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巴蜀文化是四川地区殷周以来形成的一种地方文化。在巴蜀文化,地方特色很浓厚的青铜兵器是很有代表性的,它在形态、纹饰、捆扎技术,使用方法等方面都与中原地区同一时代的青铜兵器截然不同。为了研究和探讨巴蜀式青铜兵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我曾对1976年在绵竹县清道乡出土的战国晚期的巴蜀式青铜剑,进行了合金成分的分析。分析的结果除了具有青铜器应有的主要合金成分——铜、锡、铅外,在微量成分,还发现了磷元素。这是在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代的青铜兵器,尚未见到的合金成

  • 标签: 青铜 兵器 合金成分 巴蜀文化 中原地区 战国晚期
  • 简介: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文物的自然蜕变以及保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系统科学地评价文物保护处理中选用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而探讨选用材料与文物基体材料之间的兼容性,以稳妥和可靠的材料与方法对各类文物施以保护处理,这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文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材料科学 文物保护 综合性能 化学性能 可逆性原则
  • 简介: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型的网络媒体——微博具有方便及时、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是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浪微博为例,对当前新浪微博博物馆微博的数量、类别、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应用微博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具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博物馆微博在自身运营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利用微博的巨大优势和潜能,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微博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博物馆 新浪微博 博物馆微博 新媒体
  • 简介:本目录共辑录2009年在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四地出版的中文博物馆学书目171条,将各条目分为博物馆学、博物馆介绍、博物馆藏品、博物馆建筑陈列展览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图录、博物馆工作、博物馆文集七类编排,每条书目按照序号、书名、著作人、出版单位排序。本目录的编排及内容取舍难免有不尽合理之处,书目也难免有遗漏的,请大家指正、增删。

  • 标签: 博物馆学 2009年 书目 中国 陈列展览 出版单位
  • 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时代,信息化管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等已不再是新的名词.……

  • 标签: 中的作用 文物藏品 档案中的
  • 简介:自从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掀起了博物馆学研究热潮,无论是博物馆的应用理论或基础理论,都进行了一些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这些研究的深度、广度或配合现实研究等方面,都显得十分不够.就当前来说,应当加强配合现实的研究,在这方面,需要重视研究的是关于文物标本的搜集保管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

  • 标签: 博物馆学 中国博物馆学会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事业 现实研究 应用理论
  • 简介:本目录共辑录2012年在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出版的博物馆学书目323条,分为博物馆学、博物馆介绍、博物馆藏品、博物馆建筑陈列展览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图录、博物馆工作、博物馆文集七类编排,每条书目按照序号、书名、著作人、出版单位排序。本目录的编排及内容取舍难免有不尽合理之处,书目也难免有遗漏的,请大家指正,增删。

  • 标签: 博物馆学 书目 中国 陈列展览 出版单位 博物馆建筑
  • 简介:北齐时期,西域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影响日益加深。安阳范粹墓及中原地区同时期墓葬中出土的壁画及出土器物包含有丰富的西域乐舞、绘画、宗教等文化因素,其墓葬的分布以及器物组合呈现出以都城为中心并向周边辐射的特点,阶级特征较为明显,可以看出北齐时期西域文化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 标签: 范粹墓 西域文化 北齐时期 中原墓葬
  • 简介:博物馆的职能是宣传、教育、传播文化,而执行以上职能的载体是博物馆的各类藏品。本文旨在论述计算机在藏品管理的作用和应考虑的硬件及软件问题,使藏品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能得到更全面广泛的展现,更充分地发挥博物馆的各项业务职能,以方便人们参观、查阅,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标签: 计算机 藏品管理 信息收集 博物馆
  • 简介:日本是中国近代最凶恶残暴之敌国,一部中日近代关系史,就是日本侵华、亡华史,也是中国民众之血泪史。文章从清季甲午战争入手,对1895~1910年、韩、日、俄关系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清季东北亚局势及中日关系本质特征的一些新观点。

  • 标签: 中国 日本 俄国 韩国 甲午战争 1895~1910年
  • 简介: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基本陈列是体现本馆性质和任务的永久性陈列,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临时展览则是形式多样,能经常更换的专题性展览,它是对基本陈列的补充,是活跃博物馆对件宣传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博物馆必须有与本馆性质、任务相适应的、内容比较固定、常年对外开放的基本陈列,但是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举办临时展览在当前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工作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浅谈以下个人论点。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临时展览 中小型 陈列展览 工作质量 宣传教育
  • 简介:明代东北疆域,是中国疆域不可分之一隅。疆域,犹疆土。其意,是指疆土着重面大小和疆土境界的国家政权活动的历史舞台。明代东北疆域研究,迄今国内外未有一本专书问世。但是,国内外出版的论著已有涉及到部分的明代东北疆域研究的内容,这跟当时我国人民抗御列强侵略相联系的。明末清季以来,沙俄东侵,鲸吞我国领土,

  • 标签: 疆域 东北 明代 国家政权 国内外 侵略
  • 简介:<正>晋高僧法显,涉绝幕,渡重洋,广游西土,留学印度等国一十五载,于公元413年回国。今年是他回到祖国的一千五百七十周年;明年是他的《佛国记》问世一千五百七十周年。《佛国记》以其学术价值早为中外学界所公认,誉为世界名著。法显既为僧人,西游的动机亦全在取经求法,其书所记多是佛事佛迹,一向收入《大藏经》,作为内典,多为佛教徒传诵和引用,此不待言。同时,是书也记载了作者经行中亚、南亚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是以不只是研究佛教史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亚、南亚古代史地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文献。本文试就是书在我国文史载籍的利用、中外学术界的评述以及在诸大百科全书的介绍,作一初步论列。

  • 标签: 印度河 中西交通史 中国佛教 大藏经 中亚 佛教史
  • 简介:引言X射线发现于1895年,在发现之后.依据X射线原理产生的X光照相技术迅速用于工业、医疗等社会各个方面,并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应用于文物艺术品的研究。在中国,上海博物馆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把X光照相技术应用于文物研究。

  • 标签: 照相技术 技术应用 X光 青铜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
  • 简介:2005年,在洛阳市西工区发掘—批东周墓葬。其中,春秋墓M8781是洛阳市发现为数不多的春秋早期墓,保存完整。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有青铜器、玉石器、骨器、木器等器物。

  • 标签: 洛阳市 014中心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春秋早期
  • 简介:江苏沛县栖山一石椁墓,椁东壁画像内侧房屋内几后坐的戴胜女子,一直被学界一些学者认为是西王母。然而,笔者经多方面的综合考察,认为此人应该是女墓主;此观点也符合汉墓画像构图的原则和理念。

  • 标签: 汉画像石 西王母 女墓主
  • 简介:在古代人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还会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其饮食起居一如阳世,而墓葬就是死者灵魂的住所;据考古发掘,在汉画像石墓葬,祠堂与墓室均发现饮食的画像,分别为祠堂和墓室的"祭案"、"庖厨"

  • 标签: 汉代墓葬 饮食起居 民俗信仰 宗教意义 图像 灵魂不灭
  • 简介:山旺化石产地。位于临朐县城东北22公里处的山旺村东,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因地下蕴藏着大量形成于1800万年以前的稀世珍宝古生物化石而驰名中外。被称为“古生物化石的宝库”。山旺地层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其化石的最早研究者是杨钟健教授。

  • 标签: 古生物化石 自然保护区 研究者
  • 简介:对于博物馆讲解工作而言,其工作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能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之外,还能够通过讲解工作人员的讲解艺术来满足游客的各方面需求。因此,博物馆讲解艺术应该以人性化的讲解形式,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类型的讲解,从而才能够提高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博物馆 讲解艺术 人性化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