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以曹开镛院长自拟回春汤号为基础,和回春壮阳胶囊2号、3号等治疗阳瘘108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加减治疗 基础方 回春汤 阳痿
  • 简介:我院以曹开镛院长自拟回春汤号为基础,和回春壮阳胶囊2号、3号等治疗阳痿108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加减治疗 基础方 回春汤 阳痿
  • 简介:早泄【原料】鹿衔草30g,熟地20g,山药30g,巴戟15g,枸杞12g,茯苓10g,仙灵脾20g,肉桂5g,熟附片1.5g,五味子12g,鹿角胶10克,子公鸡1g,葱20g,姜15g,绍兴酒30g,盐10g。

  • 标签: 早泄 药膳方 鹿衔草 仙灵脾 五味子 鹿角胶
  • 简介:[原料]党参30克,熟地、枸杞子各18克,当归10克,枣皮、杜仲、淮山各15克,炙甘草6克,鹿茸2克,瘦猪肉200克,鸡1只,葱20克,姜15克,绍酒20克,盐10克。

  • 标签: 药膳方 不育症 枸杞子 炙甘草 瘦猪肉 党参
  • 简介:【原料】韭菜100g,羊肝150g,葱、姜、盐各适量。【制作】将韭菜洗净,切段;羊肝切片,加葱、姜、盐调味,共放铁锅内用旺火炒熟。【服法】佐餐服食。每天1次,月经前连服数天。

  • 标签: 药膳方 不孕症 肝切片 月经前 韭菜 羊肝
  • 简介:参芪精【原料】党参250g,黄芪250g,白糖500g。【制作】将党参、黄芪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药液1次,共煎取3次;合并药液,慢火熬至稠粘,放冷后加入白糖搅匀,晒干压碎,装瓷罐内备用。【服法】每次10g,沸水冲化服,每日2次,常服。、【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型前列腺肥大。

  • 标签: 前列腺肥大 药膳方 参芪精 黑芝麻蜂蜜糊 核祧糖
  • 简介:苏蜜煎[原料]藕汁40ml,白蜜40ml,生地黄汁[制作]将上3味相和、微火煎之,令如饧即可。[服法]每服空腹含服10~15ml,渐渐下咽。

  • 标签: 前列腺炎药膳
  • 简介:我国每年约有20万人加入慢性肾衰竭(CRF)的行列.一般认为CRF患者的肾脏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多为不可逆性.改善肾性贫血对延缓CRF的进展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的替代治疗对本病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因其价格昂贵,且有一定副作用,难以在基层推广使用[1].为此,我们对比观察了益肾解毒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替代治疗 肾性贫血 益肾解毒方 CRF 疗效分析 进行性
  • 简介:番茄素是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作为一种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工业中.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现在许多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摄食番茄制品可以降低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尤其是前列腺癌和胃肠道癌,而番茄索是番茄制品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本文旨在对番茄素的生物学特征、番茄素预防前列腺癌发病的流行病学及其抗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番茄红素 前列腺癌 作用机制 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番茄素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8周后分4组:正常对照组(SD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糖尿病+造影剂组(CM组)和糖尿病+番茄素+造影剂组(LP组),其中CM组尾静脉内1次性注入76%泛影葡胺(3gI/kg),LP组在注射造影剂前一天和后两天均予以番茄素20mg/kg灌胃,每12h1次,共6次.注射造影剂72h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糖水平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测定肾皮质组织中丙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SD组相比,DM组大鼠BUN、Scr和肾组织MDA水平显著增加,肾组织SOD和CAT活性降低.与DM组相比,CM组BUN、Scr和肾组织MDA水平进一步增加,肾组织SOD和CAT活性进一步降低,尿NAG含量明显升高,肾脏病理改变明显.给予番茄素预防使用后(LP组)明显减轻上述改变.结论:番茄素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造影剂泛影葡胺对糖尿病大鼠的肾毒性.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造影剂 糖尿病 氧化应激 番茄红素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复方——益肾缓衰口服液对肾大部切除(SNX)大鼠残肾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6):假手术+自来水10ml·kg-1·d-1灌胃;模型组(n=20):5/6肾切除+自来水10ml·kg-1·d-1灌胃;缓衰口服液组(n=20):5/6肾切除+益肾缓衰口服液10ml·kg-1·d-1灌胃;氯沙坦钾组(n=20):5/6肾切除+氯沙坦钾40mg·kg-1·d-1灌胃。分别于术后2、4、8、12周取肾组织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进行APP、FN和Col-Ⅳ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评价肾小球微血管面积和肾间质微血管数动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FN和Col-Ⅳ)表达的关系。结果:在大鼠SNX模型中,残余肾间质毛细血管数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与Col-Ⅳ、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01,P〈0.001);缓衰口服液组和氯沙坦钾组其微血管丢失和ECM积聚程度较轻。结论:在SNX大鼠中,缓衰口服液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具有相似的减少肾内微血管丢失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 标签: 肾大部切除 微血管重塑 缓衰口服液 氯沙坦钾
  • 简介:肾病综合征(NS)常见肾小管间质损害损伤,近年来研究表明,肾小球疾病的发展与预后与肾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更密切相关于肾功能损伤和预后,因此如何减轻肾小管间质在肾小球病变中的损害,这对于延缓肾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养阴益气通络加减治疗NS肾小管损伤28例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肾小管损伤 肾病综合征 益气通络方 养阴 肾小管间质损害 肾小管-间质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扶正降浊(又称肾病2号)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和肾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扶正降浊组(治疗组)49例和尿毒清颗粒组(对照组)47例。分别采用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汤剂或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SGA评分、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改良SGA评分、PA、Alb、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cr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良SGA评分、PA、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侯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降浊方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营养不良,缓解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 标签: 扶正降浊方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衰竭 营养不良 肾功能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通络泄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法制作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络泄浊组(中药组)、氯沙坦组(西药组)和通络泄浊+氯沙坦组(中西药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Nephrin和Podocin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中西药组Nephrin和PodocinmRNA水平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结论:通络泄浊通过促进DN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mRNA表达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通络泄浊方 NEPHRIN PODOCIN
  • 简介: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19~25岁。均于半年前反复出现四肢点状出血点,眼睑、双下肢轻度水肿,轻微腰痛。无关节痛及腹痛。抗过敏、对症治疗后出血点及水肿消退,但病情反复发作。在当地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HP~肾功能正常。我院体检:血压正常。四肢可见对称分布的出血点。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常规:血红蛋白120~140g/L,自细胞6~7×10^9/L,血小板正常;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 标签: 治疗后 紫癜性肾炎 霉酚酸酯 血红蛋白 反复发作 肾功能正常
  • 简介: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中医内科中常把蛋白尿归类于"虚劳"、"水肿"的范畴中。多由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外感风湿水毒等引起的。

  • 标签: 徐嵩 固肾 肾小球滤过膜 蛋白质含量 定性检查 先天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