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电磁流量计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研制而成的高精度流量测量仪器,对其工作原理、资料解释及应用情况做了介绍.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将电磁流量资料和同位素示踪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解释,可以减小同位素污染和地层大孔道等因素对示踪资料测试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注水剖面测试资料录取的准确率.

  • 标签: 河南油田 测试资料 注水剖面 大孔道 综合解释 地层
  • 简介:叙述了LH-70轻便压裂井口现场应用情况、结构分析、结构研究、技术改进的工艺过程,论订了改进的LH-70轻便井口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现场应用效果。该井口装置自改进以来,现场应用600多井次,成功率达100%。改进的LH-70轻便压裂井口以安全、可靠、轻便等优点成为压裂施工中必备的井口装置。

  • 标签: LH-70型 轻便压裂井口技术 改进 现场应用 辽河油田 井口装置
  • 简介:濮城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各项生产指标下滑,面对严峻的现实,濮城油田迅速采取措施,开发新工艺、新技术。1998年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开发研制出了以PI决策理论为依据的PI1注水井压降测评仪,通过阶段性应用,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PI决策技术简介PI决策技术是应用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计算所得的压力指数PI值解决区块整体治理问题的技术。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是注水井关井后测得的井口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注水井的PI值由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算出。PI决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地层中微可压缩流体径向流动时满足的3个定律:(1)可压缩流体的体积随压力变化的

  • 标签: 濮城油田 PI-1型 注水井 压降测评仪 传感器
  • 简介:依据HD20/205恒流定量水嘴的定量注水原理,推导了定量水力方程,给出了实验装置和实验结论.经对其配套装置及其在油田注水地面工程、地面油套分注、井下多层分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认为,该装置定量性能良好,操作简单、方便,功能多,投资小,可为实现油田开发后期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打下基础.

  • 标签: 油田注水 分注 稳油控水 油田开发后期 水嘴 提高采收率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所涉及的场地范丽和时间尺度,用实验室或模拟实验预测人为建造的二氧化碳地储存场地的长期效应和稳定性是很难的。而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信息源是天然场地,这个天然场地的深度巨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许在多孔储集层被捕集或许向地表泄漏。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场地设计的范围内,这些储存场地被视为地质时间跨度上形成的二氧化碳“天然模拟场地”。这些场地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i)了解为什么一些储集层渗漏而另一些储层却不渗漏;ii)了解即将渗入到近地表环境的22氧化碳的可能影响:iii)利用泄漏场地来开发,测试和优化各种监测技术。本文总结了在欧共体资助的项目(地质环境中用于二氧化碳储存的天然模拟)执行期间,在意大利中部取得的许多近地表气体地球化学的成果。这些包括二氧化碳储集层渗漏(Latem)和非泄漏(Sesta)对比、为描述迁移路径而进行的土壤气体详细调查、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的瞬时变化而建立的地球化学连续监测站、包括在浅层注入混合气体在内的野外试验,根据不同气体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特性,描述迁移路径并且推测各种气体性质。上述资料为22氧化碳的选址、风险评价、监测技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果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成为可以接受的并且被广泛应用的技术,那么,进行上述工作对于二氧化碳地质存储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土壤气体调查 地球化学监测站 注入试验 渗漏-非渗漏天然二氧化碳储集层
  • 简介:基于nolte提出的经典G函数压降分析并不适用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缝洞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为了通过酸压停泵压降曲线准确评价缝洞储层酸压改造效果,针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龙王庙组储层,建立了瞬时停泵压力评价系数β:当β〈1.2时,表明储层发育缝洞体,且酸蚀裂缝与缝洞体充分连通,改造效果好;当β〉1.2时,随着其值的增加,表明储层物性和改造效果的变差。同时将停泵压降曲线分为斜线下降、曲线下降和直线平稳3大类,构建无因次压降与时间对数曲线,结合施工压力分析,可综合判断储层缝洞发育特征及酸蚀裂缝与其沟通情况,进而评价施工效果和优化后续的酸压设计。

  • 标签: 酸压改造 停泵压力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 简介:用跨孔以及地面-井下电阻率层析成像(ERT)、监测深度约650米咸水含水层中二氧化碳(CO2)迁移的可行性调查在Ketzin(德国)附近的CO2SINK实验场地进行。永久性的垂直电阻率排列(VERA)由45根电极组成(15根在注入井Ketzin201内,两口观测井Ktzi200和Ktzi202内各15根),成功地放置在约590-740米(电极距约10米)深度范围的绝缘套管上。该Ketzin的三口井排列成垂直三角形,孔间距50和100米。第一个合成模拟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注入引起大约200%的电阻率增加(与大部分二氧化碳50%的饱和度相对应),这同实验室的研究比较一致。场地资料的有限差分反演在井孔之间提供了与储层模拟研究一致的电阻率三维分布。为了扩大跨孔测量提供的有限观测面积,另外布置了地面-井下测量。从地面到井下的电阻率实验推导出一个东南-西北方向的主要二氧化碳的迁移。第一个跨孔时延成果指出,Ketzin电极排列设置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足以解决期望的关于该电极排列在特征长度尺寸上的电阻率变化。有可能测量到大的电阻率变化,但是,在当前的地质情况下,用垂直电阻率排列还不能解决二氧化碳羽状流的详细资料。

  • 标签: 电阻率层析成像(ERT) 地电监测 二氧化碳储存 野外数据 埋设电报
  • 简介:酸化压裂目前已成为哈拉哈塘缝洞碳酸盐岩油藏增产重要措施。为准确评价措施效果、分析酸压后储层渗流特征,利用酸压施工曲线、裂缝净压力拟合及酸压后不稳定试井技术对16口井分析评价,双对数皆未出现裂缝渗流特征。将双对数曲线所反映储层渗流特征分为三类:径向复合、串珠状、裂缝伤害,并依据酸压改造对油藏所起实质性作用,将酸压有效性分为三类:效益、改善、无效,为酸压后储层渗流特征识别及后期措施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试井 酸压评价
  • 简介:在射孔—测试联作施工中,往往由于射孔点火装置存在弱点而导致测试失败.YB1—1液压起爆器由于采用地面环空加压,压力作用在传压接头上,经过导管,最后作用在起爆器活塞上,剪断剪销,撞针下行撞击雷管,使射孔成功率大为提高;同时采用环空加压,无需加液垫,从而解决了浅井要求最大负压射孔的问题.该工具经在华北油田36口井(包括浅井,井深420m;大斜度井,井斜24°)的实际应用,成功率达到100%.

  • 标签: 浅井 直斜井 钻柱地层测试 负压射孔 射孔器 减振器
  • 简介:利用抽油机上下往复运动动力,通过顶杆、压缩杆、棘爪、棘轮、蜗杆、蜗轮,将往复运动变为圆周运动,使油管挂缓慢的旋转;进入套管环形空间的天然气经油管挂的天然气回收口、阀座中间孔道,当压力增加到1.5~5MPa时,便可顶开阀体,经过回收孔道进入油管孔道内得到回收;油管挂旋转可使测试钢丝绳绕油管中心旋转,可解决钢丝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缠绕的难题.满足了采油厂对采油井口油管自动旋转、油套气回收、环空测试等多功能井口的需求.

  • 标签: 环空测试 回收 井口装置 油套 应用 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