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作者: 施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7期
  • 机构: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 简介:目的:探究对大叶性肺炎患者采取电子支气管注药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66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3,电子支气管注药疗法)和对照组(n=33,常规药物疗法),比较分析两组不良指征消退时间及治疗成效。结果:实验组发热、肺部啰音、咳嗽、使用抗生素等各项不适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5d、7d、15d分别拍摄临床影像,实验组影像学所示出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叶性肺炎的治疗,利用电子支气管进行肺注药法较常规肺注药法而言,成效更佳,可明显加快高热、恶寒、胸痛、咳痰等各项不适症状缓解,同时能缩减住院时间,强化预后生活质量,其临床意义较高。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肺内注药法;大叶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367例CT引导经皮肺穿刺临床资料。结果367例行穿刺患者中,发生气胸88例(单纯性气胸83例;张力性气胸1例;交通性气胸4例),占23%;肺内出血102例,占28%,无大咯血的发生,无纵隔气肿的发生。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度高,安全有效的获得组织学的好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是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经皮肺活检术 CT引导 护理 经皮肺穿刺活检 单纯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 简介:目的观察全身化疗联合纤支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煤工尘肺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56例煤工尘肺(CWP)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给予改良CE方案(卡铂,环磷酰胺,VP16)静脉化疗联合纤支局部注射药物。对照组(28例)仅给予改良CE方案全身化疗。28天为一周期,至少完成3周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9.29%;对照组有效率57.1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全身化疗联合纤支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煤工尘肺(CWP)中、晚期肺癌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合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局部注射药物治疗 中晚期肺癌 煤工尘肺 纤支镜下 全身化疗 化疗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下行肺癌根治在治疗肺癌中的效果。方法分析入住我院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电视胸腔(VATS)辅助的小切口行肿瘤切除并系统纵膈淋巴结清扫,并对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频度以及随访6年之内的生存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80例肺癌患者,一共清理淋巴结688个区1054枚淋巴结,每位患者平均为(12.31±2.67)枚;胸腔肺癌根治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术后患者生存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胸腔下行肺癌根治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肺癌的方法。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生存率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胸腔肺癌根治对患者疼痛应激及代谢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胸根治组)39例和观察组(胸腔根治组)3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d、3d与5d的血清疼痛应激、蛋白代谢及其他代谢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1d、3d与5d的血清蛋白代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疼痛应激及其他代谢指标水平则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胸腔肺癌根治患者的疼痛应激程度相对较小,其手术对患者代谢反应的不良影响也相对更小。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疼痛应激 代谢反应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代替胸腔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不明原因恶性胸腔积液均采用电子支气管代替胸腔进行检查,其中32例采取胸腔粘连,评价其诊疗效果。结果49例获得组织学诊断,准确率为96.1%,30例胸腔粘连疗效满意,满意率93.8%。结论电子支气管代替胸腔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检查操作简便,创伤小,诊断率高,胸腔粘连疗效良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恶性胸腔积液
  • 简介:我科自2005年1月~2005年6月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7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25~68岁,平均(48.5±6.8)岁;对照组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26~67岁,平均(47.8±6.7)岁。

  • 标签: 治疗组 下呼吸感染 疗效观察 痰热清 急性 感染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道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一例呼吸道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结合既往文献对22例该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纤维支气管病理诊断为支气管乳头状瘤,行外科手术治疗.复习文献,22例呼吸道乳头状瘤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咳痰81.8%、咯血40.9%和呼吸困难36.4%;18.2%(4例)患者误诊为肺结核;位于气管、主支气管的乳头状瘤占68.2%(15例);86.4%(19例)患者通过纤维支气管检查后组织病理确诊以及63.6%(14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介入治疗.结论呼吸道乳头状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咳痰、咯血和呼吸困难多见,易误诊为肺结核,确诊需组织病理检查,纤维支气管检查和介入治疗在本病诊断和治疗中作用巨大.

  • 标签: 乳头状瘤 支气管镜 气管 支气管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病人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菌株逐年增加,而其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有重要地位,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对其抗菌活性下降说明,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需重视病原学检查,药敏检测,根据药敏合理用药.

  • 标签: 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耐药性分析 2003年1月 药物敏感实验 下呼吸道感染 亚胺培南
  • 简介:目的观察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体外耐药特征.方法对36例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在36例感染病例中,全部患者在感染前均应用过广谱抗菌药物,94%患有各种严重基础疾患,67%的患者接受过超过3天的糖皮质激素治疗,56%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药敏提示该菌多种耐药明显,敏感率大于60%,仅有头孢他定、环丙沙星、TMP-SMZ.结论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缺乏特征性,由于该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抗感染治疗困难.

  • 标签: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麦芽寡氧单胞菌 耐药现状 体外药物敏感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 广谱抗菌药物
  • 简介:ICU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对于抢救创伤性休克、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等需快速补液病人,能赢得抢救时机。我ICU科自2006年3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锁骨静脉穿刺212例,对危重病人快速输血、输液抢救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中,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抢救时机 危重病人 ICU科 中心静脉压监测 静脉输液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肿瘤经纤支支架置入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中晚期气管肿瘤引起气道恶性狭窄,通过纤支及胸部CT扫描发现气管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吸气性呼吸困难。12例均采取在X线透视经纤支置入支架。结果12例均成功置入支架,狭窄气道明显撑开,呼吸困难立即改善。患者1至6个月随访,10例支架无移位、塌陷或阻塞,2例肿瘤向支架生长,引起支架再阻塞。12例术后均进行放、化疗。结论对失去外科手术治疗机会的中晚期气管肿瘤所引起的气道恶性狭窄,经纤支置放支架治疗能迅速解除气道狭窄,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 标签: 气管肿瘤 纤支镜 网状支架
  • 简介:目的分析产ESBLs的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以及患者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2008年8月分离的呼吸道感染的肠杆菌科细菌用梅里埃ATB15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检测ESBLs表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检测的肠杆菌科细菌中,ESBLs总阳性率为41.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产酶率分别为42.0%、52.0%和35.1%,产ESBLs的菌株对除碳青酶烯类之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其中多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产ESBLs菌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用免疫抑制剂、ICU患者、做过导尿插管、动过大手术、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慎用三代头孢。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酰胺酶 耐药率 危险因素
  • 简介:化脓性胸膜炎由于脓液黏稠不易引流,易形成包裹性积液,尤其是多房性包裹性积液,影响治疗效果,延长病程,继而造成胸膜粘连肥厚及胸廓塌陷,影响肺功能,部分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本院近年应用内科胸腔治疗急性脓胸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内科胸腔镜 治疗效果 急性脓胸 疗效观察 包裹性积液 化脓性胸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纤支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怀疑肺癌接受重复纤支检查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64例患者重复纤支检查1次,4例患者重复纤支检查2次,2例患者重复纤支检查3次。16例患者重新获得病理学确诊,重复检查的阳性率为22.86%(16/70)。复检病理学阳性以赘生物型为主,粘膜型次之。结论首次纤维结果与临床,X线,特别是下直视不符时,应积极进行复检,重复检查以1—2次为宜,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技术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术 诊断
  • 简介:目的比较吗啡在纤支术前联合阿托品应用与单用阿托品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120名需行纤支检查的患者分成A、B两组,术前均常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A组术前三十分钟肌注吗啡5-10mg,阿托品0.5mg。B组术前三十分钟只肌注阿托品0.5mg。结果A组在咳嗽程度、缺氧程度、声门开放程度、术后恢复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纤支术前应用吗啡联合阿托品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用阿托品。

  • 标签: 阿托品应用 术前应用 纤支镜术 吗啡 用药效果 肌注阿托品
  • 简介: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男性近年肿瘤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女性的第二位死因。肺癌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而女性肺癌的增高趋势尤为明显,因此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二十年来,由于纤维支气管(简称纤支)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纤支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近3年来,每年进行纤支检查2000例次以上,病理科每月新诊断肺癌病例近60例,其中63%依靠纤支检查确诊。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572例资料完整的女性肺癌纤支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女性肺癌在纤支的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对疑似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胸部影像学表现疑似结核病变特点的59例痰菌阴性患者行支气管检查,观察病变,同时行活检、刷片及灌洗液等检查,通过病理及细菌学检查,分析结果。结果59例患者经支气管检查确诊结核49例,2例确诊为肺癌,其中刷片找到抗酸杆菌者32例,活检确诊结核的34例。结论支气管检查是结核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支气管镜 结核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指导液体管理能否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我院RICU和中心ICU近两年中重度ARDS机械通气患者60例病人,按是否应用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分为两组,即传统液体管理组(传统组)和超声指导液体管理组(超声组),分别收集两组病人7天液体平衡、氧合指数、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ment,SOFA)评分、有创机械通气时长、住ICU天数、28天生存率,对比两组之间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对比传统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超声组累积液体正平衡均更低(P<0.001);超声组患者第1、3、5、7天氧合指数均高于传统组(85±8.8vs81±8.6,118±10.0vs112±9.6,155±14.0vs146±12.9,185±15.6vs171±18.0,P<0.05),超声组在第1、3天SOFA评分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别(10.2±3.1vs10.5±2.8,9.5±3.0vs9.8±2.6,P>0.05),而在第5、7天明显低于传统组(7.2±2.3vs8.5±2.5,4.3±1.5vs5.5±2.0,P<0.05);对比传统组,超声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更短(8.8±2.0vs10.6±2.8,P<0.05),住ICU天数更短(10.5±2.1vs13.0±3.5,P<0.05),但28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别(33.3%vs26.7%,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方法,超声指导方法更有利于ARDS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的实施;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氧合和器官功能,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减少住ICU天数,但不能降低28天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液体管理 超声 血管外肺水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纤支结合化疗对支气管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80例已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纤支结合化疗的方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化疗方案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纤支、X线检查结果和痰菌转阴状况。结果应用纤支局部注药与全身化疗结合治疗支气管结核具有更好的疗效,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支局部注药结合全身化疗可达到控制病菌扩增的目的,对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纤支镜 支气管结核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