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以描写人物为主旨的《战国策》,塑造了一系列战国人物。它引入和变用了艺术虚构手法,发展了中国史籍工于记言的传统,为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开了先河。

  • 标签: 《战国策》 人物塑造 艺术虚构
  • 简介: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缅甸独立后的总体发展道路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宗教与政治关系、民族问题与国家结构、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暴露出的特点对缅甸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 标签: 缅甸 民族主义精英 发展道路
  • 简介:<正>相传耆那教有二十四代祖师,依次列下:1.利夏普德武,又名阿迪纳特或利夏普。2.阿吉德纳特,又名阿吉德。3.森帕武纳特或森帕武。4.阿皮南登纳特或阿皮南登。5.苏默迪纳特,又名苏默迪。6.苏柏德姆纳特,又名柏德姆布尔普。7.苏巴尔希武纳特,又名苏巴尔希武。8.金达尔布尔普。9.布希布登德,又名苏威提纳特。10.希达尔纳特,又名希德尔。

  • 标签: 纳特 信徒 巴尔 印度 祖师 沃尔特
  • 简介:本文以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1974—2004年间的民意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美国政治精英和公众这两大群体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与分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分歧大于共识。共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美国在中国有着重大利益以及未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分歧则在于中国的崛起是否对美国构成了严峻威胁以及美国是否应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此外,在美国是否使用武力保证台湾安全这个问题上,政治精英和公众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着强烈共识,但之后出现了较大分歧。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分歧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 标签: 民意 政治精英 中美关系
  • 简介:科·阿基诺总统执政三年多来,已发生六次未遂政变,主因是科·阿基诺虽是三军总司令,但未能完全控制军队。菲军内现有三股力量。一股支持科·阿基诺,以国防部长拉莫斯和总参谋长德贝利亚为首,一股效忠于前总统马科斯,还有一股是拥护前国防部长恩里莱的'武装部队改革运动'(又称'少壮军官派')。后两股力量是反科·阿基诺的。另外副总统劳雷尔伙同一些对现政府不满的要人,也怂恿和支持反科·阿基诺军事力量闹事。菲律宾六次政变都直接或间接与他们有关。

  • 标签: 恩里莱 未遂政变 马科斯 劳雷尔 新社会运动党 竞选伙伴
  • 简介:智称是一位印度佛教晚期显密兼修的论师。经过对相关梵文、藏文和汉文资料的考察,他的著作、确切名称、活跃年代、师承关系等历史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考证。智称的梵文名应为J?ānakīrti,生活年代约为10世纪下半叶至11世纪上半叶的波罗王朝,曾作《入真实论》《波罗蜜多乘修习次第口诀》,区别于藏译名同为Yeshesgragspa的《本生赞》作者。智称身负两系传承:一系是以龙树为源头的辞句传承,智称在该系中有弟子宝藏寂,再传弟子慈护(即不二金刚)等;另一系是以维摩长者为源头的大手印传承,在该系中慈护弟子是智称。

  • 标签: 智称 波罗王朝 《入真实论》 大手印
  • 简介:本文主要摘编了一些菲律宾精英在中-菲商务论坛(China—PHBusinessForum)上对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与中菲关系、中国与菲律宾经贸关系以及中国崛起的最新评述,该论坛由菲律宾《马尼拉时报》(TheManilaTimes)主办。《马尼拉时报》创立于1988年,是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代表官方的观点和立场。此外,本文还从菲律宾《马尼拉标准今日报》(ManilaStandardToday)和《马尼拉公报》(ManilaBulletin)摘编了菲律宾部分精英对南中国海领土争端问题及中菲关系的最新观点。《马尼拉标准今日报》及《马尼拉公报》在菲律宾发行量也比较大,与《马尼拉时报》一样在菲律宾国内具有权威性。

  • 标签: 商务论坛 菲律宾 摘编 精英 BUSINESS 领土争端问题
  • 简介:1991年,世界上有63个国家发生了94起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更迭或重新任命事件,其中亚洲23起,非洲31起,欧洲24起,美洲9起,大洋洲7起。下台的总统、总理68人,上台的83人,连选连任的5人。引起上述人事变动的原因,既有本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包括执政党政策的失误,也有外国势力施压的影响,主要特点是:一、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党制导致政权丢失、政府易主。最突出的例子发生在原苏联及东欧国家。它们经过夺权、修宪等做法,确立了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自由选举制,实

  • 标签: 执政党政策 外国势力 东欧国家 人事变动 政府首脑 社会矛盾
  • 简介:日本:1987年11月6日,竹下登出任首相,接替期满卸任的中曾根康弘。南朝鲜:1987年5月26日,李汉基出任总理,接替辞职的卢信永。1987年12月16日,卢泰愚当选总统,接替全斗焕(按规定1988年2月25日就任)。越南:1987年6月,武志公接替长征任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1987年6月,范雄接替范文同任越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印度:1987年7月,拉·文卡塔拉曼当选为总统,接任期满卸职的宰尔·辛格。黎巴嫩:1987年6月20日,萨利姆·胡斯任代总理,接替遇刺身亡的拉希德·卡拉米。

  • 标签: 越南民主共和国 部长会议主席 中曾根康弘 国务委员会 拉希德 全斗焕
  • 简介:亚洲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0月28日,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第5次连任总统。巴勒斯坦国9月28日,亚西尔·阿拉法特再次当选为总统和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南朝鲜5月24日,郑元植被任命为国务总理,接替辞职的卢在凤。柬埔寨10月18日,谢辛当选为人民党总书记,接替韩桑林。韩桑林当选为人民党主席。11月20日,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被正

  • 标签: 韩桑林 元植 谢辛 阿拉法特 政府总理 勒纳
  • 简介:巴基斯坦1月1日,第9任总统拉菲克·塔拉尔在伊斯兰堡宣誓就职。朝鲜9月5日,金正日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同日,前外交部长金永南当选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原代总理洪成南被正式任命为政府总理。菲律宾5月11日举行总统大选,5月20日在任副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当选为共和国总

  • 标签: 当选为 共和国总统 任命为 宣誓就职 变动情况 世界各国
  • 简介:现代精英政治日益改变着吉尔吉斯斯坦传统的部族主义利益分配方式、互动方式、动员方式。在利益分配上,强调精英主体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在互动方式上,政治精英利用区域主义叙事,将部族之间的利益斗争抬升为国家层面的政治斗争;在动员方式上,精英政治的利己主义行为导致利益分配内卷化,与此同时,社会民众自发自主的利益诉求在不需要部族参与的情况下,便能够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现代精英政治对传统的部族政治的冲击,弱化了部族主义分析范式对吉尔吉斯斯坦现代政治的解释力。

  • 标签: 吉尔吉斯斯坦 部族主义 政治
  • 简介: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在一月二十四日发表的一篇演说中着重谈到了法国面临的经济问题。他说:'工业化的世界和欧洲'应很好地预见到,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经历一个停滞时期,虽不说是危机,但至少是放慢。'

  • 标签: 经济发展速度 社会舆论 法国总统 蓬皮杜 四年 西方经济发展
  • 简介:英国首相希思一月十六日在伦敦的外交和英联邦作家午餐会上发表讲话。他说,某些政府在石油和能源危机中都可能恐慌地采取行动,这种行动可能造成世界贸易的衰退。希思认为,石油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以及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具有瘫痪性影响。(1974年1月17日,下)

  • 标签: 石油危机 英国首相 能源危机 社会舆论 希利 丹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