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问:曾老师,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您曾多次亲临甘肃、陕西、山西等地,研习其寺观、洞窟、陵墓的古代壁画。还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永乐宫完成了一千平米之多巨幅画面的临摹复制工作。这样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首先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它对您后来的创作有何影响?

  • 标签: 业精于勤 80年代 古代壁画 复制工作 永乐宫 洞窟
  • 简介:当今的艺术体现往往成为一种展厅效应.美院毕业几年后,我深感我们正处于一个热火朝天的展览时代,大大小小的各类展览不胜枚举,办展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展览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大于作品本身.在强调经济效益的社会中,举办展览无形中也助长了艺术界的GDP.艺术家热衷于作品展览,艺术创作的浮躁之风随之盛行.因此,展览的影响力也随着展览数量的飙升而降低,公众对作品艺术性的欣赏也逐渐趋于“审美疲劳”.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之下,对于公众而言,作品带来的内心震撼远远不及艺术家的“画价”带来的冲击.于是,人们只记住作品的“价格”而不太关心作品的艺术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已经是一个浮躁的艺术展览时代.

  • 标签: 艺术体现 厚积薄发 锲而不舍 作品展览 “审美疲劳” 经济效益
  • 简介:以创作带动教学是川美鲜明的特点。四川美院之所以能出人才、出作品,跟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教育之间保持密切的互动是息息相关的。

  • 标签: 时代质感 创作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