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在两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形式。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由于GATT/WTO在规范区域经济一体化上存在着实体上和程序上的问题,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冲突。如何协调两者间的冲突,监督和控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其纳入到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框架内运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 标签: 全球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制度性缺陷 WTO GATT
  • 简介: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人本思想的综合发展观渐成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共识,但各国对于发展要素的关注侧重点不同。法律文化发展是新时期发展范畴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文化发展应辩证地把握内质与外形、承继与吸纳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中国法律文化发展更需由此集聚新的制度力量。

  • 标签: 发展 全球化 法律文化
  • 简介:当地时间1月23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应邀出席世界经济沦坛2019年年会并致辞。如下:今年是中国同论坛建立关系40周年..40年来,达沃斯小镇以其独特魅力,已经成为了中国观察世界、交流思想、阐述主张和谋求共识的重要平台。

  • 标签: 中国观 王岐山 经济全球化 纵论 世界经济 国家副主席
  • 简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进程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和显著特征。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全球化趋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多数人认为,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将产生日益重大的深远影响。然而,举世瞩目的旨在推行经济全球化的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历时4天,未能达成任何协议,不得不草草收场,这一事实清楚地告诉世人:经济全球化并未达到人们想像中的水平,经济全球化还不是那么名副其实。因为经济全球化毕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这些矛盾和制约因素直接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市场经济与国家职能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国家职能,即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国家职能是不能被市场经济完全超越的,这对矛盾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和国家职能的矛盾自它们诞生之日起一直就存在。众所周知,私有制...

  • 标签: 全球化进程 因素分析 影响经济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全球化,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金融、经济组织和市场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区域性经济组织及各国政府是全球化的推动力量。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税制的影响入手,提出了我国加入WTO以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税收对策。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税收环境 税制结构 税收对策
  • 简介: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全球化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多角度、主体式地探讨全球化的动因、本质、历史进程、变化特征及由此引起的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矛盾。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内涵 本质 特征 政治矛盾 经济矛盾
  • 简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的国家,它的机遇与挑战的双重性的特点尤其突出。中国的策略与选择应是积极稳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深化国内经济体制尤其是金融体制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把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运动过程,转化为中国实现国家经济安全和繁荣发展的机遇。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中国 策略 选择
  • 简介: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趋势,它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对外扩张、经济市场化和各经济主体的主观选择。

  • 标签: 唯物史观 经济全球化 历史必然性
  • 简介:对利用三变量模型计算中、美、日三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周期和增长率时产生的较大误差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误差与各国虚拟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致.计算结果表明,美国虚拟经济占GDP比重在不断提高,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在下降,从而找到其金融危机发生的数量基础.三变量模型暗示了凯恩斯政策只是在民众的消费系数不太高、恩格尔系数不太低、民众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才是科学的.

  • 标签: 三变量模型 虚拟经济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恩格尔系数
  • 简介:全球化与知识化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它们又怎样作用于中国的未来?对全球化浪潮中的知识化趋势,我们能否予以把握是中国未来发展中至关重要的。

  • 标签: 全球化 知识经济 中国 未来发展
  • 简介: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如何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在公平的基础上均衡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从“我们的家底儿”谈起,指出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 标签: 贫富差距 社会失衡 均衡发展
  • 简介:基于中美最近30多年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第一,中国近几年GDP增速放缓,维持在7%一8%之间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即便如此,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在2021年成为全球第一,人均GDP有望在2030年达到2万美元;第二,按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进行估计,在2030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将低于6%,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将降至29.3%,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将达65%;第三,在2026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比将下降到3.7%,第二产业降至35.7%,第三产业将超过6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第四,美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度很强,错位幅度控制在4个百分点以内,而中国的错位幅度很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错位幅度高达20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和行业分布间的错位幅度接近50个百分点.

  • 标签: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
  • 简介:英国统治新加坡时期推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表面上看完全是这种政策推动了新加坡转口贸易经济的繁荣,实际上新加坡转口贸易的繁荣和同期整个世界贸易的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20世纪20年代以后转口贸易的危机也是不利外部环境的产物,自由贸易政策对贸易只在外部环境提供的可能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而且在20世纪上半期的历史条件下还对工业化有强烈的不利影响。殖民统治者把自由贸易政策解释成神圣的原则,但实际上是维护少数人

  • 标签: 新加坡 自由贸易 转口贸易 经济发展 工业化
  • 简介:池州市作为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其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压力。首先选取17个指标对池州市经济发展状况与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两者间的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至2013年间,池州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年均增长23.09%,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年均下降2.5%,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由0.334提升至0.676,整体呈上升态势,但波动性较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池州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生态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度 池州市
  • 简介:摘要:文章基于调查问卷数据和文献调研,分析了全国学会服务广西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总结了全国学会服务广西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典型案例,提出了推进全国学会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

  • 标签: 学会 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 发展
  • 简介:根据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不一,地区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等特点,从民族文化和地区发展的多元性出发,研究教育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和地方型人力资本投资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平等发展的角度.提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重心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和大量增加地区发展所需特殊人力资本的存量,力图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构建协调的教育结构。

  • 标签: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多元文化 教育结构配置 不平等 社会经济发展
  • 简介:发展林下经济是为了实现林地经济效益与林地生态保护的平衡,实现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一轮林改中漳州农村林下经济发展为沿海地区深化林权改革探出了新路子。漳州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三种通过发展农村林下经济来保护林地生态的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企业主导-农户参与型、农户主导-政府支持型。漳州模式的成功因素前期林改的红利奠定了基础、政府对林下经济与生态文明的重视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未来改进的方向是要实现林下经济产业结构的平衡,凸显林下经济的规模效益。

  • 标签: 生态宜居 林地生态 农村林下经济 林权改革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己开始启动,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通道上的凭祥市正面临大好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创造机会发展经济,是凭祥目前面临的关键任务。本文将深入分析凭祥的经济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 标签: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凭祥 经济发展 战略
  • 简介:人口文化构成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对教育起决定作用,教育对经济起促进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笔者在分析和探讨了内蒙古人口文化构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区域差异后,提出了今后各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为振兴自治区经济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内蒙古 人口文化构成 经济发展 类型区 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