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联合酸乳杆菌治疗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酸乳杆菌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WBC(白细胞)、IBIL(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患者应用酸乳杆菌及复方谷氨酰胺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炎症性肠病菌群失调 复方谷氨酰胺 嗜酸乳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由我院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108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急性肠胃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68.5%(P<0.05);用药前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肠胃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可以迅速改善胃肠道和消化系统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 肠胃炎 奥美拉唑肠溶片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复方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 Hp 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03 月至 2019 年 03 月收治的 Hp 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 80 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四联疗法基础上联合复方酸乳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Hp 根除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 Hp 根除率上为 92.5% ,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0% 。对照组在 Hp 根除率上为 72.5% ,治疗总有效率为 77.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7.5% 。三组数据对比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至消化道溃疡患者以复方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在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上较高,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具有临床治疗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 四联疗法 消化道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婴儿肠绞痛的疗效。方法婴儿肠绞痛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一般疗法,观察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酸乳杆菌和四磨汤口服液,疗程均为两周。观察婴儿肠绞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28%(P<0.01)。结论复方酸乳杆菌联合四磨汤口服液能治疗婴儿肠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四磨汤口服液 肠绞痛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胃肠炎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组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复方酸乳杆菌片和奥美拉唑肠溶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分析。结果两组均有好转,实验组的好转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差异小(p>0.05),同时实验组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大(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常规治疗中,用复方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缓解其消化系统症状,改善其肠胃功能,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用药性很高。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奥美拉唑肠溶片 急性胃肠炎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复方酸乳杆菌片对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方法:选择小儿腹泻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复方酸乳杆菌片,对照组使用复方酸乳杆菌片。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胃口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以及脱水纠正时间,NA,CL,hs-CRP水平相比(P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小儿腹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以“四层四环”综合教学模式为理论指导,以 人教版必修 1“铁盐和亚铁盐”为课例,进行教学研究与反思, 通过四 个教学基本环节,促进学生学习的四个层次的理解,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提供案例。

  • 标签: “四层四环”综合教学模式 铁盐与亚铁盐 核心素养
  • 简介:考察了汽油中常见的添加剂或氧化物对汽油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测试发现,含氧化合物或金属添加剂对采用SH/T0253、ASTMD4294-03方法测定的含量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但MMT和二茂铁的存在会造成采用GB/T380方法测定的含量结果偏小。

  • 标签: 金属添加剂 测定结果 硫含量 氧化物 汽油 含氧化合物
  • 简介:在炼油生产中,合理处理产生的大量废碱液,使其不污染环境,一直是我们努力研究的课题。辽河石化分公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含硫化物废碱液催化氧化,使其中有毒的硫化物快速氧化成亚硫酸盐、代硫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经过处理的含硫化物废碱液已进行了脱臭,并且回收了有利用价值的碱液。碱液吸收SO2后生产出合格的亚硫酸钠产品,达到了废液综合利用的目的。

  • 标签: 含硫废碱液 处理方法 催化氧化法 催化剂
  • 简介:研究目的: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建立增强因子模型。研究方法:研究气液传质测定设备双搅拌釜中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酰氟的过程,并结合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重要结论:基于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酰氟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氢氧化钠溶液化学吸收酰氟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区域为快速拟一级反应。得到了298K下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44m3/(mol·s),并建立了增强因子模型E=68.08CBL1/2,为脱除熏蒸后残留酰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硫酰氟 氢氧化钠 传质 反应动力学 化学吸收 双搅拌釜
  • 简介:摘要: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可将废水中的氮元素同时去除,避免了处理时过程不稳定、去除效率低,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但该反应影响因素不明确影响了其应用。本文结合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研究,从反应影响因素等角度出发,综述了同步脱氮除作用研究进展,以及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标签: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 反应机理 启动过程 影响因素 菌种发现
  • 简介:摘要:炼锌工厂含尾气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与国家提倡的低碳生产环保理念不相吻合。为了更好地对含尾气进行控制,本文对氧化锌法脱硫技术进行了介绍,分别从脱硫原理、工艺流程、吸收设备与PH值、吸收剂、硫酸锌处理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氧化锌法脱硫技术应用需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探索。

  • 标签: 氧化锌法脱硫技术 锌冶炼厂 含硫尾气 吸收剂制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肝硬化患者,木村病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罕见,本文报道一年轻男性,以发热、皮疹、咳嗽起病,以肝脏肿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外周血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经两次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确诊为木村病。经利伐沙班、华法林、依诺肝素抗凝治疗血栓消退后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疗使木村病得到控制。

  • 标签: 木村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门静脉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多在接触致敏食物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腹泻、黏液便、血便、反流、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食物过敏原激活肠道T细胞分泌TNF-α、IL-4等促炎细胞因子,导致中性粒细胞和酸性粒细胞向肠腔迁移,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造成肠道通透性增加有关。目前尚无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食物回避及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诊断。近年来粪便生物标志物作为判断肠道炎症的特异性指标广泛应用于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但在胃肠道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报道甚少。该文将重点阐述粪便钙卫蛋白、粪便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在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意义。

  • 标签: 食物过敏 非IgE介导 粪便钙卫蛋白 粪便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TSC2基因突变的儿童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8年2例ESC RCC临床资料,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进行形态学观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FE3、TFEB断裂重排基因;分子基因检测,PCR扩增,二代测序。结果2例ESC RCC为男性,年龄分别9岁8个月和13岁,均发生在右肾。肿瘤大小5~7 cm,切面囊实性,灰红、灰白鱼肉样。显微镜下肿瘤具有纤维性包膜,肿瘤细胞突破胞膜。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圆形、多边性,胞质丰富,伊红,可见大小不一的空泡,呈透明细胞样;部分区域类似乳头样结构,可见纤维轴心。细胞核圆形、泡状核,易见多核及巨核细胞,核分裂象未见;少量大小不一的囊样结构,囊壁可见单层瘤细胞被覆呈钉突样。间质见厚壁血管,灶状淋巴细胞浸润;较多伊红坏死,可见钙化和胆固醇结晶。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PAX8(弥漫)、细胞角蛋白(CK)20、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局灶)、CD10(1例局灶/1例弥漫)、INI1、波形蛋白、CD68阳性,Ki-67阳性指数5%~10%。HMB45、S-100蛋白、Melan A、p53、结蛋白、TFE3、CK7、CK19、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D56、铬粒素A(CgA)、突触素、CD30、CD117、WT1、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阴性。分子遗传学检测:TFE3、TFEB断裂重排阴性。二代测序:例1,TSC2 p.Lys574Ter(0.198);例2,TSC2 p.Arg406Ter(0.355)。结论ESC RCC儿童发病比较罕见,容易误诊,其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改变,预后较好。

  • 标签: 肾肿瘤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测定