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新中国成立至今近 70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面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逐步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高等教育阶段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阶段,高等教育改革是国内外高校课程 改革的焦点,全球化浪潮对我国人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品质的课程 也己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的广泛诉求。

  • 标签: 高校课程改革史 思考探讨
  • 简介:中国改革过程中,社会公平问题发生了重大变迁。在经济增量改革阶段,社会公平被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在经济整体改革阶段,提出了兼顾公平的时代要求,但在优先次序的安排上,把效率放在了首位;在全面改革阶段,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目前,我国已将公平原则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中,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 标签: 中国改革 社会公平 科学发展
  • 简介:大力支持中型银行做大做强战略的实施将带动和加快银行业改革和产业组织效率提升,中型银行的壮大是提升银行业竞争和效率的关键,小银行在市场上除了和同等规模的银行全面直接竞争外

  • 标签: 中国银行 加强中国 发展改革
  • 简介:中国古代的行政性收费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行政性收费起初就带有税收的性质,实质上是税收的一种补充,但由于缺乏规范和有效的监督,加上封建社会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地方势力的膨胀,迫使财权下移,诸侯自行控制地方税费大权,乱收费现象便相伴而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痼疾。

  • 标签: 税费改革 行政性收费 复习指导 中国古代史 高三 文科综合
  • 简介:中国改革从总体上看是渐进性的,但并不排除某个阶段、某个领域的激进性。我们的改革主要是涉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机制问题,但也涉及到产权问题、涉及到所有制等基本制度问题,从解决这些问题的进程和可操作性看,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现实可能性,这就必须有一个逐步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然后转向城市,这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标签: 中国改革 改革 产权问题 所有制 农村 机制
  • 简介:中国改革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难点所在。美国管理学家赫曼·梅纳德说:“未来属于企业,社会中心将是企业,因为企业将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经济基础,左右世界的主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与回顾30年中国企业改革,有利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中国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应该说,对中国企业30年的改革历程的记录,有助于我们温故,更有助于我们知新。

  •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改革 多种所有制经济 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公有制为主体
  • 简介: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基础构件,最直接地影响着社会公共生活和公民个人日常生活。自建国以来,为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美国地方政府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文章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塑政府”改革运动兴起的现实与理论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从中提炼出其市场化、分权化、合作化与顾客本位四大特征,并从树立管理新思维、推动政府与社会的合理分权、推进政企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政府间合作等四个方面阐述美国地方政府改革实践对推进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 标签: 地方政府改革 重塑政府 企业家政府
  • 简介: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与此同时,身处制造业转型关口的大量中国制造业企业,却遭遇着无法招到高素质工人的困境。毫无疑问,只占高等教育知识结构10%比例的职业教育发展过于滞后,导致了上述“尴尬”的存在。

  • 标签: 职业教育发展 中国社会 教育改革 制造业企业 “精英教育” 高等教育
  • 简介: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的新闻改革已经历了20年。20年来的新闻改革波澜起伏,有顺也有逆,有进也有退,但总的趋势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在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人们对新闻改革的评价不一,对新闻界现状还难尽人意,但...

  • 标签: 新闻改革 新闻媒介 新闻规律 新闻事业 新闻界 信息概念
  • 简介:世界银行行长詹姆斯·D·沃尔芬森先生5月29日在北京大学做的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问题。他认为,中国过去的成功因素是农业改革、对世界市场开放以及扩大投资和贸易。现在,这些因素不再能失去今后的增长。

  • 标签: 行长 中国教育 扩大投资 沃尔芬森 农业改革 世界市场
  • 简介:党政关系问题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倡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到进入21世纪后江泽民、胡锦涛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政关系改革都是受到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30年来,党政关系改革理论上有很大突破,实践上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人治色彩浓厚的传统党政关系模式的弊端尚未根除,如何构建符合法治精神的新型党政关系仍在探索之中。

  • 标签: 转型时期 中国 党政关系 特点 改革
  • 简介:一、中国制造强国战略背景1.国际新工业化革命的挑战。未来的5~15年是新工业革命推动的传统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相互交织、相互交替的转换期,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交织、深度融合的过渡期,也将是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的变化期,“三期叠加”为制造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2011到2013年美国相继推出《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及《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2013年德国颁布《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随后,2014年日本颁布《制造业白皮书》、英国颁布《英国制造2025》战略、法国颁布《新工业法国》战略等,

  • 标签: 中国制造 工程教育改革 先进制造业 工业化 工业革命 世界经济
  • 简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采购体制也必然发生重大改革。主要方面为:规模迅速扩大;涵盖面越来越广;立法为先导,政府采购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制度初步形成;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的全面显现;深化制度改革;更加开放国际化。然而,我国政府采购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待于我们更深入研究,以促进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 标签: 政府采购改革 公平、公开和公正 政策功能
  • 简介:审计机关应以风险为导向,从问题导向走向制度流程导向,坚持治理导向,关注企业一把手的权力运行与议事决策机制,加强问责,促进企业的科学决策。

  • 标签: 审计 国企改革 全覆盖
  • 简介:救灾改革的理论蓝图──评介《中国救灾保险通论》田增蕴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由湖南出版社出版、郑功成先生撰著的《中国救灾保险通论》一书,深觉这部共计18章、30余万字的著作是一部有着很高学术价值的救灾改革理论拓荒之作。我是经历过六十年代初期全国大饥荒的人,...

  • 标签: 商业保险 理论贡献 农村灾害 生存危机 救灾工作 社会保险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格局急剧变化,能源问题正在演变成为一场政治、安全、利益、外交等措施在内的大国外交博弈。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只能是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保体系。未来中国的能源国际战略的改革与调整应在以下方面做出调整:资源控制与权益分享的合理定位,政府支持与市场操作的优势整合,现货供应与能源金融的双重保障,双边合作与多边协商的双管齐下。通过全面的能源外交,形成与国际油气大分工相适应的多层次、一体化和综合性的国际能源战略体系

  • 标签: 能源安全 国际战略 国际合作
  • 简介:公和私是表达事实存在的中性名词.公和私的关系有差异、对立、统一、合一等多种形态.把公私与善恶分别对应联系起来是仅限于公私截然对立时才成立.私是个人的社会存在和认识局限所必有,它可以成为社会发展之公的动力,而大公无私是对私的升华和超越.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把握公和私在差异中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的特点,科学的公私观则是解读中国改革的钥匙.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公私观 中国改革
  • 简介: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问题,摘要中国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体制,一是专业院校艺术教育

  • 标签: 中国艺术 改革发展 教育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之前,中国国内和国际的双重环境都使破除意识形态坚冰、发展市场经济成为执政党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将经济改革放在了政治问题的高度,才有了南巡的勇气。1992年1月19日上午9时许,一列没有编号的列车驶入深圳火车站。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和省委书记谢非、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一道,迎接一位他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1984年,这位老人家来过广东。此后,广东省委每年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动员他再来广东,但始终未能成行。这一等就是八年。

  • 标签: 中国必须 力挺改革 南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