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护理风险管理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预防 控制 手术部位感染 应用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的培训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来我院中心门诊和神经康复科就诊的110例老年科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25人作为研究对象,将老年痴呆患者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不接受护理培训,观察组接受护理员培训,比较接受护理员培训后痴呆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和自理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生活自理12例,占21.81%,误吸和误服14例,占25.45%,跌倒15例,占27.27%,自伤或者伤人9例,占16.36%;观察组生活自理34例,占61.82%,误吸和误服5例,占9.10%,跌倒4例,占7.27%,自伤和伤人2例,占3.64%,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痴呆时,可以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和自理能力提升指导,在降低老年痴呆症患者安全问题发生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对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的培训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痴呆 护理员 培训 方法
  • 简介:摘要着眼脑科学研究停留在实验室基础科学的现实,突破性研究脑神经应用科学。基于视力复健科学、基因应用复健科学等,创建了“生活机制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实践案例。阐述了生活机制生命机制的差异辨证关系,揭示了生命机制是生命体必须维护的恒定机制,而生活机制则是亿万或千兆的片断生活表现衔接或随时机变的、无可预测的,并力图将两者加以磨合交融,为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脑神经应用科学 生活机制医学 无侵入性未来医学 本土开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即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治疗组)和常规物理因子疗法组(对照组)。用简式疼痛问卷和关节活动度MPQ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情感和总疼痛减轻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在治疗次数上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肩周炎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重症医学科(ICU)护理安全工作环境的创建,保证护士工作安全和病人安全。方法结合我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工作环境现状,逐步创建ICU护理安全工作环境,对比创建前各项护理安全指标的变化。结果进行ICU安全护理工作环境创建前,科室护理人员10名,床护比11,护士工作年限(3.6±1.9)年,其中工作时间长于3年的有6人;创建后,科室护理人员15名,床护比11.5,护士工作年限(3.9±2.1)年,其中工作时间长于3年的有10人;创建后科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显著优于创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建后不良事件上报率和警示率显著高于创建前(P<0.05)。结论ICU护理安全工作环境的创建,提升了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和安全护理专业技能,建立了全面护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护理安全管理和工作模式,改进了团队的有效沟通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安全护理 工作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胃肠镜检查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以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02月来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25例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治疗,研究组25例予以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检查时间、疼痛程度评分。结果经比较分析,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同时研究组检查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胃肠镜检查诊治的患者,积极实施无痛胃肠镜,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常规胃肠镜 检查诊治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颈肩腰腿痛采用平衡针法常规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52)行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n=52)行平衡针法。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VAS评分、JO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平衡针法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

  • 标签: 颈肩腰腿痛 平衡针法 常规针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最常见的病种,发病突然,药物毒性强,人体吸收快,病情发展迅速,甚至死亡。所以本病的紧急救治和护理对预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探讨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和护理,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科收治32例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急救、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质量管理控制指标对消毒供应室管理的作用。方法全面加强对于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控制指标,将传统的质量管理数据(对照组)实施全面化质量管理控制后的数据(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消毒供应室的物品消毒合格率、清洗合格率、湿包合格率进行对比,全面质量管控下的数据优于传统数据。结论质量管理和控制指标的强化有利于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效率。

  • 标签: 质量管理 控制指标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组病人使用他汀类药物医治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冠心病高血脂病人80例,根据随机排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病人给予辛伐他汀药物医治,观察组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医治,对比两组病人使用不同药物医治后的疗效情况。结果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中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观察组药物医治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高血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比血糖测定中快速检验法酶检验法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血糖值测定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快速检验法(A检),酶检验法(B检),总结两组临床检出效果。结果A检静脉血血糖值、末梢血血糖值均低于B检静脉血降血糖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在静脉血血糖值表现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检验法、酶检验法在血糖测定中均可获得理想检出血糖检测值,其中快速检验法检测的末梢血血糖值酶检验法血浆血糖监测值更接近,现实中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结合两种方法提高血糖值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糖 快速检验法 酶检验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3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手术,完成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结果对43例实施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为期平均时长17个月的康复随访,31名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之后病症完全消失,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其中7人症状基本消失,过度劳累时会导致腰部酸痛不适,需要休息才能好转;其余5人则症状减轻,但是仍然不能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结论青少年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物理治疗无效后,尽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手术方案,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特点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50例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消化内科患者,分析其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干预后的风险事件、护理差错以及护理纠纷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内科患者,通过分析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分析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神经外科在2016-2017年接收的200例患者,分析并统计了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危险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安全危险因素制定了护理对策。结果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主要有科室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危险因素制定相关对策,以此来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护理安全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请开领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的方式抽取45名患者,组成实验组,其余45名患者纳入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清开灵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以头孢呋辛钠为主的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在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治疗方面,头孢呋辛钠清开灵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一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清开灵 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闵行区115463例妇科普查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采用巴氏涂片法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法行宫颈癌筛查,宫颈病变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不同类型宫颈病变HPV多重感染的比例及基因型分布。【结果】普查人群HPV感染率为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其中多重感染占21.02%,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六重。604例宫颈病变者HPV感染率为94.21%,均为高危型,其中多重感染占23.73%,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四重。多重HPV感染单一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感染亚型的增加宫颈病变例数趋于减少,病变级别越高减少越明显,宫颈鳞癌组多重感染率仅为15.69%,LSIL组及HSIL组比较HP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HPV单一感染亚型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HPV16、52、58、18、33型,HPV16型占38.71%。多重感染以合并HPV16型感染为主,占56.30%,宫颈鳞癌占比达100%。【结论】HPV多重感染不增加宫颈病变的机会,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HPV感染型别无相关性,而与感染HPV的基因型有关。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型特别是包含有HPV16型的多重持续性感染者。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多重感染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政府、家庭所面临的严重挑战,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是传统养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增加服务内容、改变服务形式,充分利用政府在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的相关政策,完善软件、硬件设施,成为医院、养老机构家庭之间的纽带,形成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符合目前现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的结合模式。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居家养老 结合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弹性在工作相关因素护士抑郁关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发对本市区的100名护士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抽样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对其予以工作压力资源表、心理弹性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其文化程度、年龄段、职务、健康状况的护士的抑郁量表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工作压力源心理弹性呈现正相关性,其护士抑郁心理弹性量表及工作资源呈负相关性,其心理弹性于护士抑郁及工作家庭冲突及工作资源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源、心理弹性护士的抑郁水平具有显著的关系,其工作压力源不仅对护士的抑郁水平产生影响,还可在心理弹性的调整下进行间接影响。

  • 标签: 心理弹性 抑郁关系 相关因素 护士
  • 简介:摘要合理控制人口的数量,有效提高人口的素质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目标,2016年起我国全面放开二胎,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预示着我国人口结构转变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必然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围绕此问题做了相关的论述,阐述了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全面放开二胎后基层计划生育管理的困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不断提高基层计划生育管理的水平。

  • 标签: 二胎政策 计划生育 管理困境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对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的干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社区有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婴幼儿,本次研究共计68名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对这68名婴幼儿进行分类,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34名。对照组的婴幼儿不受社区保健医生干预,实验组的婴幼儿有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对家长的幼儿喂养进行干预,然后对比这两组应有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以及身体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状况发生率均比干预之前低,但是实验组婴幼儿的营养不良发证率对于对照组的婴幼儿来说更低。结论是家长喂养幼儿的过程中经社区儿童保健医生进行干预之后能够有效的改善婴幼儿自身的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 标签: 儿童保健医生 婴幼儿 营养 社区 喂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