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一个2侧带有缓冲池的bulk.nanochannel—bulk模型,采用非平衡态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热运动的硅原子对受限于纳通道中氯化溶液黏度的影响.该模拟在不同的通道上板移动速度、通道高度和通道壁面电荷密度的情况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通道壁面电荷密度的增加、通道高度和剪切率的减小,热运动的硅原子对受限于纳米通道中流体的剪切黏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通道高度小于0.8nm,剪切率小于1.0×10^11s^-1时,热运动的硅原子导致了通道中氯化溶液的黏度减小,并且剪切率越小,这一现象越明显.这是由于热运动的硅原子减弱了反离子(Na^+)和带电的通道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标签: 纳米通道 分子动力学模拟 热运动的硅原子 剪切率 黏度
  • 简介:利用相分离法制备了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氯化锂共混膜,通过接触角测量和水蒸气吸附实验评价了膜的亲水性,并通过水蒸气渗透实验测试了总传质系数和水蒸气渗透速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氯化锂含量的增加,PVDF膜的接触角明显降低,同时,PVDF膜对水蒸气的吸附能力随之增加.当氯化锂质量分数低于2.5%时,水蒸气在膜中的总传质系数略有增加,当氯化锂质量分数高于2.5%时,总传质系数明显增加,而水蒸气在膜中渗透速率随氯化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氯化锂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进而增强水蒸气的渗透性能.

  • 标签: PVDF多孔膜 氯化锂 亲水性 除湿
  • 简介:氯化钡中钡含量的测定实验是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按教材进行实验(BaSO.重量法)至少要10小时才能完成,并且耗能较大,因此本文在文献常规法的基础上,对谊实验测定方法作了新的改进,用BaCrO4法取代BaSO4法,并将试样的用量缩小5倍,10倍进行了微型法试验,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都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本微型法与常规法相比,具有试剂用量少,仪器简单,操作方便、速度快、及节省实验经费等特点。

  • 标签: 重量法 微型实验 过滤 沉淀
  • 简介:利用相分离法制备了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氯化锂共混膜,通过接触角测量和水蒸气吸附实验评价了膜的亲水性,并通过水蒸气渗透实验测试了总传质系数和水蒸气渗透速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氯化锂含量的增加,PVDF膜的接触角明显降低,同时,PVDF膜对水蒸气的吸附能力随之增加.当氯化锂质量分数低于2.5%时,水蒸气在膜中的总传质系数略有增加,当氯化锂质量分数高于2.5%时,总传质系数明显增加,而水蒸气在膜中渗透速率随氯化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氯化锂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进而增强水蒸气的渗透性能.

  • 标签: PVDF多孔膜 氯化锂 亲水性 除湿
  • 简介:用六水三氯化铁作催化剂,改变反应时间和不用带水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结果显示:当反应时间为5分钟时,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85.56%;当反应时间为60分钟时,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90.04%:当反应时间为180分钟时,乙酸并戊酯的产率为82.16%。实验得出,乙酸异戊酯产率最高的反应时间为60分钟,最佳反应时间为55~65min分钟。

  • 标签: 六水三氯化铁 反应时间 乙酸异戊酯 产率 折射率 红外谱图
  • 简介: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用碳纸作为基体材料,以不同物质的量配比的六水合氯化钴和六水合氯化镍为前驱物合成出负载于碳纸上的钴、镍及钴镍合金薄膜催化剂,并考察了所制备的催化剂对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的催化性能.重点研究了改变合成条件对纳米薄膜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化反应条件对水解制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EDTA做络合剂,钴做前驱物的条件下合成的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在35℃条件下反应1h,放氢量可达176mL.较高的反应温度、较高的反应物浓度和较多的催化剂用量有助于提高催化性能.

  • 标签: 硼氢化钠 水解制氢 纳米结构薄膜 溶剂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