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总要求,近年来,延长县交管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突出运输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3年,完成养路费35.4万元,管理费72万元,代征税3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标签: 延长县 交通运输 创新服务 管理站 运输市场 2003年
  • 简介:给水权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是当前法学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全面分析各个学派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权概念及体系的重构,认为权作为在开发、利用水过程中产生的对的权利,包括物权和取水权两部分.物权是物权性质的权利,包括资源权和产品权两类;取水权作为债权性质的权利,是资源转化为产品的前提.从而将权界定为以物权和取水权为基础的一系列与有关的权利的总括,对我国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水权 取水权 产品水权 资源水权 法律制度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实施依法开发利用保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愈加体现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施行新的《法》、《物权法》,使我国权地位得以确立和发生变化,充分反映了现代法的发展趋势.权作为自然资源中的一项重要的法权,在其法理上与其他法律,特别是民法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立法和实践中也亟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增强和提高权的民法保护效力.

  • 标签: 水权 物权 相邻关系 环境权
  • 简介:略阳县林业工作,是一个多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单位.在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全站干部职工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搞好退耕还林、林业技术准广工作为中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 标签: 林业工作站 略阳县 先进性教育活动 业务部门 共产党员 干部职工
  • 简介:<正>国际河流的法律制度是国际法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国家关于国际河流签订了很多条约,形成了早期的国际河流法规,或称国际河流法。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国际河流的划界和管理规则。1815年维也纳公会宣布欧洲几条主要国际河流实行自由航行的原则,以适应当时扩大贸易和货物交流的需要。在1885年,又将自由通航原则扩大适用于非洲的主要河流,为殖民势力进入非洲内地提供了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河流的利用逐渐转向水力开发和工农业用水,各种规则也随之更加完备。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河流制度和法规曾遭到严重破坏,在战后重新进行了调整。

  • 标签: 国际河流 国际水法 理论与实践 非沿岸国 法律制度 国际法原则
  • 简介:我国虽早就开始推广中回用,但是各地中回用的普及和推广效果却一直不佳。究其原因,中回用法律制度未能起到很好地引导和保障作用是重要原因。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中回用的立法工作,但是,中回用法律制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要想普及和推广中回用,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中回用法律制度,只有在法律的引导和保障之下,中回用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 标签: 中水 中水回用 立法
  • 简介:国际合作原则是国际法及其分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目前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法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国际水资源合作的拓展体现在合作客体范围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合作机制多样化、合作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几方面。随着一体化管理的推进,跨界的国际合作仍有改善的空间和可观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国际合作原则 国际水法 跨界水 区域合作
  • 简介:权是权利人对水资源所享有的使用权的总称,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具有特别物权的性质,因而,权就应当具有可转让性。这一理论观点已经成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权制度的健全也应借鉴外国的成功立法经验,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资源 水权 特别物权
  • 简介:<正>1989年7月上旬,从某炮团政治处传出一条消息:老战士薛宗英自学法律成才。薛宗英1987年退伍回乡后办起家庭法律服务,两年来调解民事纠纷100余起,最近被河南省郏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法律工作者"。薛宗英是1984年11月从河南省郏县农村入伍的战士。到部队后他在紧张的训练生活之余,自费参加了

  • 标签: 法律服务 民事纠纷 河南省 自办 家庭 法律工作者
  • 简介:近年来,该站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为基、服务为主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服务好的高素质的运政管理队伍,确保道路运输的安全畅通,保障经营者及其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达到行业管理的最终目的。

  • 标签: 依法 当事人 作风 保障 合法权益 高素质
  • 简介:由福建省法学会与福建八闽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法制第一》于1997年8月7日正式上网,这是我国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第一个综合性法制站点。近几年,Internet(国际互联网)规模迅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54个国家,连接的网络6万多个,主机达500万台,终端用户近5000万,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互联网络的发展带来信息技术的革命,它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存储量大,查询迅捷、简便的优势,配合电脑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有机结合,发挥着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被人们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 标签: 中国法制 国际互联网 通信信息技术 互联网络 有机结合 福建省
  • 简介:马建忠的《法律探原》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法理学著作,是一部未受日译法律语词影响的文本。该书采用“法”、“律”分立的语词结构,“法”指一切规范及原则,“律”指制定法。随着日译语词体系的传入和实证主义法学的盛行,“法律”一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从而取消了马建忠继承传统法思想并结合西方法所开创的法学思考方向。简要追溯中西法学史,证明“法”、“律”分立结构对应的法观念具有真实性,“法”、“律”保持意义差异和对立的张力是必要的。“法律”替代“法”和“律”,不是法律语词现代化问题,而是一个人为干涉语词自然发展的不成功的案例。

  • 标签: 马建忠 《法律探原》 “法律” “法” “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