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低剂量敌百对高脂模型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A组: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加敌百清晨空腹灌胃(18mg·kg^-1·d^-1);B组:单纯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检测喂饲饲料前和喂饲后5周、10周、15周血清PON1、胆碱酯酶(CHE)、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反应蛋白(CRP)和血糖(GLU);实验第5周、第10周每组处死5只免,第15周处死全部剩余兔,取主动脉全段,苏丹Ⅳ染色,Photoshop系统测定粥样斑块面积占内膜面积的百分比;检测肝PON1活性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RR)。结果:喂饲高脂高胆固醇后,A组和B组动物的TC、TG、HDL、LDL、CRP、GLU水平明显增高,但A、B组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PON1、肝PON1活性降低,但A组PON1活性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动物主动脉EDRR均降低,A组EDRR降低大于B((P〈0.05);喂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各组动物主动脉均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但A组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内膜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敌百加速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ON1活性有关。

  • 标签: 敌百虫 动脉粥样硬化 对氧磷酶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为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条件,从行为学实验培训角度以培养实验技术人员基本实验技能为重点。方法:安排学生学习行为医学发展史、熟练行为学动物生命观、基本实验仪器操作以及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自行研制行为检测制仪器等课程。结果:实验技术人员了解了现代行为学的发展,掌握常规的实验方法,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激发了实验技术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结合。结论:多途径带教培训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行为学实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 标签: 医学实验带教 行为学 培养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通过饮食是动物获取所需胡萝卜素的难一来源。然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发现。一种名为豌豆蚜虫的昆虫能够生产制造自身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胡萝卜素。研究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标签: 《科学》杂志 胡萝卜素 动物体内 亚利桑那大学 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相对简单稳定的大鼠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方式,为髂骨移植诱导免疫嵌合状态的研究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旧术式组,将供者髂骨肌皮瓣移植入受者腹股沟区,吻合供者髂腰动静脉和受者股动静脉;实验组,剥离供者髂骨臀大肌,取供者的髂骨连带肌肉及皮瓣移植于受者的腹股沟区域,将供者的髂总动脉和髂腰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股动静脉吻合,随后缝合皮肤。术后所有大鼠给予环孢素A28天,始剂量16mg/kg/d,第三周始每周剂量减半,第28天处死大鼠并选取髂骨做病理学检测,观测骨髓细胞量,骨陷窝是否有骨细胞等,以此判断髂骨是否成活。结果:实验组共进行手术15例,皮瓣成活11例,成功率73%;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7例,成功率47%;旧术式组共进行手术8例,皮瓣成活4例,成功率50%,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3例,成功率37.5%,其中实验组动脉吻合时间(24.7±2.3)min,明显短于旧术式组(36.7±1.5)min(均P〈0.05),而静脉吻合时间、缺血时间,供受体准备时间并无差异(均P〉0.05)。结论:通过剥离供者臀大肌,改变动脉吻合对象,可以建立相对简单、稳定的髂骨皮瓣移植模型,为探索带血管骨髓移植诱导嵌合状态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 标签: 髂骨皮瓣 大鼠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