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查分析在尿白细胞、红细胞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12例接受尿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新鲜晨尿均检测均通过尿沉查分析仪和显微镜完成,根据两种检测方法的尿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正常值,将显微镜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检测结果的阳(或阴)性,分析计算出尿白细胞和红细胞阳(阴)性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尿沉查分析检测尿红细胞和尿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78%和31.41%,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和尿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86%和29.49%,两种检测方式在阳性检出率,两种检测方式在对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的阳性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查定量分析与显微镜镜对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出率是基本是一致的,能够被应用于尿白细胞和红细胞快速筛查中。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白细胞 尿红细胞 检测
  • 简介:目的:总结全自动尿液分析对尿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500例患者尿液标本,采取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人工镜检对其予以检测,比对三种检测结果。结果:以人工镜检予以对照,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检出红细胞灵敏度为98.0%,特异度97.0%,Kappa0.98;检测白细胞分别为98.0%、95.0%、0.96;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检出红细胞灵敏度99.0%,特异度96.0%,Kappa0.97;检测白细胞分别为77.0%、74.0%、0.63。结论: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监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具有较好效果,优势体现在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率高,但现阶段仍无法完全取代人工镜检,需通过二者联合方可获得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 标签: 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尿干化学 尿沉渣 人工镜检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低频脉冲治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频脉冲治疗仪 左氧氟沙星 盆腔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动力治疗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胃动力治疗辅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胃动力治疗仪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迈瑞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临床复检规则进行评估,提高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空腹抗凝静脉血标本817份,应用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进行检测,同时制备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按照科室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规则判定阴阳性,通过比对分析国际复检规则与本科室自定复检规则的检测结果,分别计算真、假阳性率以及真、假阴性率,评估该复检规则的可行性。结果: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及血涂片镜检阳性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迈瑞BC-6800血液分析检测的817份抗凝全血标本中,复检标本297份,复检率为36.36%(297/817),真阳性率为17.75%(145/817),假阳性率为18.61%(152/817),真阴性率61.32%(501/817),假阴性率2.32%(19/817)。采用本实验室所设置的复检规则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符合该复检规则的标本189份,复检率为23.13%(189/817),其中真阳性率为14.81%(121/817),假阳性率为8.32%(68/817);不符合复检规则的有628份,其中真阴性率74.05%(605/817),假阴性率为2.82%(23/817)。结论:科室通过设定适合自身的复检规则,不仅能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复检规则 显微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内盆腔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抗生素联合臭氧妇科治疗治疗后产生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研究确认在院内妇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患有盆腔炎,具体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遵循抛币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单独抗生素治疗及加入臭氧妇科治疗治疗,记录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症状和治疗后最终结果。结果:经过相关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各类不良症状产生的控制作用及整体治疗安全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果得出,研究组对其使用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疾病表现为明显有效的总人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与臭氧妇科治疗的结合使用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同时治疗过程具备较高安全性,降低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可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盆腔炎 抗生素 臭氧妇科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反射治疗与阿戈美拉丁结合治疗失眠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0例,服用阿戈美拉丁)与观察组(60例,采用脑反射治疗结合阿戈美拉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失眠效果比对照组显著,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DRS(睡眠障碍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反射治疗结合阿戈美拉丁治疗失眠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睡眠时间,使得失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患冠心病患者进行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遥测心电监护探究此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12月86例患者,其中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选择进行小组之间的划分。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储备功能情况展开比较后发现,试验组通过干预后在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联合遥测心电监护模式,对于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均兼具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护理风险管理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内盆腔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抗生素联合臭氧妇科治疗治疗后产生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研究确认在院内妇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患有盆腔炎,具体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遵循抛币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人员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单独抗生素治疗及加入臭氧妇科治疗治疗,记录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不良症状和治疗后最终结果。结果:经过相关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各类不良症状产生的控制作用及整体治疗安全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果得出,研究组对其使用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疾病表现为明显有效的总人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与臭氧妇科治疗的结合使用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同时治疗过程具备较高安全性,降低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可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盆腔炎 抗生素 臭氧妇科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脑血管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7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则加入超声脑血管治疗。比较两组康复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脑血管治疗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脑血管治疗仪 急性脑梗死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方法:本次病例的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21年6月和2022年6月,试验病例为跟腱炎、肌腱炎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60例,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确保两组患者的人数、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一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数均为30例,治疗方法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纯采用艾灸治疗,后一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冲击波治疗治疗,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与持续行走时基本一致(P>0.05);同组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的VAS评分与持续行走时均不断优化,治疗前后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且实验组指标更优,两组数据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跟腱炎、肌腱炎患者应用冲击波治疗治疗,能够改善并恢复下肢的功能,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 标签: 跟腱炎 肌腱炎 冲击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总结循证护理以及脑电仿生电刺激联合治疗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的对象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循证护理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标签: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脑梗死偏瘫 早期康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实施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前者采用盆底康复治疗结合凯格尔运动治疗方法,后者单纯使用盆底康复治疗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各项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来说,除了采取妥善的治疗仪器之外,科学的锻炼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对患者的念动力学指标和漏尿情况进行有效改善,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治疗仪 凯格尔运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霉菌性阴道炎治疗过程中应用臭氧妇科治疗与药物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当中随机挑选出100名患者组织开展试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这100名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一组各有50名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来为对照组患者治疗,应用臭氧妇科治疗与药物联合措施来为实验组患者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有48人,占比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有40人,占比为80%,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具有较大的差别,在统计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实验组患者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各种症状消失时间要比对照组更短,结果同样差别大。结论: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时,合理应用臭氧妇科治疗与药物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臭氧妇科治疗仪 药物 霉菌性阴道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即时检验血糖检测指尖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的临床。方法:起始时间:2022年4月,结束时间:2023年7月;收集于我院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机制分组,分为指尖组(n=42)与静脉组(n=42)。指尖组:即时检验血糖检测指尖血,静脉组:即时检验血糖检测静脉全血。比较指尖组与静脉组血糖检测数值、比较指尖组与静脉组和生化检验结果。结果:指尖组空腹血糖检验数值明显高于静脉组,(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尖组与生化检验血糖结果经对比,(P>0.05)视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血糖检验结果明显低于生化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指尖血的血糖检测结果与生化检验结果更接近,偏差很小,所以建议临床上使用指尖血进行即时血糖检验。

  • 标签: 即时检验血糖仪检测 指尖血 静脉全血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将乳腺X线检查技术应用至鉴别良恶性不对称征象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80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良性和恶性进行分组,其中45例良性,将其划分入良性组,35例恶性,将其划分入恶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GE高频钼靶X线机摄取双侧乳腺内外侧斜位和头尾位,请两位经验丰富的乳腺影像诊断医师配备戴尔高清读片系统上解读良性组与恶性组的不对称征象,进行差异统计学分析,分析并鉴别乳腺良、恶性不对称的关系,并判断乳腺X线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乳腺疾病患者中均存在局灶性不对称征象,其中良性组45例中,35例患者为乳腺腺病,10例患者为炎性性变。恶性组35例中,27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8例患者为导管原位癌。GE高频钼靶X线机检查结果为良性组单纯性不对称(即不对称致密影)34例(75.5%),不对称致密影伴钙化9例(20.0%),不对称致密影伴结构扭曲2例(4.5%)。恶性组单纯性不对称8例(22.9%),不对称致密影伴钙化19例(54.2%),不对称致密影伴结构扭曲8例(22.9%)。良性组的单纯不对称、不对称伴钙化、不对称致密影伴结构扭曲的概率均低于恶性组的单纯不对称、不对称伴钙化、不对称致密影伴结构扭曲,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在观察乳腺X线影像时,能够准确发现乳腺不对称征象,并根据不对称的体位特征及病变范围进行分类,再仔细分析合并征象来鉴别良恶性,GE高频钼靶X线机对局灶性不对称的检查和最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对于病灶形态学特征的检查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及时发现潜伏期病灶,对于乳腺疾病的良恶性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检查 不对称征象 乳腺疾病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检查的5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均接受了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检查,分析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检测,但诊断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59例患者检测中,X线检测诊断出46例,漏检13例,准确率为77.96%;超检测诊断出48例,漏检11例,准确率为81.35%;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检测,诊断出56例,漏检3例,诊断准确率94.92%,超声与X线摄影联合检测,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乳腺癌中联合使用超声与X线摄影,其诊断价值高,因为X线和超声具有互补性,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在临床检测上值得适应和推广。

  • 标签: X线 乳腺癌患者 诊断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