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行产前筛查的1000例孕妇,选取超声筛查胎儿颜面部异常者作为观察组(13例),选取超声筛查胎儿颜面部正常但有高危因素者作为对照组(42例),对比两组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染色体结果,分析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共包括唇腭裂畸形7例,鼻骨缺失4例,小下颌异常2例。其中,超声软指标异常8例,染色体异常7例,合并畸形4例;②观察组颈部透明层厚度(NT)厚度为(2.46±0.43)mm,对照组NT厚度为(1.82±0.34)mm,P<0.05;③观察组染色体异变率53.8%(7/13),对照组染色体异变率4.8%(2/42),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并借助颜面部畸形指标提升染色体异常胎儿检出率。

  • 标签: 超声 颜面部畸形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的患者的性别因素与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2019年 8月、 9月在北京霍普医院核医学科进行碘 [131I]治疗的 195位患者从性别方面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性别的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女性患者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严重程度均高于男性患者。结论: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性别 甲癌术后碘 [131I]治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摘要:目的评估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入选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OSA患者71例,根据是否存在颈AS斑块,分为AS组27例和无AS组44例。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血氧饱和度(SpO2),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组平均SpO2显著低于无AS组[(93.57±5.59)%us(95.58±2.79)%,P=0.048],平均SpOz与CIMT呈负相关(r=-0.361,P=0.002)。AS组与无AS组AH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59±11.27)次/hvs(19.92±10.61)次/h,P=0.803]。结论无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OSA严重程度与AS无关。

  • 标签: 无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颈动脉粥样硬化 关系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 累及髋关节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脊柱 - 骨盆关系改善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4年1月~ 20192019 年6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 年6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 AS 累及髋关节患者 4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 40 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前屈角度和后伸角度。测定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骨盆倾斜角( PT) 、入射角( PI) 、骶Ⅰ椎体的倾斜角( SS) 、腰椎前凸角( LL) 、胸椎后凸角( TK) 。在观察组患者手术前以及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随访过程中检测患者的 Harris 髋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前屈角度平均( 83. 48 ± 2. 46) °,后伸角度平均( 9. 2 ± 0. 3)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 PI 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 < 0. 05) ,观察组患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 全髋关节置换术 脊柱 - 骨盆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接受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与否,将其分为办理组57例和未办理组34例。未办理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办理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在管理后的第1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在管理后的第1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办理组患者依次为94.74%、84.21%、75.44%,未办理组依次为76.47%、64.71%、52.94%,办理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依均高于未办理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接受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与否,将其分为办理组57例和未办理组34例。未办理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办理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在管理后的第1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在管理后的第1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办理组患者依次为94.74%、84.21%、75.44%,未办理组依次为76.47%、64.71%、52.94%,办理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依均高于未办理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办理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门诊特殊病慢性病医保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衰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心衰患者,列为研究组,另纳入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列为常规组。对所有受检者的QT离散度、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进行检测,并探究QT离散度的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心衰死亡组QT离散度大于心衰存活组和常规组,心衰存活组QT离散度大于常规组(P<0.05);严重心律失常组QT离散度大于轻度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轻度心律失常组QT离散度大于无心律失常组(P<0.05)。严重心律失常心衰组心率变异性小于无心律失常心衰组和常规组,无心律失常心衰组心率变异性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衰患者中,QT离散度增加及心率变异性下降,对监测室性心律失常意义重大。

  • 标签: 心衰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相互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4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4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检测血清瘦素水平、血透明质酸(HA)及Ⅲ型前胶原肽(PⅢP),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HA、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HA、PⅢP有明显的相关性,是促进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瘦素水平 血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肽 关系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P1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CIN分级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所选取77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5例子宫颈鳞癌患者、30例子宫颈慢性炎以及30例正常子宫颈患者的P16蛋白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与CIN分级的关系。结果子宫颈慢性炎和正常子宫颈组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患者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相对较高,其中CINⅢ级、CINⅡ级、CINⅠ级患者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8.24%、81.25%,随着CIN分级程度的加重,其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不断增加,两者呈现正相关性。且CINⅢ级患者P16蛋白诊断敏感性和均较CINⅡ级、CINⅠ级患者高,不同CIN分级的患者其P16蛋白的临床诊断敏感性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蛋白在不同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类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存在一定差异,可将其作为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临床诊断参考指标,对提高CIN分级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P16蛋白 子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定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与震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该部分患者来自震区,均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共100例,抽取该部分患者的诊断数据,对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危险因素: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和血糖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26.5%、10.9%、42.5%和21.9%。经过半年的随访,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上升到31.2%、11.6%、46.8%和22.7%,其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中,高血压、血糖异常和血脂异常仍然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随着高血压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与高血压相关的两个危险因素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最高。在这种组合中,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对冠心病和中风的患病率有很大影响。

  • 标签: 特定老年人群 高血压 危险因素 震后 心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功能检验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方法 选取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研究组)与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均实施肝功能检测,观察其结果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肝功能检测指标均呈现异常状态,且Child-Pugh分级越高血清胆固醇、白蛋白、胆碱酯酶越低,总胆汁酸越高(P

  • 标签: 肝功能检验 肝炎肝硬化 临床意义 病情严重程度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脑出血老年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27例脑出血老年患者,分析临床资料,均行CT检查测定颅内出血量,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病情,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检测血清IL-33水平,分析IL-33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发病后7d、发病后6个月IL-33水平均更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入院时IL-33水平更低(P<0.05);入院时血清IL-33水平与血肿体积(r=-0.37,P<0.05)及NIHSS评分(ρ=-0.54,P<0.05)呈负相关;入院时血清IL-33水平是脑出血老年患者7d死亡率、6个月死亡率及6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脑出血老年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可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脑出血 老年患者 病情程度 相关性 预后 死亡率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分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者的D-二聚体的含量差别,从而探讨D-二聚体在不同分型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腹型、肾型及单纯型(AP)患者各18、15及20例,比较以上三组患者D-二聚体、血小板(PLT)计数及凝血时间(w)的差别。结果三组患者血小板及凝血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单纯型,而单纯型患者明显高于肾型,三者当中任意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门无相关性(P〉0.05)。结论以单纯型AP患者为参照,腹型AP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肾型明显降低,该现象在腹型及肾型过敏性紫癜的鉴别诊断起到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分型 D-二聚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衰弱与恐惧跌倒相关性活动限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13例自2022年7月-2023年6月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爱特蒙特衰弱量表(EFS)评估患者衰弱状况,应用害怕跌倒避免行为问卷(FFABQ)评估患者恐惧跌倒相关性活动限制,应用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评估生活质量,统计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检出情况,比较衰弱老年冠心病患者与非衰弱老年冠心病患者FFABQ得分、SF-12得分,分析衰弱与FFABQ得分及SF-12得分相关性。结果:老年冠心病衰弱率达30.09%,衰弱老年冠心病组患者FFABQ得分明显高于非衰弱老年冠心病组,两组FFABQ得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老年冠心病组患者SF-12评分显著低于衰弱老年冠心病组患者,两组SF-12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S评分与FFABQ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SF-12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衰弱与恐惧跌倒相关性活动限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均存在相关性,衰弱程度越严重则患者恐惧跌倒相关性活动限制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差,临床应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程度并降低恐惧跌倒相关性活动限制程度,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衰弱 恐惧跌倒相关性活动限制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的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依据是否存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分为A(单纯糖尿病)、B(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B组LDL-C、TG、TC水平均比A组高(P<0.05);B组发生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几率比A组高(P<0.05)。结论 和单纯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高,因此此类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此达到及时发现和治疗的目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LDL-C 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