统三伏灸疗法无明显差异,可以替代传统三伏灸疗法。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远红外消喘康贴
  • 简介: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法与清热燥湿法比较对高脂喂养2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2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予以补肾健脾法及清热燥湿法干预。测定各组小鼠血糖,IL-1β、TNF-αmRNA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与普食组小鼠对比高脂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期补肾健脾组(早脾肾组)小鼠血糖较高脂组小鼠有明显的降低(P〈0.05),晚期补肾健脾组(晚脾肾组)血糖值较高脂组无显著差异;(2)高脂组小鼠与普食组比较,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脾肾组、晚脾肾组炎症因子IL-1β、TNF-αmRNA水平较高脂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3)组织切片HE染色可以看出高脂组小鼠肝脏细胞出现十分明显的脂滴增多,早脾肾组、清热燥湿组小鼠HE染色可以看到肝脏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晚脾肾组较高脂组肝内脂质沉积也有一定缓解。结论:早期补肾健脾法干预可以降低2糖尿病小鼠血糖,并降低小鼠肝脏炎症因子mRNA水平,保护肝脏。

  • 标签: 补肾健脾 2型糖尿病 高脂饮食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2糖尿病肾病蒙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期2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采取1:1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试验组43例,对照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试验组治疗以西医与蒙医辩证治疗为主,对比两种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3%、76.74%,试验组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60%、23.26%,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内热针疗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纳入临床观察的60例患者将全部患者分配为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每组各30例。内热针组选取枕骨上项线、下项线、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点、颈2~7棘突旁椎板、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附着处(或双侧)组织压痛点为治疗点,标记出相距1~2cm的进针点。每次选取16~20个治疗点进行,分2次进行操作,每周治疗1次。电针组取穴颈2~颈7夹脊、风池及局部阿是穴,电针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1d,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于疗程结束后、1月及3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内热针组总有效率为92.9%,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但内热针组升高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内热针组的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与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内热针组总有效率呈升高趋势,电针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3月时,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总有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内热针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热针疗法能松解软组织痉挛,缓解疼痛,从而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是临床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内热针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9例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9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予以中药内服、针灸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6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联合针灸可有效缓解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颈稚病(cervicalspondyloticvertebralartenopathy,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CAS患者,采用中药桃花四物汤加减联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治疗,14天为一疗程。结果6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1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AS疗效满意。

  • 标签: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桃红四物汤 奥扎格雷钠
  • 简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2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具有标本兼治、疗效稳定的特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简要概述近年来2糖尿病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综述
  • 简介:2糖尿病是全世界的健康难题,西医西药在治疗糖尿病中存在局限性,中医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更符合系统生物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机制还未被国际广泛认可。中医病机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能够用现代生物学理论有机的联系起来,用中西医结合观认识糖尿病,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去解释病因病机、法理方药,用组学、质谱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破解对中医药糖尿病治疗中的科学疑问,把中医的精华展现出来,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中医药 2型糖尿病 现代生物学 辨证论治 整体观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风寒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火针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皱额、闭眼、示齿、耸鼻、噘嘴、鼻唇沟、口角等症状恢复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风寒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可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风寒型 火针 电针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