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Degos又名恶性萎缩性丘疹,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及皮肤中小动脉闭塞性致死性综合征,临床可分为两型系统型,有累及不同器官的多发性血栓性梗塞性损害;皮肤型,有特征性皮肤损害,但无系统累及证据,皮肤型临床少见,下面为我们临床所见三例皮肤型Degos,均用复新(又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凝胶)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皮肤型 Degos病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脏包诊断中的价值,并进行误诊分析。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包病例,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回顾分析患者的CT影像特点,并评估CT检查诊断肝脏包的价值。结果:18例肝脏包病患者中,经CT检查准确诊断者为14例,CT诊断准确率为77.8%,另4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肝囊肿2例,血管瘤1例,肝癌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17例,其中单纯囊肿型9例,CT图像上表现为肝内囊性低密度灶,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2例可见囊壁弧形或蛋壳样钙化,长短、厚薄不一;1例囊内钙化,CT图像上表现为类圆形或球形钙化灶;1例为多发钙化,既可见囊壁钙化型,也可见球形钙化灶型;含子囊型6例,表现为囊中囊、轮状或蜂窝状改变;混合型1例,可见钙化型病灶及含子囊型病灶。合并感染后,患者的CT表现为囊内密度增高,囊壁增厚。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1例,CT平扫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的斑片低密度影,并伴肺播散,该例CT表现为肝内病灶范围广泛、两肺多发类似病灶,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伴两肺转移。另有2例患者的CT表现为病灶单发囊性病灶,无囊壁,增强CT图像上未见强化,被误诊为肝囊肿;1例患者的CT表现可见球形钙化,被误诊为硬化性血管瘤。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肝包的类型、发生部位、范围和程度,但表现为单纯囊肿型时,需要与肝囊肿鉴别;肝泡状棘球蚴的影像学表现复杂,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 标签: 肝脏 棘球蚴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依汀联合加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瘙痒症患者8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依汀治疗,观察组采用依汀联合加喷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汀联合加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依巴斯汀 加巴喷丁 老年性瘙痒症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成人蒂尔病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成人蒂尔病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主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最终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总结。结果成人蒂尔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身体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患者在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有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出现死亡,5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发作,其余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长期缓解。结论在成人蒂尔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当中,医生需要切实掌握患者的主要发病特点等,并且给予患者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此确保其具体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斯蒂尔病 成人 特点 预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丁苯酞配合美多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丁苯酞配合美多治疗,对参照组患者采用美多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UPDR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UPDRS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丁苯酞与美多联合用药治疗帕金森具有理想果,对改善患者运动、认知功能等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美多巴 帕金森病 治疗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帕金森患者应用多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照组和对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多丝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多丝肼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的疗效显著,相比于单用多丝肼,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对晚期帕金森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90例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左旋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晚期帕金森病患者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普拉克索 左旋多巴 晚期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药物左旋多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明确诊断为帕金森病患者78例,同时随机把这些病患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与应用左旋多联合恩他卡朋,对照组只应用左旋多。之后的工作观察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并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结果,指标有白细胞介素6(IL-6)等一系列介素的含量和分子水平,这些都能表示帕金森症状的治疗效果。最后采用UPDRS-Ⅲ和Webste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为97.3%,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只有70.2%,结果表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试验组,而对照组患者的UPDRSⅢ和Webster评分也是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左旋多联合恩他卡朋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用于治疗疾病控制病情,更能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左旋多巴 恩他卡朋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多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帕金森病患者共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联合组(采用左旋多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和左旋组(采用左旋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治疗后疗效以及UPDRS-Ⅲ和Webster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左旋组的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3,P<0.05)。左旋组治疗后IL-6、IL-10、TNF-1β水平显著高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组患者治疗后UPDRS-Ⅲ评分和Webster评分均高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联合恩他卡朋能够有效治疗帕金森,控制病情,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左旋多巴 恩他卡朋 联合治疗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心脏心衰患者接受盐酸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的88例糖尿心脏心衰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使用盐酸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常规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比常规组高,患者左室舒张内径小于常规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心脏心衰患者临床中接受盐酸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的效果突出,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良好,心脏射血分数显著提升,对心衰症状有很好的纠正效果,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贝那普利 螺内酯 糖尿病心脏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厄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2型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使用胰岛素降糖、调脂等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对照组治疗上使用厄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及血脂水平等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血肌酐(Scr)、24h尿蛋白2个指标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2个指标上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肾病能降低尿蛋白,有效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黄葵胶囊 2型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两者联合用药治疗IgA肾病减少尿蛋白的疗效及副作用的差别。方法:将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盐酸那普利组、厄沙坦组、联合组。观察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血钾、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与单一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肌酐及血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治疗组降尿蛋白作用要优于单一用药。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IGA/药物疗法 苯丙氮革类/治疗应用 厄贝沙坦/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肾病(III-IV期)蛋白尿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糖尿肾病蛋白尿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前列素钠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n=42)和对照组(实施那普利单用治疗,n=42),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血糖及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7.14%,对照组23.81%,P<0.05;组间各项血糖及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前列素钠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在糖尿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血糖 尿常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那普利治疗糖尿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6例糖尿肾病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加用前列地尔和那普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76.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那普利治疗糖尿肾病蛋白尿疗效肯定,治疗后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帕金森治疗时,应用美多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多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美多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相对高于对照组60.0%,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7.5%相较于对照组10.0%低。结论美多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相较于单纯的美多治疗而言,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故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美多巴 普拉克索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肾病蛋白尿治疗。方法常规组治疗,研究组应用前列地尔联合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肌酐、尿蛋白(定量)、尿微蛋白的排泄量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相关指标均有改善(P>0.05)。研究组24小时尿蛋白(量)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25h尿微排泄量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糖尿肾病蛋白尿者应用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降低体内尿蛋白的含量和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那普利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帕金森患者接受盐酸苯海索联合吡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2年9月至2016年3月我院的92例帕金森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6例,对照组使用吡地尔治疗,研究组使用吡地尔和盐酸苯海索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综合评定量表(UPDRS)评分和Webster评分、治疗后两组的SCL-90因子分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UPDRS评分、Webste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性,治疗后两组UPDRS、Webster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抑郁、焦虑等评分治疗后比对照组优秀,(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临床中选择盐酸苯海索联合吡地爾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苯海索 吡贝地尔 帕金森病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在高等医学院的教学课程中,人体寄生学为一门基础课程,它是介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学科桥梁。人体寄生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未来预防和诊治寄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人体寄生学的教学质量,笔者对我国当下人体寄生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人体寄生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 标签: 人体寄生虫学 基础医学 教学改革 寄生虫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辅助胰岛素治疗老年早期糖尿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早期糖尿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那普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盐酸那普利片和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3.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scr、BUN、mAlb分别是(82.14±15.42)mmol/L、(5.58±1.24)mmol/L、(104.31±20.25)mg/24h,治疗后分别是(73.18±10.21)mmol/L、(4.58±0.88)mmol/L、(55.21±9.38)mg/24h,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前scr、BUN、mAlb分别是(82.58±15.12)mmol/L、(5.62±1.16)mmol/L、(104.55±21.21)mg/24h,治疗后分别是(78.25±10.29)mmol/L、(5.25±1.02)mmol/L、(68.45±12.24)mg/24h,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辅助胰岛素治疗老年早期糖尿肾病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减轻各项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贝那普利 羟苯磺酸钙 老年糖尿病肾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