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基于"微课程"的PBL教学法在老年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2021年在我院老年科进修或者实习的74名护生,将74名老年科临床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名,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程"的PBL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通过观察护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个人能力以及护生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拓展能力、科研能力等个人能力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而对照组则相对较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护生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互动频繁,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论:基于"微课程"的PBL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科临床护理师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激发护生的学习动力。

  • 标签: PBL教学法 老年科临床护理带教 微课程
  • 简介:摘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先后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医学伦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怎样培养医学人才和为谁培养医学人才的这一根本问题,从改革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培育医学人才中的主渠道作用,为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助力。

  • 标签: 医学伦理 课程思政
  • 简介:摘要:迄今为止,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日新月异,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得到飞速提升,民众愈发注重生活质量与营养补充。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当中,如何促进我们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特别是如何对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加强营养方向课程的改革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大召开确认了“本科专业全面发展”教育主题,我们医学生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不可单单仅会诊治,还需从预防入手,增强自身的营养学方向学科意识。营养方向课程是我们医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先决条件,是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和终身恢复的重要保障。但是现当下我国部分医学本科专业对营养方向课程不够重视,部分院校甚至未开设营养课程,这样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我们医学生的专业学识,不能满足现如今生活中现代民众的医学需求。本文章有鉴于上述研究背景,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设置营养方向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医学课程开设提供一份力量。

  • 标签: 可行性 营养方向课程 必要性 预防医学
  • 简介:[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关乎青年成长和国家前途;课堂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专博结合并适应国家发展现代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探索《生理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思政教育有机融入《生理学》教学,以期为《生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带来新的思路。

  • 标签: []课程思政 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真武强心汤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因子与中医症状评分的调节作用。方法:择取2021年02月-2022年0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干预,联合组患者则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联合真武强心汤治疗干预。观察比对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中医症状评分差异不大(P>0.05),而联合组患者实施治疗干预后的IL-6、TNF-α、IL-10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相比较参照组的指标水平更低,且联合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要低于参照组的评分,组间比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常规基础治疗 真武强心汤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炎性因子 中医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吉奥作为基础与阿帕替尼联合使用的三药方案对于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在临床转化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接受替吉奥、奥沙利铂联合阿帕替尼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在疾病的缓解率和控制率、以及在手术转化率和R0切除率方面,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发现,组间数据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替吉奥 阿帕替尼 不可切除晚期胃癌 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替吉奥作为基础与阿帕替尼联合使用的三药方案对于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在临床转化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接受替吉奥、奥沙利铂联合阿帕替尼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在疾病的缓解率和控制率、以及在手术转化率和R0切除率方面,实验组都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后发现,组间数据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替吉奥 阿帕替尼 不可切除晚期胃癌 转化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HP阳性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比较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分数和对照组比较更高,总护理有效率更高,生活质量分数更高,负性情绪分数越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积极影响明确,提升护理效果,改善遵医行为、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HP阳性胃溃疡 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第一、二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第一课堂注重知识授课,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第二课堂则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结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该教学模式不仅将人体解剖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深度。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这种融合模式将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做出积极贡献。

  • 标签: 课程思政视阈 人体解剖学 第一 二课堂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基础疗法联合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效果的长期观察。方法:纳入64例观察对象,均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全部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电脑数字随机筛选的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牙周基础疗法,前者增加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治疗效果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研究组更好,(P

  • 标签: 牙周基础疗法 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 慢性牙周炎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多元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交通事故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21级本科刑事技术专业方向的两个班级101名学生分为试验组(n = 51)和对照组(n = 50),对照组采用“讲-演-练-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测评。结果 试验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89.11%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体现混合教学的优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

  • 标签: 现场急救 翻转课堂 信息化 技能操作 综合测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多元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交通事故现场急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20级本科刑事技术专业方向的两个班级101名学生分为试验组(n = 51)和对照组(n = 50),对照组采用“讲-演-练-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测评。结果 试验组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89.11%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等。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体现混合教学的优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果。

  • 标签: 现场急救 翻转课堂 信息化 技能操作 综合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外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取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血管外科实习的护生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观察组实施课程思政结合“四环五步教学法”,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管外科 课程思政 职业道德 四环五步教学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剖析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心流理论应用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并基于心流理论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为构建特色思政课程体系,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有助于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提高生物医学工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课程思政 心流理论 生物医学工程 医工结合 医学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9T方法论的“教学计划脚本”设计及其在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 年6月-2022年6月开展本研究,对象为湖北医药学院第四临床学院2018级护理本科班学生及临床教师。经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9T“教学计划脚本”项目指标,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两轮),对初选项目指标进行筛选、修改、整理,确定最终9T“教学计划脚本”,并应用于护理本科班课堂中。观察教师教学设计满意度及教学脚本质量评分。结果:89名护理学生对教师教学设计满意度调查结果,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77名、9名、3名,总满意率96.63%。6名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评价结果,教学脚本的使用方便性、可行性、指导性评分分别(92.35±1.15)分、(91.26±1.28)分、(93.68±2.15)分。结论:将9T“教学设计脚本”运用于护理本科班学生课堂中,可提高临床教师对课程过程的设计能力,提高护生的课堂活跃度,并可促使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建立,保障教学质量处于较高水平。

  • 标签: []9T方法论 教学计划脚本 护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