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医生慢性肩颈痛现状,分析其与工作负荷因素的关系,为下一步制定建设绿色工作场所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湖南省在岗医生为研究对象,以自制“医务人员慢性肩颈痛风险评估”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559名医生参与调查,最终获得537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6%,其中有386名(71.8% )医生近1年发生过肩颈痛。方差分析显示,慢性肩颈痛对不同职称医生提起重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急诊病房专科特点,探索急诊病房不同区域护理工作负荷与人力资源的关系,评价基于护理工作负荷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的效果。方法以医院信息系统医嘱平台为基础,调取2019年6月至12月急诊病房不同区域护理工作负荷项目,运用德尔菲法,由10名专家通过2轮问卷调查确立纳入护理项目指标,用负荷权重法确立护理项目权重,形成科室护理工作负荷计算公式,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比较实施前后急诊病房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护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抢救室与观察室护理级别类(Z=8.571,P=0.010)、抢救类(Z=9.825,P=0.010)、治疗类(Z=10.182,P=0.014)、呼吸支持类(Z=6.000,P=0.019)护理单元工作当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室患者的护理工作量均低于抢救室。实施人力资源调整措施前、后半年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63‰(12/18 864)下降至0.10‰(2/19 805)(χ2=4.183,P=0.002),调整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总满意度及满意度评分均较调整前明显提高(均P<0.001)。结论急诊病房不同护理区域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护理工作量方面存在差异,尤其抢救室与观察室,人员配备应基于多种因素进行配比。基于科室护理工作负荷测算标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满意度,为三级医院急诊病房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急诊病房 护理工作负荷 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蛙人在完成水下特种作战训练任务时暴露于水下高气压环境。本研究根据蛙人水下高气压暴露特点,分析蛙人潜水程序的限制因素,归纳蛙人典型潜水方式及蛙人水下特种作战时面临的主要生理负荷,提出蛙人机能需求,为提高蛙人作战训练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蛙人 潜水方式 反复潜水 生理负荷 训练
  • 简介:【摘要】目前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显著,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发病率。平板心脏运动负荷试验系指通过运动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但负荷达到一定量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能相应增加,从而诱发静息状态下未表现出来的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并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出来。活动平板心脏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相对安全的诊断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 标签: 冠心病 运动负荷试验 活动平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荷强度对蛙泳技能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游泳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五个不同级别负荷强度,分成五组,每组运动员按照相应的负荷强度进行蛙泳技能训练,比较不同负荷强度下运动员蛙泳技能训练效果。结果:不同负荷强度运动员蛙泳技能训练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结论:随着负荷强度的增加,运动员蛙泳技能训练效果也逐渐提升,但是当负荷强度超过3级时,蛙泳技能训练效果逐渐下降。蛙泳运动员技能训练时训练时间为55min-65min,距离为500m,负重量为9kg,蛙泳训练效果最佳。

  • 标签: 负荷强度 蛙泳技能 训练效果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社会认知和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抑郁发病率的不断攀升,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疾病负担。非稳态负荷是一项包括多个生理系统失调的综合性指标,在大脑发育关键阶段,非稳态负荷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总结了青少年非稳态负荷的评价方法和流行状况,综述了非稳态负荷与青少年抑郁的关联,并揭示了潜在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非稳态负荷
  • 作者: 王瑶 万钧 翟振国 王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 100191,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100730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升高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预后较差。然而压力的升高只有在肺血管床减少一半以上时才会出现,且肺动脉高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通常在发现时就已处于临床过程的晚期阶段。人们试图通过探索肺血管对运动的异常反应,即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来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目前对运动性肺动脉高压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其诊断后的干预措施也存在很大争议,尚需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方法在低负荷转移性前列腺癌(LB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LBMP的91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3~72(67.4±4.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全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其中52例患者接受单纯前列腺直接放疗(PODT组),39例患者接受前列腺联合转移灶放疗(PMRT组)。PODT组患者的放疗靶区为前列腺和双侧精囊,即计划靶区体积(PTV),其处方总剂量为62.5 Gy (2.5 Gy/次,1次/d,25次/5周);PMRT组患者的放疗靶区为PTV+淋巴结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nd)+椎体转移灶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m),其中,PGTVnd处方总剂量为55 Gy(2.2 Gy/次,1次/d,25次/5周);PGTVm处方总剂量为45 Gy(1.8 Gy/次,1次/d,25次/5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肿瘤照射体积、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采用扩展性前列腺癌复合指数(EPIC)量表和肿瘤放疗协作组(RTOG)标准评价2组患者各个随访时间点的生存质量和急性放射损伤;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急性放射损伤;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 χ2检验。结果PODT组总的照射体积为(264.52±86.37) cm3,显著低于PMRT组的(418.47±63.64) cm3,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 P<0.05 )。PODT组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左侧股骨头和右侧股骨头)的照射剂量均显著低于PMRT组(t=2.01~4.78,均P<0.05)。PODT组在放疗结束当天、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6个月的泌尿系统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PMRT组(Z=4.467、5.726、7.984,均P<0.05);PODT组在放疗结束当天、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24个月的肠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PMRT组(Z=3.826、5.693、7.874,均P<0.05);PMRT组的性功能评分在放疗后3个月及以后的各个随访时间点均高于PODT组(Z=2.381~9.872,均P<0.05 )。PODT组和PMRT组的5年总生存(OS)率和前列腺癌特异性生存(PCSS)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62、3.07,均P>0.05)。PODT组的5年无生化失败期间(IBF )率低于PMRT组(4.2%对14.9%),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 ,P=0.03 )。PMRT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减少、下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ODT组(χ2=6.09、3.12、7.58,均P<0.05 );其呕吐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PODT组(48.7%对19.2%,χ2=8.93 ,P<0.05 )。结论LBMP患者接受PMRT可提高IBF时间,但无法延长PCSS和OS时间,且增加了辐射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放射疗法 生活质量 辐射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高淋巴结负荷的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1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 6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腋窝高淋巴结负荷(HNB)组和非HNB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负荷的影响因素,建立MSCT对HNB的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HNB的最佳界值,采用Kappa检验评价MS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2 620例患者中,HNB患者16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MSCT异常淋巴结数目、MSCT最大异常淋巴结长短径之比、最大异常淋巴结门情况及最大异常淋巴结实质与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负荷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SCT异常淋巴结数目是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HNB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于无异常淋巴结的患者,MSCT诊断有1枚、2枚、3枚、≥4枚异常淋巴结患者为腋窝HNB状态的OR值分别为3.305、9.379、126.163和780.953。以MSCT异常淋巴结≥3枚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HNB的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95.4%,准确度为94.5%。Kappa检验显示,MS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29,P<0.001)。结论MSCT异常淋巴结数目是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HNB的独立影响因素,以MSCT异常淋巴结≥3枚为标准可以帮助临床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腋窝HNB状态,使部分患者免除不必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负荷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高淋巴结负荷的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1日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2 6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腋窝高淋巴结负荷(HNB)组和非HNB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负荷的影响因素,建立MSCT对HNB的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HNB的最佳界值,采用Kappa检验评价MS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2 620例患者中,HNB患者16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MSCT异常淋巴结数目、MSCT最大异常淋巴结长短径之比、最大异常淋巴结门情况及最大异常淋巴结实质与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负荷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SCT异常淋巴结数目是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HNB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于无异常淋巴结的患者,MSCT诊断有1枚、2枚、3枚、≥4枚异常淋巴结患者为腋窝HNB状态的OR值分别为3.305、9.379、126.163和780.953。以MSCT异常淋巴结≥3枚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HNB的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95.4%,准确度为94.5%。Kappa检验显示,MS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29,P<0.001)。结论MSCT异常淋巴结数目是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HNB的独立影响因素,以MSCT异常淋巴结≥3枚为标准可以帮助临床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腋窝HNB状态,使部分患者免除不必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负荷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前及术后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代谢负荷参数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术前、术后均行PET/CT检查的肝癌肝移植患者92例。依据多维尔标准将病灶分为PET阴性、弱阳性、强阳性。测量或计算肝癌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瘦体标准摄取值(SUL),肿瘤代谢体积(MTV),计算肿瘤-纵隔摄取比(TMR),肿瘤-正常肝摄取比(TLR),糖醇解总量(TLG),摄取总量(UVP)等代谢参数,分析其与复发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多维尔评分与代谢参数的关系及术前及术后代谢负荷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30例未复发组术前PET的多维尔评分分别为3、4、5分的例数分别为16、7、7例。62例复发,术后复发时间(10.90±10.30)个月。代谢体积参数MTV,TLG,UVP-M, UVP-LB在复发转移组明显增高(P<0.05)。肿瘤多维尔评分较低者肝移植术后预后良好,肿瘤Deauville评分4~5分为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5分的高于4分的代谢参数。复发组的代谢负荷参数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术后复发灶MTV、TLG、UVP-M, UVP-LB低于术前水平。而SUVmax、TMR、TLR、SUL与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前应精准评估PET/CT多维尔评分及代谢负荷参数,对于高代谢负荷参数患者,术后应早期行PET/CT检查以提高复发及转移的检出,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 标签: 肝移植 原发性肝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新陈代谢
  • 简介:摘要新辅助治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残余肿瘤负荷(residual cancer burden,RCB)为患者提供了有价值的预后信息,可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本研究在实践中总结了RCB评估过程中的难点及要点,包括瘤床定位及取材经验、镜下评估获取RCB计算参数的具体方法及整个过程中多学科协作的应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管理方法来应对这些挑战,使标准化、程序化的RCB评估及有序的质量控制管理成为可能。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残余肿瘤负荷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在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心肌损害及储备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健康受检者51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55例(高血压组);根据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的纳入标准:血压≥140/90 mmHg或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排除相关心血管疾病。应用斑点追踪软件分析两组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常规参数,包括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根据采集的标准图像分别在静息和负荷峰值状态对两组左室(三腔、两腔、四腔、整体)长轴应变和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中膜、外膜的圆周应变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各应变参数在静息和负荷状态的差异特征即收缩功能储备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组常规超声参数在负荷峰值期与静息比较仅E/A、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e值在峰值期明显升高[(12.1±0.38)],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峰值舒张储备功能受损。两组长轴及圆周分层应变值自心内膜至外膜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静息期长轴和圆周心内膜应变在高血压组均降低,负荷峰值期在两组间差异更明显,整体长轴心内膜应变静息期对照组(24.4±1.5)%、高血压组(20.4±2.3)%、峰值期对照组(30.8±2.8)%、高血压组(22.8±2.9)%(均P<0.05)。组内不同状态比较,峰值期高血压组部分分层应变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峰值应变均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储备功能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左室分层应变可有效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功能,在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参数差异更明显,运动负荷超声联合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可作为检测高血压患者心肌功能损害的新方法。

  • 标签: 运动负荷超声 分层应变 高血压
  • 简介:摘要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高分辨质谱(HRGC-HRMS)法测定湖北省某地区26名居民血清中12种二噁英类PCBs(dl-PCBs)和6种非二噁英类PCBs(ndl-PCBs)的污染水平。总dl-PCBs(Σdl-PCBs)的浓度范围为366.30~4 945.77 pg/g 脂肪,平均值为2 093.76 pg/g 脂肪,PCB 118为dl-PCBs的主要异构体。总ndl-PCBs(Σndl-PCBs)的浓度范围为2 671.32~20 626.26 pg/g 脂肪,平均值为12 505.45 pg/g 脂肪,PCB 153为ndl-PCBs的特征异构体。血清中Σdl-PCBs的平均浓度水平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s=0.574,P=0.002)。按毒性当量(TEQ)计,总TEQ(ΣTEQdl-PCBs)含量范围为0.07~8.69 pg/g 脂肪。

  • 标签: 血清 多氯联苯 负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荷剂量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2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30例)与对照组(128例)。两组均给予替考拉宁进行治疗,观察组初始负荷剂量为400 mg/次,2次/d,持续3 d,随后给予维持剂量200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20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微生物清除率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微生物清除率(82.50%,107/130)高于对照组(62.50%,80/128),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46%,128/130)高于对照组(92.97%,119/128),P<0.05;观察组TNF-α、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剂量替考拉宁可以提高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的微生物清除率,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CRP、PCT水平。

  • 标签: 肺炎 替考拉宁 革兰阳性菌 负荷剂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阿加曲班对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入院治疗的80例APCI患者。随机分组,A组40例予以负荷量阿加曲班治疗,B组40例予以常规治疗。对比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为APCI患者采取阿加曲班治疗的效果较佳,可以改善神经功能,且能恢复自理能力。

  • 标签: 负荷量阿加曲班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第3代双源CT进行动态负荷CT心肌灌注成像(CTP),探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对于中重度冠心病风险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该项检查的临床应用有效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前瞻性连续纳入北京协和医院具有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临床评估为中重度冠心病风险的患者,采用第3代双源CT对入组患者进行动态负荷心肌CTP扫描。针对心肌灌注后处理图像,分别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患者进行心肌缺血诊断评估。定量评估基于美国心脏协会(AHA)17段分段法,对左心室心肌牛眼图进行心肌血流数值(MBF)定量测量。以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心肌缺血诊断参考标准,基于血管水平为分析单位,通过DeLong检验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度等诊断效能值。结果60例患者最终入组并完成动态负荷CTP检查,共有151支冠状动脉血管成功接受后续ICA、FFR检查和治疗,其中39例患者的58支冠状动脉血管被诊断为存在血流梗阻性病变伴相应供血区心肌血流灌注减低。定性评估方法AUC为0.65 (95%CI 0.58~0.73),定量评估方法AUC为0.92 (95%CI 0.87~0.97)。2种评估方法诊断效能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为(3.8±1.2)mSv。结论动态负荷心肌CTP定量评估中重度冠心病风险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定性评估方法。采用第3代双源CT能够有效实现低剂量CTP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心肌缺血 血流储备分数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应负荷(AL)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各指标的控制目标、研究对象干预前的P75与P80为分界点计算AL,分别为AL1-1、AL1-2、AL1-3,在上述3个指标基础上将并发症数量作为数值累加得到AL2-1、AL2-2及AL2-3。研究对象来自一项为期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对照干预试验,对照组采用三级医疗机构分级管理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你的医生”手机APP进行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为AL及HbA1C,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在6类AL及HbA1C中的变化情况。对两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处理,以确保协变量在组间均衡分布;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探索影响AL干预效果的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管理效果。结果经倾向评分匹配处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纳入患者483例。6类AL中AL2-1分值最高,而AL1-3最低。相比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除对照组的AL1-3外,其余指标皆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地为县乡、共同生活人数越少、糖尿病并发症数量越多、过去一年家庭年收入越低的患者AL越高(P<0.05)。并发症数量及城乡状况会影响AL干预效果。结论AL作为糖尿病综合管理效果的早期评价指标仍需更多探索研究。

  • 标签: 糖尿病 适应负荷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69岁高危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7个月后快速进展至mCRPC阶段。患者历经新型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联合化疗和新型内分泌序贯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实现长期生存。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转移性 激素敏感性 去势抵抗性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