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全国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孟建柱同志在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标签: 社会主义法治 中国特色 总书记 习近平 精神 道路
  • 简介: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法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政法形态、系统形态和经验形态,分别以张文显、公丕祥和朱苏力为代表,三个形态的分野并不具有严格的时间上的承继关系,而是学术上的流派差别。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法理学的新形态应当是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的统一。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法理学 法学形态
  • 简介: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于4月2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举办,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市律师协会承办。来自全国公、检、法、司实务部门以及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160多人与会,

  • 标签: 中国法学会 法学研究 民事诉讼 年会综述 民事程序法 诉讼模式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交付是特殊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在交付与登记发生冲突时,交付优先于登记,使登记的对抗效力几丧失殆尽,有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4条的本旨。反对观点将登记优先于交付,混淆了生效要件与对抗要件,不合逻辑。为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4条的规范目的,使登记对抗的效力得以发挥,为符合社会事实领域的登记确信及法律设置登记制度的目的,且不违背物权变动的基本民法原理,在解释论上应放弃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改采意思主义的立场。

  • 标签: 特殊动产物权变动 登记对抗 交付生效 意思主义
  • 简介:在络德睦教授的新著《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中,我们看到了'现代法'作为一种普世的现代观念以及社会组织方式,在两个普世帝国19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史交锋中的形成过程。[1]也正是由于这种全球史的视角,作者所主要关心的'中国法律性'(Chineselegality)问题也不简单地被看作一种本质主义式的中国例外论,而成为了一个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现代普遍

  • 标签: 东方主义 中国美国 中的立法者
  • 简介: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奋力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政府工作报告 大发展 现代化 习近平 李锦斌
  • 简介:10月30日。自治区检察院机关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智友强调,全区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各项检察工作,真正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成果转化为服务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区检察工作自身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 检察院 自治区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