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共中央要求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针对高等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特色思政教育大课堂未建立、专业课程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医者精神培养不足等紧迫问题,南昌大学麻醉学专业依托构建的“特色思政教育大课堂”,以“大思政课”全面推动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麻醉学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特色思政教育 大课堂 麻醉学 创新性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转化医学的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方法: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们选择了300名学生进行了观察,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基于转化医学的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应当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医学伦理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交流。结论:可推断出,基于转化医学的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有望为麻醉学科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标签: 转化医学 麻醉专业 本科生 培养模式
  • 简介:摘 要:近几年随着超声在临床的普及,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在麻醉科、疼痛科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因其可视化优势,使穿刺过程中造成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也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已逐渐成为临床不可替代的技术。也成为了麻醉科、疼痛科临床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笔者所在医院以上科室临床教学对象主要为麻醉学实习同学、麻醉学背景的规范化培训学员及硕士研究生,而在麻醉学本科教学阶段很少涉及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这使得临床教学中的对象超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动手能力生疏,故我们在原有麻醉学本科实验课的基础上引进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培训教学,以此提高麻醉学本科生的超声理论知识储备及实践操作能力。

  • 标签: 超声,麻醉学,本科教学,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围手术期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围手术期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麻醉学科中,临床实践作为必要教学活动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专业水平。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麻醉复苏室护理临床实践,主要通过角色演练方式感受技能交流与评价,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其自身临床操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对此,本文分析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麻醉复苏室护理临床实践教学开展优势,探究其临床实践教学策略,以期为麻醉学科课程学习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体验式教学法 麻醉复苏室 临床实践
  • 简介:模拟医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国内外的麻醉学教育领域中逐渐开展,成为国内外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焦点。本研究从现代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面临的问题及麻醉临床教学面临的挑战着手,探讨了模拟医学在麻醉科住培中的优势。模拟医学在麻醉科住培中的具体应用:气道管理培训、椎管内麻醉和周围神经阻滞培训、中心静脉导管和有创监测器放置培训、提高危机资源管理和团队技能等。模拟医学可以确保学习者在医疗安全的环境中接触到临床情况及临床罕见事件,具有独立处理问题和结构化思考的机会。同时允许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处理方法的反馈,进而帮助学员制定提升计划和明确自我评估。相对于传统麻醉科医生培养模式,模拟医学在改变临床结局上的优越性正在逐渐显现。

  • 标签: 模拟医学 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 医学教育
  • 简介:探讨教学查房在麻醉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麻醉科2014~2017级麻醉专业住院医师38名,分为3组:2014级10名为A组(传统教学组),2015级11名为B组(仿真模拟教学组),2016级与2017级17名为C组(教学查房组)。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教学8个月,通过临床能力考核、理论考试、调查问卷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3组住培医师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核中,病史采集、访视查体、麻醉计划制订、医患沟通及麻醉管理方面与调查问卷中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及教学方法评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成绩最高,A组最低。教学查房应用于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住院医师主观能动性,调动住院医师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 标签: 教学查房 麻醉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探索思维导图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住培教学工作效率。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对住院医师进行了3次思维导图专题授课,为住院医师分配不同专题,并根据麻醉章节进行思维导图制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可以相互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为住院医师学习节省大量时间;轮转医师流动性大,学习不系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设计,使轮转医师在短暂的一个月时间内学有所获;应用思维导图改善师资教学能力,提高住培工作的管理效率;对新入职的住院医师进行岗前培训,锻炼其快速整理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通过鼓励住院医师制作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架构,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效率,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同时带教老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做好教学传承,从而促进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不断发展。

  • 标签: 思维导图 麻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
  • 简介:探讨PBL与微课相结合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麻醉科培训的40名临床专业住院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PBL与微课相结合教学模式)(n=20)和对照组(PBL)(n=20)。培训结束后,通过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两组入科时的专业基础成绩无明显差异,见习结束后,实验组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问卷调查得分为(84.35±16.12)分,对照组为(74.26±12.23)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BL与微课相结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麻醉学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PBL 微课 临床麻醉学 教学效果
  • 简介:参照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Councilfo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设定的6大核心能力,结合麻醉专业的特殊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以典型案例临床诊疗过程为主线,采用口试、面试的方式培训和考核麻醉住院医师的核心能力。通过一段加工处理的真实的临床医疗过程,过程中涉及急诊、普外、妇产、麻醉、重症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在术前、术中、术后涉及麻醉科医师处理问题的核心能力,包括接诊能力、临床思维、患者安全、有效沟通、风险防范等。通过各个典型案例模拟各种不同临床场景进行培训和考核,实现麻醉人才的培养。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麻醉医师 住院医师培训 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麻醉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模拟情景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方法:以60名麻醉专业医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实验,在进行麻醉学教学过程中分别给予30例对照组学生及30例实验组学生以常规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并在课时结束后对比2组学生的客观题及病例分析题得分,以及2组学生对教学满意程度。结果:在4课时的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学生在考试成绩及对带教教学的满意度上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麻醉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满意度,为临床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翻转课堂 情景模拟教学法 麻醉学
  • 简介:探讨教育目标分类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是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招录的全体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共计51名。采用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床旁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学结束后完成问卷调查。与传统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模式相比,所有住院医师均对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床旁教学有着更高的满意度。在教学质量方面,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床旁教学也有更高的教学成果及质量,可帮助住院医师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及研究。

  • 标签: 教育目标分类学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骨科手术麻醉决策和应急处理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15名第二次参与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住院医师均参与基于模拟教学的骨科手术麻醉教学,教学目的以提高住院医师临床决策和应急处理能力为主,以某两次罕见、伤害重的骨科手术患者为例,开展模拟教学,通过科学手段获取培训反馈,对比培训前后的客观评估结果及知识点正确率。结果 培训结束后,各组别客观结果分数均有所提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员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结论 如果将模拟教学应用到骨科手术麻醉教学中,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缺点,还能帮助学员掌握骨科手术麻醉理论常识,形成临床处理思维,具备骨科手术麻醉决策和应急处理能力,值得在规培教学过程中应用。

  • 标签: 模拟教学 住院医师 骨科手术麻醉 应急处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麻醉教学中运用LBL(以授课为基础学习)与PBL(有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实际病理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集52例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被我院麻醉科接纳的实习生资料,利用抽签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教学,后者接受LBL与PBL结合实际病例教学法,考核并记录相关成绩,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实习生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更高(P<0.0);研究组教学满意度高达1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0.76%(P<0.05)。结论 临床麻醉教学中应用LBL与PBL结合实际病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成绩与参与积极性,教学满意度极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LBL PBL 实际案例教学法 临床麻醉教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麻醉学是研究临床麻醉、生命机能调控、重症监测治疗和疼痛诊疗的科学,在临床上较为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常被用于手术或急救的过程。麻醉科住院医师除了要掌握监测、调控和支持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医疗知识和具备能够应对各类突发医疗事故的能力。传统的教学培训方式侧重于教师讲授,教学实践的手段过于单一,无法彻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受教育对象通常存在着个性化差异,普通的教学方式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对问题整体把控程度的精准反馈。将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应用于麻醉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能够有效提高规范化培训对象的学习效果,增强规范化培训的综合质量,更好地实现规范培训的目的。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麻醉科 住院医师 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 MDT
  • 简介:摘要:本文探究案例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探究在麻醉科临床教学方法中的意义及优势。结果表明案例教学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 标签: 案例教学 情景模拟 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