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由北京舞蹈学院创作,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之精华的年度大型中国舞剧《琬》,于今年3月在北京中国剧院上演。舞剧《琬》以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为主要表演阵容,由我院编导系数师万素任编导、由刘岩、汪子涵、邵俊婷等优秀演员出演。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唐琬 舞剧 北京舞蹈学院 编导 演员
  • 简介:唐朝(618—907)宫廷穗乐舞研究始于1957年,其主要目的是为寻找失去的舞迹重建乐舞文明。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宫廷蒜乐舞形成的历史因素、文化背景,并依据传日本之古乐舞谱,重建大曲《春莺啭》。据此实例,以拉邦舞谱书写记录全舞,以现代科技录制影像。透过文献,再以拉邦及刘凤学动作分析语汇,描述舞者身体“型”之塑造、动作内在企图、动作质感、空间结构等舞蹈元素中所展现的文化内涵。综合以上各项文献,建立新的舞蹈文本,提供研究案例参考。

  • 标签: 蒜乐 大曲 春莺啭 拉邦舞谱 拉邦动作分析 雅乐
  • 简介:说起“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人们就会想起壮丽的冰山大川。雪域高原;那兰天白云、草地风光,更有香火缭绕的藏传佛寺和迎风招展的五色轻幡,在人们心目中构筑着神秘的佛界净土,令人无限神往。人与自然的高度谐和,成为这块生生不息圣土的不蝎追寻、人生感悟和艺术源泉...

  • 标签: 珠穆朗玛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文化 西域 西藏自治区 珠峰
  • 简介:本文忠实地记录了满城先生的日常教学诤言。这些谈话内容涉及很广,有专业中的舞谚口诀、学科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寻师访友的交往片断、对学生的殷切期望等等,其间主要围绕中国古典舞学术方面的话题比较多,每一段精辟的话语与可读性的故事都闪耀着满城教授的智慧光芒。记得古人孔子的《论语》就是记载着他与其弟子的对话,而我平时也正好有写日记的习惯。在先生故去后,我把他生前对我所讲的一些话整理出来以飨关心他的朋友们。愿此对话录的公开发表能够表达我对恩师的思念之情,而先生的舞学思想与人格魅力也将永远受到北京舞蹈学院广大师生的深切怀念!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身韵 戏曲舞蹈 继承传统 发展创新
  • 简介: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璀璨的时期,作为唐代音乐舞蹈文化的典范——燕乐乐舞,历来受到音乐学家的重视,并被音乐学家潜心研究。在唐代燕乐研究中,对“坐、立部伎”的研究不乏其人,其中,关于“坐、立部伎”的性质曾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也是唐代音乐舞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此试作大致的梳理与考证。

  • 标签: 唐代音乐 音乐舞蹈 性质 音乐学家 舞蹈文化 燕乐
  • 简介:舞蹈表演需要情感体验,舞蹈演员通过体验生活,体验与自己相近的人的愿望和心情,能从不自主的手之舞之,达到自由地、有目的地运用这些“手之舞之”,这是由内而外的心灵之舞。舞蹈演员的情感体验并不是从情感到情感的纯粹情感之物,而应当是在情感的一系列体验中,获得身体表演的独特视觉,这种包含有人体四肢运动的情感体验是“心”与“物”的统一体。舞蹈演员通过情感体验获得的某一情感指向,应该成为表演的动机。当演员心理的情感因素与最单纯的动作或最复杂的动作组合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非常特别的东西——表演欲态。一般来说,当一种表演欲态与另一种表演欲态连贯起来的时候,就构成了舞蹈表演的特殊的韵味。演员在舞台上并不是要“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把在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毫无控制地倾泄出来,而是必须注意表演的“度”。在舞蹈表演中,对于演员的挑战之一,是由于职业的习惯和表演的控制能力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必须尽力弥合某种由于情绪的不愉快带来的表演的混乱。在舞台上,演员内心的情感体验即使是矛盾的,表演中也一定要反映出角色情感的多重性。青年舞蹈家王冬梅在舞蹈专辑《西域丽影》中给我们带来了艺术享受,也引起我们对舞蹈表演的情感特质和表演特点更多的关注,我们期待着当今正活跃在舞蹈表演园地的一批批新人去做新的探索和尝试。

  • 标签: 情感刺激物 体验 表演行为 表演内驱力 表演欲态 迷狂
  • 简介:本文结合台湾刘凤学教授重建乐舞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气息运用、基本体态、动态特征、服饰的特殊性等几个层面展开论述,梳理出三种最常见的身体形态和颇具共性的动态特征,阐释了刘凤学乐舞训练与表演在姿态和运动轨迹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色,并总结了刘凤学舞蹈作品的创作风格与内在的审美追求,及其对唐代乐舞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的有益探索。

  • 标签: 刘凤学 唐乐舞 训练与表演 特征
  • 简介:“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升格为大学后,业内人士反思过去只找到了传统舞蹈之形貌,并未找到贯穿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典舞蹈之神韵,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中国古典舞身韵”是李正一教授和满城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究细研、集思广益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并屡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本文以满城先生早年编创的身韵“八大组合”为主要观测点,举一反三地从教学规律出发寻找身韵的共性与个性及传统组合的深厚底蕴,并“取事立人”谨以此文纪念著名舞蹈教育家满城先生辞世十周年。

  • 标签: 唐满城 中国古典舞 身韵 “八大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