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正在影响景观行业。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景观行业对设计有了重新认知。而防疫的常态化,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生态问题,文化遗失与保护等问题日渐严重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景观设计利用新技术改善社会问题,或者说未来的景观设计应该有何变化,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有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城市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前提下,未来景观在当下的实验性尝试对社会影响意义深远,未来趋势仍在探索。

  • 标签: 城市园林 景观设计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数字化技术
  • 简介:摘要:“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其意义并不局限于一个简单的居所,而是承载几代人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一个精神文化标志。随着近来个各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家庭住宅的重要性更加得以体现。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结构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因此如何做好集合住宅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本文中,笔者以家庭成长理论为基础,对集合住宅户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认为此类设计应该满足“适应性”与“可变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设计的一般原则。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家庭周期 户型设计 适应性 可变性
  • 简介:摘要:防火窗在我国有比较长的使用历史,最初指设计安装在防火墙上或者避难间、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等特殊场所的窗,相比于建筑外窗,防火窗更是一种消防产品。按照耐火性能划分,防火窗可分为隔热型和非隔热型,按照耐火时间大致可划分为甲级、乙级、丙级。“耐火窗”顾名思义泛指具备一定耐火性能的建筑外窗,按材质可分为塑钢耐火窗和铝合金耐火窗,但在我国的众多产品标准中并未对“耐火窗”进行定义,“耐火窗”是建筑行业对该类产品的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

  • 标签: 建筑门窗 耐火性能 防火窗 耐火窗
  • 简介:摘要: 江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直接影响到以江水为冷热源的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而已有文献多数是选取某几个时间点进行测量与分析。本文借助运行多年的江水源热泵项目的数据监测系统,获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0月间逐日逐时的长江(南京段)水温数据,在此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长江(南京段)水温在该时间段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了较为准确的规律,为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长江水温 实测 变化规律 南京
  • 简介:摘要:水文地质条件作为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既有建筑物、边坡及基坑等的安全,甚至可能引发工程风险和安全事故,应通过水文地质专项勘察或观测及时掌握水文地质信息资料,在新建建筑物设计及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地下盲沟等措施予以减少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

  • 标签: 水文地质 水力坡降 地下盲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低频重复电刺激(RNS)的特点,并分析RNS结果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 2020 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因疑诊为MG行肌电图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电生理数据,最终确诊为MG的患者107例。分析眼肌型和全身型MG的低频RNS特点,并根据RNS检测结果分为RNS阴性组和RNS阳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血清学及胸腺CT结果、胸腺病理等辅助检查结果;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低频RNS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眼肌型MG的RNS阳性率为34.1%(15/44),全身型MG的RNS阳性率为73.0%(46/6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身型MG中副神经(68.3%,43例)、面神经(52.4%,33例)的低频RNS阳性率均较尺神经(14.3%,9例)高(均P<0.001);RNS阳性的全身型MG,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下降率(32%±11%)高于眼肌型(22%±7%,P=0.011)。面神经RNS阳性组比阴性组更容易累及咽喉肌[22例(52.4%)比17例(26.2%),P=0.006];面神经、副神经、尺神经RNS阳性组的重症肌无力定量(QMG)评分均较阴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眼肌型MG,RNS阳性组的起病年龄大于阴性组[52.0(40.0, 73.0)岁比24.0(12.0, 51.5)岁,P=0.021],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率(P=0.03)及QMG评分(P<0.001)均高于阴性组;全身型MG中, RNS阳性组的AChR抗体的阳性率(P=0.023)及QMG评分(P<0.001)均高于阴性组。QMG评分(OR=1.66,95%CI:1.36~2.03, P<0.001)、AChR抗体阳性(OR=5.45,95%CI:1.28~23.14,P=0.022)均为RNS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低频RNS异常多见于全身型MG,刺激副神经、面神经时阳性率更高;易合并AChR抗体阳性,且肌无力状态更严重,因此,对RNS阳性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和尽早的干预是需要的。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电生理学 乙酰胆碱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学分布、药敏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对患者细菌学分布及药敏进行统计。结果122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40株,其中G-杆菌87株,占62.1%;G+球菌53株,占37.9%。结论糖尿病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患者39例的资料,男25例,女14例,年龄15~80(40±16)岁,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12)与非复发组(n=27),对其临床表现、复发相关因素、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累及眼别63只眼,其中视神经周围炎(OPN)30只,占47.6% (30/63);发作次数1~9次,其中12例发作≥2次。发病时重度视力损害(SVL)有37只眼[58.7%(37/63)],最终随访视力SVL有7只眼[11.1%(7/63)]。视盘水肿48只眼[76.2% (48/63)];视神经MRI长节段病变47只眼[74.6%(47/63)]。1例合并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复发组比非复发组年龄小[(28.5±9.8)岁比(43.3±16.4)岁,P=0.001 ];两组的性别、是否双侧发病、最初视力、最终视力、视盘是否水肿、头和脊髓是否有病灶以及是否加免疫抑制剂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的患者急性发作期均予甲泼尼龙(MP)冲击治疗,16例加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缓解。结论MOG抗体阳性视神经炎多双眼同时发病,常表现为OPN,多伴视盘水肿,病初视力损害重,但大多视力恢复较好。可能合并脑膜炎和脑炎。视神经MRI显示病变常表现为长节段病变。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疼痛和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视神经炎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 视神经周围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泉州2018—2019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流行情况和基因特征。方法样本来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送检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样本,共141份。采用RT-PCR法进行HRSVG基因3′末端靶基因扩增,使用sequencher 5.0以及MEGA5.05软件进行序列编辑、进化树构建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HRSV阳性样本25份,17份样本成功获得靶基因序列,其中HRSVA 13份,HRSVB 4份;共鉴定出两个基因型:ON1基因型(13份,HRSVA)和BA9基因型(4份,HRSVB)。5条ON1基因型靶基因序列与2012—2015年北京、长春和浙江流行的ON1基因型序列汇聚为一簇(Cluster1);1条(FJ19-02)与2012—2015年我国多个地区流行的ON1基因型序列汇聚为一簇(Cluster2);其余7条为独立的一簇(Cluster-FJ)。HRSVB亚型中FJ18-02、FJ19-14、FJ19-15与2015年在吉林长春流行的BA9基因型序列汇聚在一起;FJ19-13则与2013年在广州和浙江两地流行的BA9基因型序列具有较近的亲缘性。ON1基因型和BA9基因型均在重复插入的72和60个碱基片段区出现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Cluster-FJ分支靶基因序列出现了特征性氨基酸突变(H266L);FJ19-13出现了H261Q和Q265L的独立突变。结论2018—2019年福建泉州流行的HRSV基因型为BA9和ON1,Cluster-FJ为新发现的独立传播链,有可能在泉州建立了本土循环流行。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人 基因型 基因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tO2)变化幅度与患者术前基础疾病及术中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耶鲁纽黑文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进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39例,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既往病史、术中指标和rSctO2指标(基线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基线值、基线值-最小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SctO2各项指标与术前、术中因素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之间rSctO2各项指标的差异;以有无糖尿病作为分层因素,对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与rSctO2各项指标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7.6±5.6)岁,左侧额叶rSctO2基线值为(71.2±3.9)%,右侧为(70.8±4.1)%。高血压组左、右侧rSctO2最大值-基线值分别为(12.9±4.5)%、(12.8±4.4)%,小于非高血压组的(16.3±4.2)%和(16.2±4.9)%(t=2.329、2.266,均P<0.05);高血压组的右侧基线值-最小值为(5.3±3.7)%,显著大于非高血压组的(2.7±4.2)%(t=-2.061,P<0.05)。糖尿病组左侧rSctO2最小值为(64.4±4.2)%,左、右侧最大值分别为(81.7±4.0)%、(81.9±4.5)%,均低于非糖尿病组的(68.4±4.1)%、(86.7±4.2)%、(86.0±3.7)%(t=2.623、3.297、2.850,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年龄(t=2.866,P<0.05)、高血压病(t=-4.530,P<0.01)对左侧最大值-基线值具有影响;高血压对右侧最大值-基线值具有影响(t=-4.629,P<0.01)。结论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rSctO2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老年人 局部脑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山西西龙池电站下库渗漏水量较大且含有大量的白色析出物,渗漏水的pH值、Ca2+、Mg2+离子含量较高,因此,渗漏水回收后可能对库区水产生影响。本文通过监测对相关水质对回收水系统设备以及电站发电机组、管道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漏水具有较高的结垢倾向,尤其是与机房冷却水混合后结垢倾向加强。库盆水经多年运行后,pH有所升高,虽然目前尚无明显析出沉淀的现象,但也已经具有了结垢的倾向。库盆水无对金属设备腐蚀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Prader-Willi综合征(PWS)患者临床生化特征和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5例PWS患者,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M(Q1,Q3)][3.0(0.8,10.0)]岁。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生化资料,并采集外周血标本。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用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S-MLPA)检测患者基因缺失或甲基化异常,并据此分组(父源缺失组27例,甲基化异常组8例),分析两组患者生化检查结果及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结果MS-MLPA技术检测示77%(27/35)的患者基因型为父源缺失型,23%(8/35)患者为甲基化异常。生化检查结果方面,父源缺失组患者尿酸(UA)水平高于甲基化异常组[(363±101)μmol/L比(259±74)μmol/L,P=0.019]。体重与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经体重校正后,父源缺失组与甲基化异常组患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两组患者均应用生长激素[剂量:每天(0.14±0.03)U/kg]治疗。父源缺失组患者随访(26.0±13.6)个月,身高由(99.0±31.5)cm[(-0.3±1.1)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标准差(SDS)]增加至(107.5±27.0)cm[(0.7±0.9)SDS](P=0.037);甲基化异常组患者随访(25.8±11.6)个月,患者身高由(86.4±31.2)cm[(-0.7±1.8)SDS]增加至(95.6±26.5)cm[(0.0±1.6)SDS](P=0.557)。治疗前后父源缺失组和甲基化异常组患者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7.1)kg/m2比(22.4±6.8)kg/m2,P=0.890;(17.0±3.1)kg/m2比(16.4±2.7)kg/m2,P=0.754]。结论父源缺失和甲基化异常的PWS患者生化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WS患者早期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可有效促进身高增长,控制体重增加。

  • 标签: Prader-Willi综合征 MS-MLPA 父源缺失 甲基化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非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NNLUTD)的影像尿动力学和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NNLUTD的患儿。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功能障碍及解剖学畸形引起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所有患儿进行影像尿动力学和尿常规检查,并依据影像尿动力结果分为4组:尿动力结果正常者(Normal组)、单纯逼尿肌过度活动者(DO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者(DSD组)和逼尿肌活动低下者(DU组)。分析4组患儿临床症状、影像尿动力学结果、尿路感染(UTI)和膀胱输尿管反流(VUR)比例等。结果共173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男103例、女70例,年龄(7.2±3.3)岁。Normal组46例(26.6%),DO组63例(36.4%),DSD组39例(22.5%)和DU组25例(14.5%)。DSD组和DU组VUR比例均高于Normal组和DO组[18例(46.2%)和11例(44.0%)比7例(15.2%)和14例(22.2%),均P<0.05],DO组VUR患儿中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12例(32.4%)比2例(7.7%),P=0.020];DSD组和DU组UTI比例均高于DO组[16例(41.0%)和12例(48.0%)比12例(19.0%),均P<0.05],Normal组、DO组和DU组UTI患儿中女性构成比均高于男性[9例(45.0%)比4例(15.4%)、8例(30.8%)比4例(10.8%)和7例(87.5%)比5例(29.4%),均P<0.05]。DSD组最大逼尿肌压力高于Normal组、DO组和DU组[(95±47)比(43±18)、(56±18)和(12±9)cmH2O,均P<0.05,1 cmH2O=0.098 kPa];与Normal组和DO组两组相比,DSD组和DU组两组残余尿量均较多[(58±38)和(70±62)比(8±8)和(8±7)ml],两组低顺应性膀胱比例均较高[15例(38.5%)和11例(44.0%)比1例(2.2%)和10例(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O组、DSD组和DU组最大膀胱容量均低于Normal组[(178±61)、(184±81)和(194±93)比(256±92)ml,均P<0.05]。4组患儿之间尿急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rmal组、DO组、DSD组和DU组分别为13例(28.3%)、41例(65.1%)、22例(56.4%)和11例(44.0%),P=0.001];4组患儿之间排尿困难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Normal组、DO组、DSD组和DU组分别为5例(10.9%)、18例(28.6%)、20例(51.3%)和15例(60.0%),P<0.001]。结论儿童NNLUTD 4种类型具有不同的影像尿动力学特征。DSD和 DU患儿VUR和UTI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膀胱顺应性降低和残余尿量增多相关。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为临床诊治难治性NNLUTD患儿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儿童 下尿路功能障碍,非神经源性 影像尿动力 症状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预测病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的可行性,为GST患者在治疗前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ST患者504例(共计506枚GS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59例,女245例,年龄13~85(60±11)岁。根据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标准,分为低风险组(极低危险度和低危险度,277枚)和高风险组(中危险度和高危险度,229枚)。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出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肿瘤长径对危险度分级的预测价值。结果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在性别(男/女:131/146比129/100)、消化道出血(有/无:39/238比59/170)、形态(规则/不规则:218/59比95/134)、钙化(有/无:36/241比53/176)、坏死程度(0°/Ⅰ°/Ⅱ°/Ⅲ°:197/61/16/3比58/98/32/41)、溃疡(有/无:32/245比94/135)、生长方式(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腔内外生长:102/105/70比44/98/87)、肿瘤位置(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98/7/135/12/25比98/6/114/5/6)、供血动脉(有/无:32/245比104/125)、血管样强化(有/无:19/258比88/141)、灶周积液(有/无:0/277比13/216)、灶周脂肪阳性征(有/无:0/277比30/199)、肿瘤最长径[2.82(2.04,3.80)cm比5.93(4.06,8.29)cm]、肿瘤短径[2.31(1.60,2.88)cm比4.40(3.21,6.37)cm]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最长径(OR=2.08,95%CI:1.35~3.20)和溃疡阳性(OR=2.01,95%CI:1.03~3.92)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位置中以胃窦为参照,胃底(OR=7.77,95%CI:2.00~30.24)、胃体(OR=3.93,95%CI:1.03~15.01)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最长径预测肿瘤危险度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8 cm、62.9%、95.3%。结论GST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术前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为患者治疗前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度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肺泡低通气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OSAHS且完成日间清醒期经皮二氧化碳(PtcCO2)监测的患者资料。共纳入患者177例,其中男167例,女10例,年龄为(40±8)岁。以日间清醒期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定义为日间肺泡低通气,分为日间肺泡低通气组、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分析体质指数(BMI)预测日间肺泡低通气的临界值,并以BMI临界值进行分组;128例OSAHS患者进行了夜间持续PtcCO2监测,根据是否发生日间肺泡低通气进行分组;分别比较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52)BMI[27.57(26.55,30.33)比26.60(25.06,28.09)kg/m2]、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9.50(6.25,12.00)比7.00(4.00,10.75)分]、氧减指数(ODI)[38.00(15.23,64.93)比26.80(11.30,44.30)次/h]、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11.24%(1.88%,32.44%)比 4.35%(0.72%,9.87%)]均高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125,均P<0.05);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74.50%(60.25%,82.00%)比 79.00%(73.00%,84.50%)]、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94.00%(91.00%,95.00%)比 95.00%(94.00%,96.00%)]低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均P<0.05)。BMI预测日间肺泡低通气的临界值为27.04 kg/m2,据此将患者分为高BMI组(90例)、低BMI组(87例)。高BMI组主诉日间嗜睡的比例、ESS评分、高血压的患病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均高于低BMI组(均P<0.05)。128例患者接受夜间持续PtcCO2监测的患者中,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40)的BM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睡眠期PtcCO2水平、发生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的比例均高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88)(均P<0.05)。结论OSAHS合并日间肺泡低通气的患者BMI较高,夜间缺氧更严重;BMI>27.04 kg/m2患者更易发生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障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肺泡低通气 体质指数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随访研究,以2008—2016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行肿瘤切除的PPG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57例。获得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PPGL发病情况(起病年龄、病程、家族史、肿瘤位置、肿瘤是否双侧或多发、术前血压),PPGL肿瘤临床和病理特点(肿瘤大小,术中是否有粘连、侵袭或浸润,术后病理包膜是否光滑完整、有无浸润生长、囊变坏死以及Ki-67指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等,根据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并比较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之间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157例患者的年龄为(42.4±13.4)岁,男69例,女88例。其中103例为嗜铬细胞瘤(PCC),54例为副神经节瘤(PGL),随访时间为(9.5±2.0)年。PCC患者中,13例(12.6%)术后复发,9例(8.7%)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起病年龄更小[(27.3±15.7)岁比(39.3±12.2)岁,P=0.003],病程更长[48.0(23.0,141.0)月比12.0(4.0,60.0)月,P=0.010];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体积更大[8.0(6.1,12.8)cm 比 5.0(4.0,7.0)cm,P=0.027]。PGL的患者中,8例(14.8%)术后复发,5例(9.3%)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病程更长[90.0(36.3,165.0)月比24.0(8.0,72.0)月,P=0.009],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更高[4/8比4.4%(2例),P=0.003];远处转移患者术前舒张压更高[(146.0±32.1)mmHg比(120.6±25.3)mmHg,P=0.043](1 mmHg=0.133 kPa),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也更高[2/4比4.4%(2例),P=0.029]。结论PPGL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后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的PPGL患者起病年龄更小,病程更长,肿瘤体积更大,且多发病灶更为多见。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东部旺尕秀地区石炭系怀头他拉组样品中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选用对沉积介质环境反映比较敏感的锶(Sr)、铜(Cu)钡(Ba)、铀(U)等微量元素指标,分析研究区地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与沉积介质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探讨柴北缘石炭系怀头他拉组的沉积介质环境。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东部旺尕秀区石炭系怀头他拉组基本为干热气候,当时正处在海侵不断扩大的海相沉积的缺氧的还原环境。

  • 标签: 微量元素 沉积介质环境 怀头他拉组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部旺尕秀
  • 简介:摘要震旦系灯影组磷矿是一种较新的成矿期,在我国很少见到,不管是在各种地质活动或者是地球环境方面,均发生化学变化,都有着其独特的一面。本文对鄂西震旦系灯影组邓家崖矿区的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该地区的矿床形成,是在海水的辐射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而形成的,并且,这种类型的矿床是由于海生物不断沉积产生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磷块矿床。

  • 标签: 灯影组 磷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 简介:摘要小儿麻醉期间多种因素可导致血糖变化,无论血糖过低还是过高都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因而维持小儿血糖在正常水平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小儿麻醉期间是否应该使用葡萄糖液,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葡萄糖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研究显示,对术前禁食时间短、小手术及身体状况差的患儿,可使用无糖液,对于新生儿、早产儿、禁食时间较长及术前状况差的患儿,可使用低浓度葡萄糖液,并加强监测,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

  • 标签: 糖代谢 血糖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