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聚氧乙烯双环氧基的鞣革性能,考察了影响其鞣制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氧基在中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性条件可以促进双环氧基与胶原侧链胺基发生交联反应而产生鞣性;其鞣制效果受鞣剂分子的链长、用量、pH值、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叔胺类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鞣制效果,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可以使皮革的收缩温度提高到80℃以上。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鞣制可以得到收缩温度接近85℃、柔软洁白的皮革,且其整体的感官性能和戊二醛鞣革相近。

  • 标签: 鞣制 环氧化合物 聚氧乙烯双环氧基醚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观测不同浓度异氟对激素诱导下小鼠排卵的影响,麻醉气体对小鼠妊娠的影响,观测异氟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MMP-9的影响,进而探讨麻醉气体对小鼠生殖的影响。方法长期低浓度异氟吸入。激素诱导后,采用镜下压片法计数小鼠排卵数。解剖孕18天小鼠观察产仔数、幼仔体重、身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子宫内膜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MMP-9的表达。结果吸入不同浓度异氟的小鼠排卵数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0.1%异氟的小鼠妊娠产仔数与对照组相比数量下降(P<0.05),小鼠幼仔体重身长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吸入异氟组子宫内膜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MMP-9的表达少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异氟醚 生殖 免疫组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MMP-9
  • 简介:盐酸戊乙奎是新型的具有选择性的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M1和M3受体亚型,而对M2受体亚型(主要分布在心肌和神经突触前膜)无明显拮抗作用。从理论上它可以避免在抑制唾液分泌时引起的心率增快。本文观察了盐酸戊乙奎与阿托品肌注对血压、心率、腺体分泌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麻醉前用药 临床观察 M2受体亚型 抗胆碱能药物 心率增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无手术刺激状态下观察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麻醉下NCT、BIS的变化,探讨NCT监测气体吸入麻醉深度的特点.方法选择75例ASAⅠ-Ⅱ级,年龄20~49岁,择期行全麻下气管插管妇科手术的患者,分为五组(n=15).结果0??6MAC~1??3MAC四组分别与0MAC组比较NCT、BIS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BIS相比,NCT同样可较好地监测七氟麻醉深度,且在较高浓度七氟麻醉下NCT对麻醉深度的监测优于BIS.关键词麻醉分级,脑电双频指数,七氟,麻醉深度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1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身麻醉应用七氟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救治的全麻患儿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七氟进行诱导的观察组(31例)与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31例),对两组患儿包括苏醒以及诱导的时间、呼吸功能、心率等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判断七氟麻醉诱导在全麻中的运用效果。结果采用七氟麻醉诱导的观察组患者其平均诱导以及苏醒时间都显著低于采用氯胺酮的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在心率、动脉压、等方面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见轻微程度的呼吸抑制,但血流动力参数(SpO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七氟进行患儿全麻诱导具有较快的诱导速度、苏醒时间短,对循环呼吸、心率、动脉压等方面的影响小,值得推广。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运用 患儿
  • 简介:通过浸果处理,研究了10%苯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采后芒果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效成分质量浓度为200和300mg/L的苯甲环唑处理后,经常温(25℃)和低温(13℃)贮藏的芒果均表现出发病率降低、好果率增加、转黄时间被推迟及果实失重率下降的现象;处理组芒果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使用10%苯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芒果保鲜处理,除可明显延长芒果贮藏时间并提高贮藏保鲜效果外,还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其中,200mg/L浓度处理的芒果防腐保鲜效果显著好于300mg/L的处理。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芒果 防腐保鲜 贮藏品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罩七氟联合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方法50例小儿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10岁,ASAⅠ-Ⅱ级,于七氟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观察插入喉罩前、插入喉罩后及术中生命征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插入喉罩前及插入喉罩后患儿心率(heartrate,HR)、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喉罩与七氟联合应用于小儿麻醉便于气道管理,安全、便捷、不良反应少,可行性高。

  • 标签: 喉罩 七氟醚 小儿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在对患儿全身麻醉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需要使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需要使用常规的氯胺酮的形式进行全身麻醉的诱导,观察组患儿需要使用七氟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的诱导,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麻醉诱导后均能够进行全身麻醉,但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同时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抑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患儿实施全身麻醉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七氟诱导麻醉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儿的麻醉效果并降低呼吸抑制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在小儿耳鼻喉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小儿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麻醉,观察组患儿联用七氟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生命体征水平及术后苏醒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开始及手术结束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麻醉有助于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加速术后苏醒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耳鼻喉外科 小儿麻醉 七氟醚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研究组则给予七氟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吸入麻醉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稳定患儿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七氟醚 新生儿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新生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研究组则给予七氟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不同麻醉方案下的意识消失时间、呼吸抑制例数、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吸入麻醉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稳定患儿的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次数,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七氟醚 新生儿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7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施行常规全身麻醉与七氟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呼吸恢复用时为(12.13±2.34)min,清醒时间为(13.24±2.78)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5.34±3.14)min,首次睁眼时间为(7.01±2.22)min,其短于对照组的(14.56±3.72)min、(15.34±4.68)min、(17.67±4.78)min和(9.14±2.21)min(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中使用七氟进行麻醉诱导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确保其术后得到更好的恢复。

  • 标签: 七氟醚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麻醉是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良好的麻醉不仅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对患者的预后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麻醉药物在临床中种类较多,且存在不同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因此寻求安全有效且适用面广泛的麻醉药物成为现代临床麻醉研究的热点。七氟作为临床吸入麻醉药的代表,在临床各个科室、各类手术中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评价七氟在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述。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 应用研究 进展分析
  • 简介:【摘要】仲醇乙氧基化合物是以仲醇为起始剂,进行乙氧基化加成反应而得到的化合物(简称:仲醇聚醚)。仲醇的碳原子数通常为C12-C14,环氧乙烷的加成数通常为3-40。日本触媒产品中C12仲醇的含量为21%,C13仲醇的含量为55%,C14仲醇的含量为24%。仲醇聚醚用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的优点为冻点低、渗透力强、消泡能力好、去垢力和乳化力强,被广泛用作家用洗涤剂,在工业上是一种安全性高、环境友好且性能独特的表面活性剂。

  • 标签: 仲醇聚醚 硼酸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通过试验筛选出30%吡唑菌酯·腈菌唑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吡唑菌酯10%,腈菌唑20%,Ethylan NS 500LQ 5%,Ultrazine NA 2%,硅酸镁铝1%,黄原胶0.14%,乙二醇6%,XIAMETER ACP-1000 0.3%,苯甲酸钠0.2%,水补足至100%。

  • 标签: 悬浮剂 腈菌唑 吡唑醚菌酯 配方
  • 简介:摘要:在日常维护及检修工作中,换热设备的检修是重头戏之一,尤其是浮头式换热器。

  • 标签: 换热器 泄露 检修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骨科手术麻醉中采用七氟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小儿骨科收治的患儿为主要分析目标,选取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总共有90名小儿骨科手术患儿,对所有患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并使用计算机将其录入,完成小组划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采用七氟吸入麻醉分得45例患儿,参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麻醉方式分得45例患儿。所使用的麻醉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差异,所以观察麻醉清醒后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对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苏醒后,研究组患儿的MAP和HP指标等方面与参照组患儿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骨科手术麻醉中采用七氟吸入麻醉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的痛苦,并促进麻醉效果提升,不仅起效时间快,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七氟醚 吸入麻醉 小儿骨科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采用热处理、微波处理和超声波处理等三种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对铂炭催化剂进行处理.BET测试和SEM表征技术表明,热处理导致金属粒子团聚,催化剂的比表面减小,邻氯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活性下降;微波和超声波处理促进了金属粒子的均匀分散,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提高了催化剂在邻氯硝基苯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 标签: 铂炭催化剂 后处理 热处理 微波 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