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26岁,孕1产0。主因孕足月第一胎无产兆入院。1年前发现双子宫畸形。查体:子宫为孕足月,臀位,胎心正常,子宫始终有张力。肛诊未能触及先露。入院后行剖宫产术。术中见未孕子宫如孕3+月大小,位于妊娠子宫左前方;妊娠子宫无下段,直立于盆腔。手术娩一足月男婴。缝合切口后探查两子宫只有薄的肌束相连,妊娠子宫与宫颈不相连,有独自的圆韧带、卵巢、输卵管,诊为残角子宫妊娠。拆除缝线再次探查妊娠子宫与未孕子宫无通道,遂行残角子宫+右输卵管切除术,把卵巢、圆韧带固定于正常子宫。

  • 标签: 残角子宫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461例剖宫产后妊娠再分娩患者,依据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分娩190例,再次剖宫产271例。再次剖宫产比阴道试产的母儿风险低,吸入性肺炎、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后妊娠再分娩,再次剖宫产的母儿风险较阴道分娩为低,特别适合于医疗监护设备较落后的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剖宫产 分娩 新生儿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如何选择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收治的141例瘢痕子宫并且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产妇中,有34例阴道试产,共24例试产成功(包括20例自然分娩,以及4例应用胎吸助产与会阴侧切).共117例选择再次行剖宫产(包括107例直接进行剖宫产,以及10例试产失败改于急诊行剖宫产).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宜在严密的监测下予以充分的阴道试产,并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再予以及时的剖宫产处理.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剖宫产 阴道试产
  • 简介: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生殖道感染、早产流产史、双胎妊娠、胎儿臀位是主要因素,共91例(82.72%)。不同孕周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窒息率、死亡率均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需采取不同处理方法,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期待治疗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有关问题。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72例,阴道分娩20例,疤痕子宫的阴道分娩率为21.7%。结论严格选择适宜适应症,严密监护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可经阴道分娩,不应再单纯作为再次剖宫产的指征。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
  • 简介: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不同分娩方式的结局。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方式,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分娩后新生儿以及产妇情况。结果:对于瘢痕子宫来说采用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方法对于新生儿窒息、感染、颅内出血的影响相差不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采用阴道分娩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和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产妇,在符合阴道分娩的指标时,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该分娩方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阴道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验目的研究孕妇经过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妊娠时会产生的症状以及母婴的结果。实验方式从我院2018年3月到2019年9月这段时间成功完成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案例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随机抽取在相同时间段内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在妊娠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实验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压值较高,胎盘偏前,胎儿生长空间不够,预产期较早,子宫切除发生率较高等现象。实验结论剖宫产是妇产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术形式,但是临床中真正实施该手术时,一定要注意剖宫产会给孕妇在近期以及术后带来的后遗症,对母婴造成的影响,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剖宫产的概率。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孕妇妊娠期并发症 母婴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剖宫产与引导助产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60例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接受阴道助产分娩,评价两种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胎儿窘迫症改善情况。结果:2组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0~3分比例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就局部指标而言,剖宫产术能进一步降低重度窒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抢救手段进行推广。

  • 标签: 足月妊娠胎儿窘迫症 阴道助产 剖宫产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效果的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取61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60例足月胎膜未早破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和引产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引产率、剖宫产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足月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引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宫颈球囊对足月妊娠引产及分娩结局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2月的30例足月引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宫颈球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结局、镇痛效果以及分娩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结局以及镇痛效果、足月引产不良反应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分娩相关指标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也有统计学价值。结论:足月引产产妇实施宫颈球囊护理干预之后,其镇痛效果明显改善,且对分娩相关指标有一定调整,促进分娩结局的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宫颈球囊 足月妊娠引产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通过分娩镇痛技术进行阴道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6月本院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设为对照组(未分娩镇痛)、研究组(分娩镇痛),各例。结果: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利用分娩镇痛技术进行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并且对母婴预后无不利影响,对保障母婴安全有显著意义,值得应用普及。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分娩镇痛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足月妊娠孕产妇促宫颈成熟中,采用欣普贝生与米索前列醇干预,对比宫颈成熟以及妊娠结局影响情况。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为观察的起止时间段,将82例产妇分为常规组(41例)和改革组(41例),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和欣普贝生干预,对比两组影响情况。结果:(1)常规组和改革组宫颈成熟度对照中,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一天后常规组为6.61±1.08(分)、改革组为8.19±1.21(分),治疗3天后常规组为8.83±0.55(分)、改革组为9.41±0.36(分),(t=7.035,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2)常规组和改革组不良妊娠结局对照中,常规组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改革组,(x2=8.086,p=0.010),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足月妊娠孕产妇促宫颈成熟中,采用欣普贝生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足月妊娠 欣普贝生 米索前列醇 宫颈成熟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足月妊娠分娩时发生羊水栓塞的护理措施及应用后产妇的满意度。方法: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选择在我院足月分娩时发生羊水栓塞的产妇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10例,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法,分为护理组10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分娩时发生羊水栓塞产妇实施临床护理方法,可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生活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足月妊娠 羊水栓塞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析围生期管理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4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生期管理,对两组的分娩结局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88.14±25.14)ml少于对照组的(325.28±26.32)ml,住院时间为(3.45±1.15)d短于对照组的(6.86±2.22)d,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1±0.8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8±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实施围生期管理,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对母婴的身体健康均有益,孕妇分娩后身体恢复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生期管理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研究剖宫产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结局,分析阴道顺利分娩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分娩的177例剖宫产再次妊娠的孕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临床结局进行了对比,同时对阴道顺利分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有54例孕妇为阴道分娩,123例孕妇为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为211.5±49.7mL,产后24h出血量为126.8±22.5mL,剖宫产组产时出血量为452.5±88.6mL,产后24h出血量为307.4±36.8mL,两组孕妇分娩出血量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后发热数为2例,占比为3.7%,住院时间为3.7±0.6d,剖宫产组产后发热数为20例,占比为16.26%,住院时间为7.2±0.9d,两组孕妇产后发热数和住院时间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数为3例,占比为5.6%,新生儿Apgar评分为8.8±1.0分,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数为10例占比为8.1%,新生儿APgar评分为8.9±0.9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与Apgar评分对比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到,胎儿体重过大、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过短以及孕妇BMI过大,均会对阴道顺利分娩产生不利影响。结论针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采用阴道分娩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产后发热情况明显更少,临床结局优于剖宫产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对于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在严格把握适应证、严密监测的基础上,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且经阴道分娩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产妇开展孕期营养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阴道分娩率,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增强其分娩效能并保证母婴安全与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疤痕子宫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